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公司法论文 >

论《企业会计准则》的债权人权益保护功能——与《公司法》董事连带责任追溯条款的兼容性分析

发布时间:2018-02-12 08:59

  本文关键词: 债权人保护 《企业会计准则》 董事连带责任 出处:《广东社会科学》2010年06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追溯董事的连带责任、确保债权人权益的思想,将持续在国内《公司法》中得到体现。随着相关法律的日臻完善,《企业会计准则》也应起到协调作用,特别是在或有负债、公允价值应用和债务重组的会计处理上,要适度兼容于法庭证据采纳的标准,以救济处在信息不对称劣势地位的债权人。
[Abstract]:The idea of tracing the joint liability of directors and ensuring the rights and interests of creditors will continue to be reflected in the domestic Company Law. With the improvement of relevant laws, the Accounting Standards for Enterprises should also play a coordinating role, especially in contingent liabilities. In the application of fair value and the accounting treatment of debt restructuring, it is necessary to reasonably compatible with the standard of acceptance of court evidence in order to relieve the creditors in the position of information asymmetry disadvantage.
【作者单位】: 暨南大学管理学院;
【分类号】:F233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刘燕;债务重组会计准则与债权人利益的保护——对《企业会计准则—债务重组》的法律思考[J];会计研究;2000年07期

2 James Cataldo;Morris McInnes;;从净收益视角看公允价值和历史成本计量属性的作用[J];会计研究;2009年07期

3 李若山;我国会计问题的若干法律思考[J];会计研究;1999年06期

4 邢宝东;;论董事对公司债权人的责任[J];特区经济;2009年06期

5 杨树润;;正视新会计准则对银行经营和银行监管的挑战[J];中国金融;2006年1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辉;;后金融危机时代财务会计计量模式的选择[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5期

2 汪正干;债务重组让步内涵探析[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4期

3 王辉;高克智;王斌;;公允价值计量的改进:基于会计视角的研究[J];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1期

4 孙品玉;会计具体核算制度变动之法律分析──兼论《企业会计制度》出台合理性[J];商业研究;2002年02期

5 孙君敏;孙建敏;;我国注册会计师法律责任现状初探[J];商业研究;2007年12期

6 应益华;;后危机时代金融工具会计准则的发展趋势[J];商业研究;2010年10期

7 万莉;;对公允价值计量属性的探讨[J];中国城市经济;2010年09期

8 张乃峰;;论会计责任与审计责任的界定[J];财会通讯(学术版);2006年12期

9 许家林;张华林;;法理视角的会计法规体系协调研究[J];财会通讯(综合版);2007年05期

10 鲁昱;;历史成本的反思——基于金融危机的视角[J];财会通讯;2010年3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8条

1 林凤兰;;单位内部审计的发展和完善[A];湖南省卫生经济学会第四届理事会第八次会议暨第二十三次学术年会专辑[C];2009年

2 朱静芬;;我国上市公司舞弊的审计对策[A];中国会计学会高等工科院校分会2006年学术年会暨第十三届年会论文集[C];2006年

3 朱星文;赵丽芳;;论会计准则法律效力的法理分析及其提升的途径[A];会计准则发展——第六届会计与财务问题国际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4 田昆儒;徐剑锋;齐萱;;我国基于公司治理的会计信息传导机制的现状、问题及成因分析[A];中国会计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中册)[C];2006年

5 袁细寿;;公允价值与会计稳健性[A];中国会计学会高等工科院校分会2009年学术会议(第十六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6 陈韶君;;我国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行为透视研究[A];管理科学与系统科学研究新进展——第7届全国青年管理科学与系统科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3年

7 刘慧凤;;经济体系与会计的互动研究[A];中国会计学会财务成本分会2011年年会暨第二十四次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8 刘慧凤;袁明哲;;对会计宏观社会后果的反思[A];中国会计学会2011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覃东;我国会计法律责任问题的经济学分析[D];复旦大学;2003年

2 李明辉;上市公司财务报告法律责任之研究[D];厦门大学;2003年

3 金_gf ;论我国法务会计理论框架的构建及在诉讼支持中的运用[D];复旦大学;2005年

4 裘理瑾;转型时期中国法务会计发展的市场分析与研究[D];复旦大学;2005年

5 方荣岳;管理层收购中的公司治理重构[D];复旦大学;2005年

6 黄学敏;上市公司财务欺诈及其监管研究[D];厦门大学;2006年

7 冯萌;会计契约经济性质及法律规制研究[D];复旦大学;2006年

8 朱星文;会计治理论[D];天津财经大学;2006年

9 陈丽蓉;非审计服务对中国上市公司审计独立性的影响研究[D];重庆大学;2008年

10 朱丹;公允价值会计的价值相关性研究[D];重庆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罗建科;公允价值应用对盈余管理的影响[D];重庆理工大学;2010年

2 曹向;基于行为金融学视角的股票价值评估与公允价值问题研究[D];湖南大学;2009年

3 刘骏;论会计公正[D];安徽工业大学;2007年

4 易有明;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的研究[D];天津工业大学;2000年

5 董新洲;论注册会计师审计对利害关系人的赔偿责任[D];暨南大学;2000年

6 王世杰;关于我国会计准则的完善与发展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01年

7 赖文章;创业板信息披露问题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1年

8 王雅军;上市公司债务重组问题研究[D];西南农业大学;2001年

9 徐金仙;财务报告信息质量对投资的影响及其治理对策[D];厦门大学;2001年

10 魏群英;我国二板市场会计信息披露制度有关问题探讨[D];厦门大学;200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7条

