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公司法论文 >

公司人格源流特征考析

发布时间:2018-05-04 09:06

  本文选题:公司人格 + 源流 ; 参考:《学术交流》2011年10期


【摘要】:公司人格经历了萌芽、产生、法人化的变动历程,法律在其中的作用逐渐从被动确认到主动规制。到了现代,公司独立法人人格在世界范围内得到了立法确认,并形成了近乎一致的合意性和法构造性特征。20世纪中叶以来,企业并购浪潮风起云涌,打破了公司人格主体性的一元化思维,使人们认清了公司人格兼具主体性、客体性、工具性和双重社会性的本质,认清了公司既是经济人、法律人,也是社会人的多元人格属性,这丰富和加深了人们对公司社会的认识,也为公司法体系的完善与发展提供了理论支持。
[Abstract]:Corporate personality has gone through the process of budding, producing and legalization, in which the role of law has gradually changed from passive confirmation to active regulation. In modern times, corporate independent legal personality has been confirmed by legislation in the world, and has formed almost consistent characteristics of consensus and legal structure. Since the middle of the 20th century, the tide of mergers and acquisitions of enterprises has been surging. It breaks the monistic thinking of the company personality subjectivity, makes people recognize the nature of the company personality with subjectivity, object, instrumentality and dual sociality, as well as the fact that the company is an economic person and a legal person. It enriches and deepens people's understanding of corporate society and provides theoretical support for the perfection and development of company law system.
【作者单位】: 吉林大学法学院;哈尔滨商业大学法学院;
【分类号】:D912.29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李永军;论权利能力的本质[J];比较法研究;2005年02期

2 徐国栋;“人身关系”流变考(上)[J];法学;2002年06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永军;论权利能力的本质[J];比较法研究;2005年02期

2 艾茜,王林清;再看人格权[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学院学报;2005年02期

3 关今华;;“人格权单独设编”的论争与“人身保护法单独成编”的立法构想[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1期

4 李中原;人身关系六题——与徐国栋先生商榷[J];法学;2003年01期

5 孙艳,王瑞霞;身份概念解析[J];安徽警官职业学院学报;2003年S1期

6 石春玲;;死亡补偿费研究——尝试一种非主流观点[J];法学论坛;2007年01期

7 张颖杰;论国企改制的产权构建[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3期

8 张帆;;我国管理层收购的法律监管应走向何方[J];安徽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年03期

9 赵洲;公司转投资的规制分析[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6期

10 陈绪敖,毛义宏;泰罗管理思想研究综述[J];安康师专学报;2005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5条

1 赵强;;我国海事赔偿责任限制程序制度若干问题研究[A];2007年海商法国际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2 许正中;刘尧;;构建社会普遍服务体系,完成中国现代化的多元复合转型[A];中国经济现代化战略——第三期中国现代化研究论坛论文集[C];2005年

3 杨丽英;李红娟;张永奎;;突发事件新闻语料分类体系研究[A];中文信息处理前沿进展——中国中文信息学会二十五周年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年

4 杨宁兵;;试论媒介“社会资本经济”——一种解读媒介产业本质的经济社会学考量[A];首届中国传媒经济学博士生论坛论文集[C];2007年

5 张如宝;;我国外商投资企业清算立法评析及立法建议[A];中华全国律师协会国际专业委员会2001年年会论文集[C];200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秀哲;隐私权的宪法保护[D];苏州大学;2005年

2 崔拴林;论私法主体资格的分化与扩张[D];厦门大学;2005年

3 林旭霞;论虚拟财产权[D];福建师范大学;2007年

4 李爱民;职业定位与大学教育职员制度改革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6年

5 吴蓬生;不良债权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0年

6 张明远;证券投资损害诉讼救济论[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0年

7 周昀;反垄断法论[D];中国政法大学;2001年

8 陈东;论跨国公司治理中的责任承担机制[D];厦门大学;2001年

9 李光林;企业产权法律问题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0年

10 张大伟;私营企业主的成长历程[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洋;罗马宪政研究[D];华东政法学院;2004年

2 陆端;论一般人格权[D];华东政法学院;2003年

3 段宏伟;论患者的权利[D];华东政法学院;2004年

4 林柏旬;民法中自然人人格的演进[D];西南政法大学;2005年

5 李树真;论民法人格权[D];山东大学;2005年

6 王国柱;人格权请求权制度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7 贾晓菲;自然人人格权本质之探讨[D];西南政法大学;2007年

8 高艳丽;法人人格权之否定[D];北京邮电大学;2007年

9 刘玉强;侵权法的危机研究[D];华侨大学;2007年

10 翁曼;身份的法律建构[D];苏州大学;2007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徐国栋;“人身关系”流变考(上)[J];法学;2002年06期

2 尹 田;论自然人的法律人格与权利能力[J];法制与社会发展;2002年01期

3 尹田;论法人的权利能力[J];法制与社会发展;2003年01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石守斌;;两大法系公司人格否认制度的适用比较及其对我国的借鉴[J];行政与法;2011年06期

2 昝红宇;;清代子弟书之源流嬗变考略[J];山西煤炭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1年02期

3 张永刚;;简析董仲舒人性论的思想源流[J];世纪桥;2011年11期

4 杨国誉;晋文;;“上行”与“下效”——对两汉“崇俭抑奢”风尚的再探讨[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1年04期

5 李R,

本文编号:184244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gongsifalunwen/184244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c93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