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瑕疵出资股权的限制问题研究
本文选题:瑕疵出资 + 规制失灵 ; 参考:《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摘要】:我国《公司法》针对瑕疵出资问题着重采用事后填补式的规范予以规制。但由于瑕疵信息分布状况的隐蔽性及小股东的集体行动困难导致此类规则在实践中的实效不甚理想。我国商业实践中已自发演化出诸多限制瑕疵股权行使的鲜活案例。限制瑕疵股权行使的方式能够强化实缴出资股东在出资监控中的博弈能力,从而改变股东意图瑕疵出资的负向激励,使各方当事人的权利配置达致激励相容。为此,应当由立法对瑕疵出资的股权予以限制,以解决"瑕疵股权限制协议"的公共物品供给不足问题。
[Abstract]:China's Company Law focuses on the regulation of defective capital contribution by the ex post-filling norm.However, due to the concealment of the distribution of defective information and the difficulty of collective action of minority shareholders, the effectiveness of such rules in practice is not satisfactory.In Chinese commercial practice, there have been many fresh cases which restrict the exercise of defective stock right spontaneously.The way of restricting the exercise of defective shares can strengthen the game ability of shareholders in the supervision of capital contribution, thus change the negative incentive of shareholders' intention of defective investment, and make the right allocation of the parties to achieve incentive compatibility.In order to solve the shortage of public goods in the defective Equity limitation Agreement, we should restrict the stock right of defective capital contribution by legislation.
【作者单位】: 南京大学法学院;
【分类号】:D922.291.9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孙文超;孙培培;;关于瑕疵出资股东的股权问题[J];山东社会科学;2008年01期
2 李晓霖;;论股东出资瑕疵对股权行使的影响[J];吉林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8年05期
3 李巧毅;论虚假出资股东对公司债权人的民事责任[J];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4年05期
4 曹守晔;关于公司法实施中的若干问题[J];现代法学;2005年01期
5 徐晓松;论我国公司资本制度的缺陷与完善[J];中国法学;2000年03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河南省南阳市中级人民法院院长 王树茂;[N];法制日报;2007年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洪松;;公司法人格否认:要件解析与类型定位[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9年01期
2 屈茂辉;张彪;章小兵;;产权概念的经济学与法学比较[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5年04期
3 李连芳;;规避法律型隐名投资问题浅探[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8年03期
4 董德坤;鲁金萍;;基于土地收益的农村宅基地产权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07年33期
5 冯凌;成升魁;;土地利用变化的经济作用机制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08年03期
6 黄江疆;;产权理论与南水北调运行管理[J];安徽农业科学;2008年05期
7 唐茂林;;我国农村纠纷解决方式的转型——以纠纷解决的成本为视角[J];安徽农业科学;2008年14期
8 高永周;;从团体行为的逻辑透视公司法人格否认——兼评我国《公司法》第20条第3款[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年03期
9 冯永强;;公司性质的争议:从视角组合的角度分析[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1期
10 蔡丹;授权资本制度不适合我国之法理学思考——论中国公司资本制度的改革[J];安康师专学报;2005年01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岩;职业体育联盟的经济分析[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2 晋入勤;企业国有产权交易法律制度创新论[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3 颜晓闽;美国证券法律史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4 于会国;中国捕捞限额制度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9年
5 高伟;海洋空间资源性资产产权效率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6 姜海光;国有控股企业所有权边界与财务战略取向[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7 刘宇辉;高等教育视角下的人力资本投资与经济增长研究[D];西北大学;2010年
8 林斌;福建省邵武市集体林产权改革绩效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10年
