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股东权的保护——股东代表诉讼制度探析
本文选题:股东代表诉讼 切入点:股东利益 出处:《法学杂志》2009年12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我国2005年《公司法》正式确立了股东代表诉讼制度,对于我国的公司法律制度来说具有重大意义。但相关规定还不够完善,对公司在派生诉讼中的地位问题没有作出明确规定,这使公司在派生诉讼中的境遇尴尬,公司和中小股东的利益不能得到全面的保护。本文旨在对我国学者相关理论观点进行探讨,结合我国的诉讼制度,尝试对我国公司在股东代表诉讼中的地位提出一些立法建议。
[Abstract]:In 2005, the Company Law of our country formally established the shareholder representative litigation system, which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the company legal system of our country. However, the relevant provisions are not perfect enough, and there is no clear regulation on the status of the company in the derivative litigation. This makes the company embarrassed in derivative litigation, the interests of the company and minority shareholders can not be fully protected. The purpose of this paper is to explore the relevant theoretical views of Chinese scholars, combined with the litigation system of our country. This paper tries to put forward some legislative suggestions on the status of Chinese companies in shareholder representative litigation.
【作者单位】: 广东司法警官职业学院;
【分类号】:D922.291.9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郭富青;从股东绝对主权主义到相对主权主义公司治理的困境及出路郭富青[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学院学报;2003年04期
2 孙玉凤;论股东代表诉讼中公司的法律地位[J];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2期
3 胡滨,曹顺明;股东派生诉讼的合理性基础与制度设计[J];法学研究;2004年04期
4 赵信会,李祖军;无独立请求权第三人制度的内部冲突与制衡[J];现代法学;2003年06期
5 徐文芳;试论少数股东权益的法律保护[J];证券市场导报;2000年12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马秀梅;股东代表诉讼程序问题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3年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储育明;朱庆;;股份回购立法模式与适用范围问题研究[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3年02期
2 钟志勇;;论股份有限公司监事规则之完善——日本立法规定及对我国的启示[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5年01期
3 魏磊杰;;论美国公司法中的异议股东股份评估权制度[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6年02期
4 钟凯;;关联交易相关概念比较与学说评析[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8年01期
5 喻胜云;;股份有限公司发起人出资不实民事责任剖析——关于《公司法》第84条、94条之系统解释[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8年02期
6 张洪松;;公司法人格否认:要件解析与类型定位[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9年01期
7 余竹旗;;论营业转让中的债权人保护[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2期
8 李连芳;;规避法律型隐名投资问题浅探[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8年03期
9 高永周;;从团体行为的逻辑透视公司法人格否认——兼评我国《公司法》第20条第3款[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年03期
10 冯永强;;公司性质的争议:从视角组合的角度分析[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田春雷;;论企业社会责任的实行——以企业社会责任性质分析为视角[A];科学发展与社会责任(B卷)——第五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文集[C];2008年
2 史际春;肖竹;;论公司社会责任:法律义务、道德责任及其他[A];北京论坛(2007)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人类文明的多元发展模式:“全球化趋势中跨国发展战略与企业社会责任”法学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下)[C];2007年
3 周友苏;张虹;;反思与超越:公司社会责任诠释[A];北京论坛(2007)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人类文明的多元发展模式:“全球化趋势中跨国发展战略与企业社会责任”法学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下)[C];2007年
4 朱慈蕴;金明义;;国际经验的借鉴:评我国独立董事制度之引进[A];中国商法年刊创刊号(2001)[C];2001年
5 伍坚;;异议股东股份评估权制度之比较研究[A];中国商法年刊创刊号(2001)[C];2001年
6 王保树;;股份公司资本制度的走向:从“资本维持原则”规制缓和中寻求真谛[A];中国商法年刊第三卷(2003)[C];2003年
7 杜军;;公司资本制度评判——以我国法定资本制为中心[A];中国商法年刊第三卷(2003)[C];2003年
8 郭富青;;公司资本制度:设计理念与功能的变革——我国公司资本制度立法观念的转变与路径选择[A];中国商法年刊第三卷(2003)[C];2003年
9 刘文;;论回应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的公司资本制度[A];中国商法年刊第三卷(2003)[C];2003年
10 朱慈蕴;;法定最低资本额制度与公司资本充实[A];中国商法年刊第三卷(2003)[C];200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夏雪;上市公司关联交易法制演变的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2 黄挽澜;公司并购中的关联交易监管制度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3 张薇;国际投资中的社会责任规则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4 颜晓闽;美国证券法律史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5 邬先江;海事赔偿责任限制制度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0年
6 魏晓东;银行监管权配置的法律问题研究[D];辽宁大学;2010年
7 平力群;公司法变革与日本公司治理结构演化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8 刘冬京;我国股东派生诉讼制度研究[D];武汉大学;2009年
9 王思洋;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的法律制度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10 冯翔;商事登记效力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进;关联交易及其法津规制[D];河北大学;2007年
2 卜仕;股东派生诉讼制度研究[D];河北大学;2007年
