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行政解散和司法解散制度研究——以对公司解散的法理思考为基础
本文选题:法人格 切入点:行政解散 出处:《法学论坛》2009年01期
【摘要】:公司解散分为自愿解散和强制解散,强制解散又分为行政解散和司法解散两种。尽管我国《公司法》对公司强制解散制度做出了明文规定,但其规定十分简要和原则化,在法律规范的理解和具体司法操作中带来混乱和分歧。通过对两种强制解散制度的立法宗旨、解散事由、解散程序、解散效力等的比较分析,归纳出行政解散和司法解散制度的异同点,进而加深公司强制解散制度理论的认识。
[Abstract]:Company dissolution is divided into voluntary dissolution and compulsory dissolution, compulsory dissolution is divided into administrative dissolution and judicial dissolution.Although the company law of our country has made the explicit stipulation to the system of company compulsory dissolution, its stipulation is very brief and principle, which brings confusion and difference in the understanding of the legal norm and the concrete judicial operation.Through the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the legislative purposes of the two compulsory dissolution systems, the causes of dissolution, dissolution procedures and dissolution effectiveness, the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administrative dissolution system and the judicial dissolution system are summed up, thus deepening the understanding of the theory of the mandatory dissolution system of the company.
【作者单位】: 山东大学威海分校法学院;
【分类号】:D922.291.91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孔东菊;;有限责任公司股权的性质[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3期
2 王红;公司章程变更法律探析——从动因和规制层面[J];北京化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1期
3 杨继;公司董事“注意义务”与“忠实义务”辨[J];比较法研究;2003年03期
4 赵晓华,潘凤焕;控制股东忠实义务探析[J];北京市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3年03期
5 肖泳冰;论股份有限公司董事权力制约的模式选择[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3期
6 张卫英;法人是否可以担任公司董事[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4期
7 宋刚;论现物出资——兼评我国公司法之相关规定[J];商业研究;2002年08期
8 赵晶;浅论公司社会责任的地位[J];商业研究;2003年23期
9 闻德锋,梁三利;论公司股东股份收购请求权[J];商业研究;2005年13期
10 陈晓;;浅议资本多数决的滥用及其法律规制[J];重庆工学院学报;2006年07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蔡惠燕;;循环经济与企业环境责任[A];2007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暨中国可持续发展学术年会论文集(4)[C];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孙加瑞;公司股东权诉讼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0年
2 周昊;国有企业分拆上市的法律分析[D];中国政法大学;2005年
3 何培华;外资并购法律问题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5年
4 苏三永;公司分立制度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5年
5 秦莉;权力的博弈与制衡[D];中国政法大学;2005年
6 孙有强;股权公示制度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5年
7 胡鹏翔;资产证券化投资利益保护机制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5年
8 李燕兵;上市公司高管职务犯罪问题研究[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5年
9 刘贵祥;论债权保护在公司法制中的优先性[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6年
10 凌祁漫;公司设立法律制度研究[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胜兰;公司机关制度的完善与中小股东权益保护研究[D];湖南大学;2001年
2 林咸龙;一人公司制度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1年
3 姜军贤;公司越权无效原则的沿革和越权行为的法律规制[D];厦门大学;2001年
4 蒙连图;中国公司非破产清算法律制度若干问题研究[D];广西大学;2002年
5 马明明;我国公司债权人保护制度研究[D];湖南大学;2002年
6 陈德丽;关联交易的中外公司法规制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02年
7 蒋海亮;公司设立若干法律问题研究[D];湖南大学;2003年
8 艾超;公司董事民事责任研究[D];湘潭大学;2003年
9 黄艳芳;公司董事注意义务研究[D];湘潭大学;2003年
10 黄琨;股东出资义务问题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4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张善斌;论强制取得少数股东股权——简易式兼并探析[J];法学评论;2002年05期
2 马俊驹,林晓镍;有限责任公司股东的法律救济[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04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凌燕;〔日本〕法人格的否认[J];外国法译评;1994年03期
2 胡旭晟;守法论纲——法理学与伦理学的考察[J];比较法研究;1994年01期
3 何勤华;马尔佩与法国实证主义宪法学[J];中央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1995年04期
4 陈现杰;公司人格否认法理述评[J];环球法律评论;1996年03期
5 南振兴,郭登科;论法人人格否认制度[J];法学研究;1997年02期
6 邱实;建立法人人格否认制度[J];中央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1997年05期
7 任尔昕;公司人格否认法理及其在中国之适用[J];甘肃政法学院学报;1997年02期
8 芹田健太郎,宋长军;21世纪国际法的作用[J];外国法译评;1997年01期
9 朱慈蕴;公司法人格否认法理与一人公司的规制[J];法学评论;1998年05期
10 朱慈蕴;论公司法人格否认法理的适用要件[J];中国法学;1998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沈云如;刘素芳;;论跨国公司母公司对子公司的债务责任——兼谈“揭开公司面纱”理论[A];中华全国律师协会经济业务委员会2001年年会论文集[C];200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3条
1 本报记者 曾献文;人去楼空:公司退市的危险游戏[N];检察日报;2009年
2 桑本谦;“否定公司法人资格”的说法是个误会[N];中国社会科学院报;2009年
3 安徽省六安市金寨人民检察院 王群;诚信原则与经济人假说理论的冲突与重构[N];中国企业报;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阿茹罕;公司出资问题研究[D];内蒙古大学;2004年
2 雷晓冰;建立我国公司瑕疵设立撤销制度[D];郑州大学;2004年
3 杨建强;公司法人人格否认法理及其在我国的适用[D];华中师范大学;2004年
4 欧建刚;母公司对子公司责任问题研究——从比较法视域的观察和思考[D];华东政法学院;2003年
5 徐明华;一人公司法律制度研究[D];湘潭大学;2004年
6 焦艳芳;夫妻型公司法人格研究[D];吉林大学;2005年
7 林柏旬;民法中自然人人格的演进[D];西南政法大学;2005年
8 何云;论单位犯罪的主体[D];中国政法大学;2006年
9 陈冬梅;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构建的法律问题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6年
10 易晓华;一人公司制度研究[D];黑龙江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172982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gongsifalunwen/17298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