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决滥用公司法人格行为的一种新思路——建立积极动态法律防治机制
本文关键词: 公司法人格否认制度 滥用公司人格行为 监事会职权 股东派生诉讼 出处:《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5年09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公司法人格否认制度本质上是对滥用公司人格行为的消极防御机制。该制度通常在相关债权人利益直接受损时才适用,具有被动性和消极性;而且不能根治滥用公司法人格行为对公司经营机制的破坏,呈现出治标不治本的局限。因而建立一种全新的积极防御机制势在必行:借助经济法理念,完善公司内部治理机制,尤其需要完善监事会和股东派生诉讼制度,并将二者有机整合,使其成为解决滥用公司法人格行为的一种积极动态的法律防治机制。
[Abstract]:The denial of corporate personality system is essentially a negative defense mechanism against abuse of corporate personality behavior. This system is usually applicable when the interests of the relevant creditors are directly damaged and has passive and negative effects. And can not cure the abuse of corporate personality behavior on the destruction of the company management mechanism, showing the symptoms not the root cause of the limitations, so it is imperative to establish a new positive defense mechanism: with the help of economic law concept. In order to perfect the internal governance mechanism of the company, it is especially necessary to perfect the system of derivative litigation between the board of supervisors and the shareholders, and to integrate them organically, so as to make them an active and dynamic legal prevention mechanism to solve the abuse of corporate personality.
【作者单位】: 广东商学院法学院 中山大学
【分类号】:D912.29;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戴盛仪;论股份有限公司发起人的民事责任[J];中南财经大学学报;2001年04期
2 李岸曰;试论公司的直索责任[J];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1年02期
3 沈贵明;投资主体多元化与国有企业公司化改革[J];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03期
4 张学军,何倩;论公司瑕疵设立的人格承认及其法律适用[J];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09期
5 赵学刚;国有资本的信托运营制度研究[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3年11期
6 田雪梅,柴方胜;私营企业形态导向与有效保护债权人利益法律机制研究[J];政法论坛;2002年06期
7 任尔昕,史玉成;论信用短缺时代的我国公司资本制度[J];政法论坛;2003年02期
8 李智;公司减资制度初探[J];政法论坛;2005年01期
9 肖新宏;浅析公司被吊销营业执照后的法律地位[J];天津市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4年04期
10 张运所;;独立董事界定标准探析[J];天津市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张善美;;股东有限责任与公司人格否认[A];中国民商法实务论坛论文集[C];200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淑萍;上市公司会计舞弊的经济学分析及其监管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2 崔刚;会计治理论[D];东北财经大学;2006年
3 宋大龙;管制变化对控制权转移企业绩效的影响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4 吴茂见;国有控股公司治理法律问题研究[D];重庆大学;2007年
5 庞梅;法律在公司治理中的地位与作用[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7年
6 张炳生;知识产权出资制度研究[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7年
7 苗华;中国上市公司收购的证券监管研究[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7年
8 蒋建湘;公司诉讼研究[D];中南大学;2007年
9 杨忠孝;破产法上的利益平衡问题研究[D];华东政法学院;2006年
10 刘艳军;论证券欺诈诉讼[D];西南政法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伟;公司转投资法律问题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08年
2 陈艳红;论股东违反出资义务的法律责任[D];上海交通大学;2007年
3 鲁俊渝;资产证券化对投资人权益保护制度的研究[D];上海海事大学;2007年
4 王海蓉;单位犯罪主体研究[D];山东大学;2007年
5 王天林;劳工权益的国际化保护趋势研究:劳工标准视角[D];山东大学;2007年
6 李春阳;公司股份回购法律问题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08年
7 周斌;一人公司治理机制研究[D];山东大学;2007年
8 耿国玉;股东代表诉讼制度研究[D];山东大学;2007年
9 刘桂竹;一人公司法律制度研究[D];山东大学;2007年
10 易军;公司治理中的利益冲突与平衡[D];华东政法学院;2007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黄福辉,黄锡生;论企业逃债的法律问题[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2期
2 师湘瑜;对国企公司制改革中的公司法人格否认问题的思考[J];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1期
3 刘国松,胡传东;从公司法人格否认制度看我国《公司法》的完善[J];河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3年02期
4 杨秋华;引进公司法人格否认制度应注意的几个问题[J];河北法学;2004年04期
5 黄庆一;我国公司法人格否认制度的司法实践及立法展望[J];滁州师专学报;2004年02期
6 张小芹,代俊;论公司法人格否认制度[J];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02期
7 翟春雷;公司法人格否认制度的理论研究及在我国的立法构想[J];黑龙江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5年02期
8 何童 ,刘鹏 ,项沐;《公司法》的修改与国有企业的应对[J];中国石化;2005年06期
9 高爱萍;浅谈公司法人格否认制度[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S1期
10 王寨华;公司法人人格否认理论现状及立法趋向[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5年07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3条
1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法学院 占小平;谁说假话处罚谁 ——对虚假陈述若干问题的再探讨[N];证券时报;2002年
2 记者 浩民 尹涛;议案聚焦证券法公司法修改[N];中国证券报;2004年
3 王晖;建立公司法人格否认制度的必要性[N];市场报;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李蔚涛;公司债权人利益保护研究[D];郑州大学;2006年
2 陈敄岑;利用公司法人格避税的治理分析[D];厦门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149232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gongsifalunwen/1492326.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