3 刘超;论股东派生诉讼及其在我国的完善[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4 李颖;公司控制权配置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5 王文;有限责任公司股东资格认定标准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6 赵华;有限责任公司股权对外转让程序限制二题[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7 李剑;我国公司高管信义义务的法律实证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8 陈云霞;知识产权托管及其托管制度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9 唐琳;非典型股东查阅权探讨[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10 宋佳;论上市公司商业秘密的保护[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彬;对无独立请求权的第三人参加诉讼若干问题的探讨[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学院学报;1989年04期
2 甘培忠;有限责任公司小股东利益保护的法学思考——从诉讼视角考察[J];法商研究;2002年06期
3 段厚省;股东代表诉讼中公司和其他股东的地位[J];法学杂志;1998年05期
4 林日华;无独立请求权第三人参加诉讼的若干问题[J];法学评论;1989年04期
5 王青方;无独立请求权第三人参诉方式之我见[J];法学评论;1995年04期
6 郑曙光;论公司股东代表诉讼制度在我国的完善[J];河北法学;2002年06期
7 马俊驹,聂德宗;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的当代发展——兼论我国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的重构[J];法学研究;2000年02期
8 丁艳琴;派生诉讼的法律适用问题——股份有限责任公司小股东的权益保障[J];黑龙江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2年01期
9 冯果;变革时代的公司立法——以台湾地区“公司法”的修改为中心考察[J];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2期
10 曾培芳,盛建明;英国公司法中的派生诉讼初探──少数股股东权利的救济之一[J];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年03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杜丽萍;;公司在股东代表诉讼中的法律地位[J];山西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0年03期
2 严笑丽;;我国股东代表诉讼实用性的经济学分析[J];创新;2007年06期
3 陶一鸣;;论新公司法之累积投票制对中小股东权益保护的利弊与完善[J];广州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7年03期
4 吴灵辉;陈之涛;;上市公司中小股东利益保护诉讼机制分析——兼评新《公司法》、《证券法》对中小股东利益保护的诉讼安排[J];财会通讯(学术版);2006年11期
5 吴灵辉;李萍;;试论上市公司中小股东利益保护的诉讼机制[J];杨凌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年04期
6 吴永大;;论中美股东代表诉讼制度比较与借鉴[J];中国商界(下半月);2009年11期
7 沈永敏;;股东代表诉讼制度研究[J];金融经济;2008年24期
8 谢晶晶;;股东代表诉讼浅析[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20期
9 敖玉芳;;对我国股东代表诉讼制度的探讨[J];法制与社会;2009年23期
10 宋金顺;;浅析股东代表诉讼[J];经济研究参考;2008年69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黎汝志;;从新《公司法》审视有限公司僵局的法律救济[A];规划·规范·规则——第六届中国律师论坛优秀论文集[C];2006年
2 邵晖;;浅析董事竞业禁止义务[A];第四届中国律师论坛百篇优秀论文集[C];2004年
3 张东平;王娜;;关联交易的法律规制前提:对关联关系的界定[A];投资者保护与公司治理论坛论文集[C];2010年
4 张小满;;公司股份继承所产生的法律问题[A];中国民商法实务论坛论文集[C];2001年
5 唐绍均;;论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法律监管对策的完善[A];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集[C];2003年
6 元小勇;;试评我国公司法的资本制度[A];中国商法年刊第三卷(2003)[C];2003年
7 马建兵;任尔昕;;商法学研究动态与综述(2005.04—2006.07)[A];中国商法年刊(2006)——合伙与合作社法律制度研究[C];2006年
8 梁洪学;;公司控制权的演进及其本质、来源和特征[A];全国高等财经院校《资本论》研究会2009年度(第26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9 李光胜;;修改与完善公司法,解决股票期权(认股权)行权股票的来源问题[A];中华全国律师协会经济专业委员会2002年年会论文集[C];2002年
10 黄紫红;;名家荟萃 网络联动——记华东政法学院公司法研究中心近期工作[A];中国商法年刊创刊号(2001)[C];200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龚悦;公司运转入僵局 股东起诉要解散[N];江苏法制报;2007年
2 李季先;赋予上市公司股东合理查账权利[N];证券时报;2006年
3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 江伟 段厚省;修改公司法应增加股东代表诉讼制度[N];法制日报;2000年
4 张羽馨;修订后的公司法护身 股东决定公司“去留”[N];江苏法制报;2006年
5 记者 杨秋穗;资深律师为南山企业老板释疑解难[N];广东科技报;2006年
6 策划 徐育邋撰稿 张羽馨;诉讼视野下的公司法[N];江苏法制报;2007年
7 江法;公司有哪些社会责任[N];江苏科技报;2008年
8 刘俊海;建构完善的投资者权利保护机制[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5年
9 陈丽云邋龚悦;公司运转陷入“僵局” 股东起诉解散公司[N];江苏经济报;2007年
10 省行政学院 许卫;公司有哪些社会责任[N];江苏法制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徐菁;论公司法的边界[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5年
2 邓辉;论公司法中的国家强制[D];中国政法大学;2003年
3 李康;二元股权结构下公司行为与股东利益的法律经济分析[D];中国政法大学;2006年
4 吴长波;公司司法解散制度之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9年
5 刘贵祥;论债权保护在公司法制中的优先性[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6年
6 陈俐茹;从利害关系人之视野解析公司分立[D];中国政法大学;2006年
7 周昊;国有企业分拆上市的法律分析[D];中国政法大学;2005年
8 孙威;公司与其管理者利益冲突及法律规制研究[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6年
9 吴浩;商法原则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10 胡晓静;论公司治理中的利益平衡[D];吉林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陶闻宇;股东查阅权研究[D];复旦大学;2008年
2 吴威;有限责任公司股东退股权制度研究[D];湖南大学;2009年
3 党凯;有限责任公司僵局及其司法介入[D];上海交通大学;2008年
4 何伟坚;论公司的社会责任[D];中国政法大学;2007年
5 卜治溢;股东新股认购优先权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7年
6 王怀燕;论公司治理及股东利益保护[D];吉林大学;2008年
7 褚红丽;股东利益最大化与债权人利益的虚假保护[D];山东大学;2006年
8 李柏林;论公司的社会责任[D];吉林大学;2008年
9 王凯环;公司减资问题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8年
10 宋敏强;股东代表诉讼制度研究[D];山东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160852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gongsifalunwen/16085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