1 陈敏;公允价值的本质及其理论缺陷浅探[J];财会月刊;2005年22期

2 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宏观组;债转股:走在信用经济与“赖帐经济”的十字路口[J];国际经济评论;1999年Z5期

3 葛家澍;徐跃;;会计计量属性的探讨——市场价格、历史成本、现行成本与公允价值[J];会计研究;2006年09期

4 陆宇建;张继袖;刘国艳;;基于不确定性的公允价值计量与披露问题研究[J];会计研究;2007年02期

5 夏成才;邵天营;;公允价值会计实践的理论透视[J];会计研究;2007年02期

6 李若山;我国会计问题的若干法律思考[J];会计研究;1999年06期

7 张民安;董事对公司债权人承担的侵权责任[J];法制与社会发展;2000年04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韩晴;石水平;;澳大利亚债权人保护条款对我国的借鉴与启示[J];会计之友(中旬刊);2010年09期

2 宋尚华;;论公司合并中债权人的权利[J];经济研究导刊;2008年07期

3 张备;;我国公司法中利益相关者保护机制的缺陷及其完善[J];经营与管理;2009年03期

4 许瑞芳;;异议股东股份回购请求权浅析[J];中国外资;2011年16期

5 范小清;林萍;;论公司设立过程中对债权人的保护[J];特区经济;2007年12期

6 汪世虎;;公司重整:债权人保护的新途径[J];特区经济;2006年10期

7 胡继晔;;投资者及债权人法律保护的理论探讨与中国实践[J];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10年09期

8 王海霞;王化成;;我国债权人利益法律保护的评价体系研究[J];兰州商学院学报;2009年01期

9 彭璐;;论我国的公司注册资本制[J];商业文化(学术版);2009年02期

10 宋敏;公司设立阶段债权人保护制度的缺陷及其完善[J];北京商学院学报;1998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张东平;王娜;;关联交易的法律规制前提:对关联关系的界定[A];投资者保护与公司治理论坛论文集[C];2010年

2 张小满;;公司股份继承所产生的法律问题[A];中国民商法实务论坛论文集[C];2001年

3 唐绍均;;论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法律监管对策的完善[A];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集[C];2003年

4 黄紫红;;名家荟萃 网络联动——记华东政法学院公司法研究中心近期工作[A];中国商法年刊创刊号(2001)[C];2001年

5 元小勇;;试评我国公司法的资本制度[A];中国商法年刊第三卷(2003)[C];2003年

6 郝磊;;我国新《公司法》中出资形式制度的再探讨[A];中国商法年刊(2006)——合伙与合作社法律制度研究[C];2006年

7 马建兵;任尔昕;;商法学研究动态与综述(2005.04—2006.07)[A];中国商法年刊(2006)——合伙与合作社法律制度研究[C];2006年

8 梁洪学;;公司控制权的演进及其本质、来源和特征[A];全国高等财经院校《资本论》研究会2009年度(第26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9 李光胜;;修改与完善公司法,解决股票期权(认股权)行权股票的来源问题[A];中华全国律师协会经济专业委员会2002年年会论文集[C];2002年

10 刘宁;翟浩杰;;关于《公司法(修改草案)》的若干意见[A];中国民商法实务论坛论文集[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殷少平;强化公司负责人对公司债权人的义务与责任[N];中国证券报;2006年

2 本报记者 徐建民;新公司法有助于优化上市公司治理[N];证券日报;2005年

3 徐雅玲;新《公司法》清障 一人创业有矩可循[N];中国经营报;2005年

4 乔新生;契约自由精神贯穿新《公司法》[N];证券时报;2005年

5 李郁;新公司法 中小股东权益保护的条文尚待细化[N];法制日报;2007年

6 本报记者 农夫 通讯员 王尧顺;新《公司法》催生惠安“老板时代”[N];海峡财经导报;2006年

7 袁祥;公司法新司法解释将出台[N];光明日报;2007年

8 最高人民法院 杜军;公司法中董事竞业规则的解释与完善[N];人民法院报;2008年

9 张稳;用“比较法”攻克公司法[N];中国会计报;2010年

10 易茗忻;新《公司法》体现各方利益[N];中国工业报;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徐菁;论公司法的边界[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5年

2 邓辉;论公司法中的国家强制[D];中国政法大学;2003年

3 安毓秀;银行债权保护与公司治理[D];中国政法大学;2006年

4 秦莉;权力的博弈与制衡[D];中国政法大学;2005年

5 陈俐茹;从利害关系人之视野解析公司分立[D];中国政法大学;2006年

6 周昊;国有企业分拆上市的法律分析[D];中国政法大学;2005年

7 孙威;公司与其管理者利益冲突及法律规制研究[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6年

8 吴浩;商法原则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9 赖丕仁;论公司债权人保护制度[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7年

10 杨勇;近代中国公司治理思想研究[D];复旦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崔健;我国公司法债权人保护模式的进路[D];中国政法大学;2011年

2 李洪;董事对债权人义务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10年

3 赵辉;有限责任制度与公司债权人的保护[D];吉林大学;2004年

4 李鹤新;一人公司债权人保护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5 潘彬婷;利益相关者治理模式与债权人利益保护之关系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8年

6 陈勇;公司非破产清算制度论[D];中国政法大学;2008年

7 梁利;公司合并中的债权人保护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8 张丹;论可转换公司债之债权人保护[D];西南政法大学;2007年

9 张玲;关联企业债权人保护法律问题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1年

10 庞玉石;公司非破产清算对债权人利益保护研究[D];苏州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150525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gongsifalunwen/150525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724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