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公司法论文 >

经营者个人对企业破产的责任

发布时间:2018-01-28 23:36

  本文关键词: 经营者 企业破产 个人责任 失格 出处:《法学评论》2003年01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经营者对企业破产的个人责任是企业法和公司法关于经营者义务在破产法上的延伸 ,同时也是公司法上强化对债权人利益保护思潮的直接产物。确立经营者对债权人的个人责任实际上是基于对无担保债权人利益的考虑 ,因为无担保债权人在破产程序中的地位相对低下 ,并且现有的一切制度设计尚不可能改变无担保债权人的这种地位 ;再者 ,现代企业独立人格制度的推行以及与此相伴而生的投资者有限责任的适用又使投资风险普遍地借助于立法的方式强制分散或者转移给无担保债权人。本文以我国企业破产法上的相关规定作为论题的切入点 ,对确立经营者个人责任的理论依据、个人责任适用的场合、经营者承担个人责任的方式等内容主要运用比较的方法作了阐述和评价。
[Abstract]:The personal liability of the operator to the bankruptcy of the enterprise is the extension of the operator's obligation in the bankruptcy law of the Enterprise Law and the Company Law. At the same time, it is also the direct product of the company law to strengthen the protection of the interests of creditors. To establish the individual liability of the operator to the creditors is actually based on the consideration of the interests of unsecured creditors. Because the status of unsecured creditors in insolvency proceedings is relatively low and all existing regimes are not yet possible to change the status of unsecured creditors; Besides...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independent personality system of modern enterprises and the application of the limited liability of investors, which are accompanied by it, make the investment risk widely dispersed or transferred to unsecured creditors by means of legislation. The relevant provisions in the Enterprise bankruptcy Law as the entry Point of the topic. . This paper expounds and evaluates the theoretical basis of establishing the individual responsibility of the operator, the situation where the individual responsibility is applicable, the way in which the operator undertakes the individual responsibility, and so on, mainly using the method of comparison.
【作者单位】: 河南大学法学院
【分类号】:D922.29
【正文快照】: 一、概说经营者 ① 对企业破产的责任是企业法或者公司法关于经营者义务在破产法上的延伸。但由于这种责任只能发生在企业破产之时 ,因而其责任要件和责任形式均须综合考虑企业实体法和破产法对债权人保护的的规则和理念来加以确定。由于法律部门分工的差异 ,各国关于经营者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余春阳;;浅论我国破产和解制度对债权人的保护[J];北方经济;2006年12期

2 徐飞;任世存;;自然人破产免责制度的若干思考[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4期

3 张艳丽;破产目的与免责制度的建立[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1期

4 黄滔;;个人破产制度之我见[J];晟典律师评论;2005年02期

5 方亦馨;;破产法的管理人选任制度比较研究[J];河南财政税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年06期

6 邢丹;破产撤销权的制度设计[J];当代法学;2005年05期

7 韩中节;;香港地区破产法述评及其借鉴意义[J];东莞理工学院学报;2006年02期

8 韩长印;债权人会议制度的若干问题[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学院学报;2000年04期

9 葛现琴;论我国破产能力的立法原则[J];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1期

10 林旭霞;林金贵;;统一优先权制度之取舍新论[J];福建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陈萍;;浅议建立我国自然人破产制度的必要性和现实性[A];当代法学论坛(二○一○年第3辑)[C];2010年

2 韩长印;;经营者个人对企业破产的责任[A];中国商法年刊创刊号(2001)[C];200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郑志斌;公司重整制度下股东权变异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2 王建平;论破产重整中的利益平衡[D];中国政法大学;2011年

3 刘瑛;企业信用法律规制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4年

4 文秀峰;个人破产法律制度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4年

5 汪世虎;公司重整中的债权人利益保护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5年

6 程春华;破产救济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5年

7 石静霞;跨国破产的法律问题研究[D];武汉大学;1998年

8 王福祥;破产法理念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9 杨忠孝;破产法上的利益平衡问题研究[D];华东政法学院;2006年

10 张宇;资产证券化破产隔离机制的法理基础与中国实践[D];中国政法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郭岭楠;简易破产程序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2 张紫琦;破产欺诈行为及其法律规制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3 曲亚囡;论破产财产的认定[D];大连海事大学;2010年

4 李姝霖;跨国银行破产法律问题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0年

5 陈杭城;论对破产管理人的规制[D];中国政法大学;2010年

6 刘晓雪;我国中小企业融资困境中的法律问题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10年

7 郭伦海;我国破产重整法律制度研究[D];南昌大学;2010年

8 姜卫东;论破产撤销权制度[D];吉林大学;2011年

9 杨琴;合伙企业破产法律制度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11年

10 朱家珍;论信用权及其立法保护[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韩长印;经营者个人对企业破产的责任[J];法学评论;2003年01期

2 向玲;建立我国公司董事对第三人承担民事责任的思考[J];前沿;2003年11期

3 邓超英;JJF经济法案例之一 股东大会是否可以无故解除董事职务[J];党政干部论坛;1998年05期

4 曾怡;关于董事善管义务的立法思考[J];法学;1998年10期

5 袁伟;公司董事义务及有关立法缺陷[J];市场经济导报;2000年10期

6 王恒;论董事的忠实义务[J];广西社会科学;2001年01期

7 汪公文;公司越权与董事越权责任及对善意第三人的保护[J];甘肃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S2期

8 张辉;公司董事对第三人责任论[J];黑龙江社会科学;2003年03期

9 李宗录;董事与公司连带责任的理论基础及适用条件[J];法学杂志;2005年05期

10 徐来;对董事行为的约束[J];探索;2003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虎岩;陈巍;;我国股份公司董事制度安排研究[A];国有经济论丛2001——“企业家与专家高层论坛:国企改革新思路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2 李锋凯;赵洁琼;;关于创新现代企业运行机制的思考[A];经济全球化与我国经济运行机制创新研究——经济全球化与经济运行机制变革研讨会议论文[C];2004年

3 李华;;有限责任公司债权人保护制度探讨[A];第四届中国律师论坛百篇优秀论文集[C];2004年

4 徐茜;;浅析公司董事的竞业禁止义务[A];规划·规范·规则——第六届中国律师论坛优秀论文集[C];2006年

5 魏国勇;;职业责任险的新方向——董事和高级管理人员职业责任保险[A];2002年上海市保险学会年会论文集[C];2002年

6 阚小冬;;国外D&O保险在公司治理中的作用及借鉴[A];华东地区保险理论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4年

7 张立先;;论股份有限公司内部监督机制的完善[A];深化企业改革的法律问题[C];2000年

8 ,

本文编号:147186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gongsifalunwen/147186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fc9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