9 姚远;技术标准下的专利联盟形成机理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0年
10 周莉荔;塔里木河流域水资源市场配置研究[D];新疆农业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程伟;;透视与反思:论股东诉讼[J];法制与社会;2011年26期
2 王欢;;浅析股东派生诉讼制度[J];新西部(下旬.理论版);2011年06期
3 李汶奚;;论公司法股东代表诉讼的缺陷[J];焦作大学学报;2011年02期
4 施天涛;杜晶;;公司社会责任与公司权力再分配——以多样化资本构成对公司治理的冲击为角度[J];中国商法年刊;2009年00期
5 刘建军;;论基本权利效力的理论构造——基于德、法两国的比较研究[J];广西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6 曹伟;;软件反向工程:合理利用与结果管制[J];知识产权;2011年04期
7 杜勤;;形象代言人的合同附随义务——对角色商品化权权利限制的思考[J];河南社会科学;2011年04期
8 梁志文;;著作人格权保护制度的误解与真相[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9 潘翠云;;我国民间文学艺术权利保护探析[J];法制与社会;2011年18期
10 梁召辉;;关于股东诉权及股东代表诉讼制度的分析[J];法制与社会;2011年2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张保生;;瑕疵出资股东的股东权利限制及其法律规制——从最高人民法院的首起判例谈起,兼评最高人民法院《公司法司法解释(三)(征求意见稿)》第22条[A];中华全国律师协会公司法专业委员会2009年年会论文集[C];2009年
2 张东平;王娜;;关联交易的法律规制前提:对关联关系的界定[A];投资者保护与公司治理论坛论文集[C];2010年
3 张小满;;公司股份继承所产生的法律问题[A];中国民商法实务论坛论文集[C];2001年
4 唐绍均;;论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法律监管对策的完善[A];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集[C];2003年
5 黄紫红;;名家荟萃 网络联动——记华东政法学院公司法研究中心近期工作[A];中国商法年刊创刊号(2001)[C];2001年
6 元小勇;;试评我国公司法的资本制度[A];中国商法年刊第三卷(2003)[C];2003年
7 郝磊;;我国新《公司法》中出资形式制度的再探讨[A];中国商法年刊(2006)——合伙与合作社法律制度研究[C];2006年
8 马建兵;任尔昕;;商法学研究动态与综述(2005.04—2006.07)[A];中国商法年刊(2006)——合伙与合作社法律制度研究[C];2006年
9 梁洪学;;公司控制权的演进及其本质、来源和特征[A];全国高等财经院校《资本论》研究会2009年度(第26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10 李光胜;;修改与完善公司法,解决股票期权(认股权)行权股票的来源问题[A];中华全国律师协会经济专业委员会2002年年会论文集[C];200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陈志芳;从本案谈股东诉讼的主体资格[N];人民法院报;2002年
2 陈平;美国股东诉讼立法及其借鉴[N];证券时报;2001年
3 陆国甫;对一起股东诉讼案的评析[N];人民法院报;2003年
4 郑成思;知识产权与物权的权利限制[N];法制日报;2004年
5 杨利华;论知识产权的权利限制[N];中国知识产权报;2004年
6 毕舸;法规“暂行”不止 权利限制“无期”[N];法制日报;2007年
7 李国光 王闯;审理公司诉讼案件的若干问题(中)[N];人民法院报;2005年
8 孙t;雅虎面临7起股东诉讼 传谷歌欲加入收购战[N];第一财经日报;2008年
9 上海证券交易所国际发展部;规范市场各方行为 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N];中国证券报;2005年
10 主持人 文雨 本期嘉宾 上海新望闻达律师事务所合伙人 宋一欣 律师;原被告顺利和解 四H股东诉讼被驳[N];证券时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阮思宇;论知识产权的权利限制[D];吉林大学;2011年
2 李晓霖;论股东资格确认[D];吉林大学;2008年
3 卢政峰;股东诉讼制度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4 徐菁;论公司法的边界[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5年
5 孙妮娜;基于不完全契约理论的会计准则剩余控制权配置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1年
6 谭华霖;知识产权权利冲突论纲[D];中国政法大学;2007年
7 吴伟央;公司经理法律制度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8年
8 邓辉;论公司法中的国家强制[D];中国政法大学;2003年
9 郑书前;企业基本经济权利论纲[D];西南政法大学;2008年
10 傅绍文;公司治理中的剩余控制权研究[D];浙江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杜兴淼;公司法视野下非讼案件审理程序研究[D];苏州大学;2008年
2 吴涛;论有限责任公司的僵局及其对策[D];郑州大学;2005年
3 金玮;论瑕疵出资股东的权利限制[D];华东政法学院;2007年
4 马宁;知识产权权利限制问题研究[D];西安理工大学;2010年
5 徐勇;瑕疵出资的股份转让及其民事责任的承担[D];厦门大学;2008年
6 吴冀湘;股东瑕疵出资及其民事责任[D];湖南大学;2006年
7 丁琪;论瑕疵出资股东的民事法律责任[D];中国政法大学;2009年
8 张旭;股东瑕疵出资民事责任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9 郑希;股东出资制度探析[D];华东政法大学;2008年
10 姚金海;公司章程与公司法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177025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gongsifalunwen/17702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