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公司法论文 >

论企业法律形态问题

发布时间:2018-04-18 03:30

  本文选题:企业法律形态 + 企业关系 ; 参考:《中国法学》1992年04期


【摘要】:作者指出,企业法律形态是企业现象在法律上的类别状态。在社会主义商品经济条件下,应当用企业法律形态这种一般的法律抽象取代传统的以所有制关系和行业部门属性对企业所作的经济学意义上的分类,进而以前者为出发点调整统一的企业关系,这有着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文章通过对企业法律形态的比较法研究以及对公司与法人关系的历史分析,提出,我国的企业法律形态应为独资——合伙——法人。其中,法人包括有:非公司形式的全民所有制企业和集体所有制企业,公司形式的企业。与此相应,我国现行的对企业进行法律调整的“民法——企业法”模式也应扩充为“民法——企业法——公司法”模式,其内容也应加以改进和完善。
[Abstract]:The author points out that the legal form of enterprise is the legal category state of enterprise phenomenon.Under the condition of socialist commodity economy, the general legal abstract of enterprise should be used to replace the traditional classification of enterprises in the sense of economics based on ownership relations and the attributes of industry departments.Then the former as the starting point to adjust the unified corporate relationship, which has important theoretical value and practical significance.Based on the comparative study of the legal form of enterprises and the historical analysis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orporations and legal persons,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that the legal form of enterprises in our country should be sole proprietorships, partnerships and legal persons.Among them, legal persons include: non-corporate owned enterprises owned by the whole people and collective-owned enterprises, corporate forms of enterprises.Accordingly, the current model of "Civil Law-Enterprise Law" which adjusts the law of enterprises in our country should also be extended to the mode of "Civil Law-Enterprise Law-Company Law", and its contents should be improved and perfected.
【作者单位】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玉宽;;试析苏联国家与企业的关系[J];俄罗斯研究;1986年06期

2 李肃 ,洪小源 ,尹兰天 ,何志东;企业集团的股份化改造势在必行——关于“二汽”集团深化改革的几点建议[J];法学评论;1987年04期

3 王跃生;;矛盾与两难:苏联对国家与企业关系的调整[J];国际观察;1987年06期

4 顾培东;;企业承包经营责任制的法律探讨[J];法学杂志;1988年03期

5 ;企业精神的实在性[J];求实;1990年03期

6 张圣尧;姚文彬;张平;;对企业活力要有新的认识[J];党政论坛;1990年06期

7 董开军;略论企业、公司、法人三者之关系[J];河北法学;1991年03期

8 董开军;李诚;;国外企业形态的法律确认和比较[J];法学杂志;1992年02期

9 佐藤幸人;雷慧英;;从对大陆政策和引进外劳看台湾当局与企业关系的变化[J];台湾研究集刊;1993年04期

10 ;来稿摘登[J];思想政治工作研究;1995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5条

1 苏勤;颜喜亚;;市场经济呼唤企业的质量文化[A];中国质协2001年学术年会暨第二届中美质量管理交流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2 伊俊敏;;供应链中的企业间的关系分析及应用[A];面向制造业的自动化与信息化技术创新设计的基础技术——2001年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年会暨第九届全国特种加工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1年

3 刘青栗;胡大为;;吉林省省长洪虎到省物资集团调研[A];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会员通讯总第14期-32期(2002年1月-2003年1月)[C];2002年

4 陆伟刚;;传统产业组织理论的危机及实践含义:基于企业网络的视角[A];中国工业经济研究与开发促进会2005年会暨“产业组织与政府规制”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5 陈锦花;马凌;;一种基于CRM的新模式在电信企业中的创新运用[A];通信发展战略与管理创新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吴家骏;三论民营经济[N];中国信息报;2000年

2 杨凤香;中美企业HR管理有差异[N];中国计算机报;2001年

3 记者 马美菱;焦点:确定劳动基准水平[N];文汇报;2001年

4 张云鹏;留住客户 升级客户[N];新华日报;2001年

5 刘震宇;跨国供应链中的风险冲突及化解[N];中国信息报;2001年

6 记者余继军;厦门出台国企领导人员职务回避制[N];人民日报;2002年

7 卢俊 马艳 枫红;安徽模式:率先实践管人管资产[N];安徽经济报;2003年

8 周丽萍;社会资本在保险业发展中的作用[N];中国保险报;2003年

9 刘仲康 佟晓秋;关系也是生产力[N];中国企业报;2003年

10 宋西林;李毅中解读《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决定》[N];中国企业报;200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易卫平;企业关系交易行为与纵向关系决策研究[D];复旦大学;2003年

2 王德君;知识经济时代中国人力资源竞争战略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4年

3 贺政纲;采购联盟若干问题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程;企业犯罪研究[D];湘潭大学;2001年

2 钱锐锋;可持续发展与企业关系的研究—兼论环境可持续对航运业的影响[D];上海海运学院;2002年

3 姜兵;政府与国有企业关系的行政法思考[D];苏州大学;2004年

4 叶岩明;分布式工作流支持的电子交易综合前置系统[D];浙江大学;2005年

5 崔磊;工业品企业关系市场模型及其应用研究[D];四川大学;2004年

6 程和侠;分布式社交网络初探[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7 王国栋;企业关系中的三角债问题研究[D];江苏大学;2005年

8 夏立国;企业诚信体系建设中若干问题的研究[D];江苏大学;2005年

9 万玉刚;供应链中企业关系的博弈和信任分析[D];南京工业大学;2005年

10 袁建军;一致与分歧[D];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176661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gongsifalunwen/176661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815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