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壳”——我国企业上市香港的新方式
本文选题:上市公司 + 香港上市 ; 参考:《特区经济》1993年11期
【摘要】:正 一、我国企业上市香港的方式在市场经济迅速发展的形势下,中国企业走向海外投资并且在海外上市,已成为不可阻挡的潮流。香港是著名的国际金融中心,毗邻中国大陆,因而是我国企业海外上市的首选之地。考虑到大陆与香港之问在公司法、会计制度、证券法等方面存在差异,中国企业在香港上市有5种方式:(1) 直接上市。中国企业作为境内法人,直接申请到香港联交所上市。其特点是中国企业必须符合香港联交所上市规则,并有相应的法律与监管合作作保证。(2) “买壳”上市。内地企业通过香港挂牌上市的公司将资产上市。由于上市公司在香港注册,因而必须遵守香港的公司法、上市规则和保障股东权益等法律条文
[Abstract]:First, under the situation of rapid development of market economy, the way of listing Chinese enterprises in Hong Kong has become an irresistible trend for Chinese enterprises to invest overseas and list overseas. Hong Kong is a famous international financial center, adjacent to mainland China, so it is the first choice for overseas listing of Chinese enterprises. Considering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mainland China and Hong Kong in company law, accounting system and securities law, there are five ways for Chinese enterprises to list directly in Hong Kong. Chinese enterprises, as domestic legal persons, directly apply for listing on the Hong Kong Stock Exchange. Its characteristic is that Chinese enterprises must comply with the listing rules of Hong Kong Stock Exchange, and have corresponding legal and regulatory cooperation to guarantee. Mainland enterprises list their assets through Hong Kong listed companies. As listed companies are registered in Hong Kong, they must abide by the Hong Kong company law, listing rules and protection of shareholders' rights and interests
【作者单位】: 首钢研究与开发公司国际化经营研究所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约·麦·古立克;罗振夷;司徒渠;;兰金与斯派萨氏公司法(一)[J];国际经贸探索;1985年01期
2 约·麦·古立克;罗振夷;司徒渠;;兰金与斯派萨氏公司法(二)[J];国际经贸探索;1985年02期
3 约·麦·古立克;罗振夷;司徒渠;;兰金与斯派萨氏公司法(三)[J];国际经贸探索;1985年03期
4 周德裕;日本证券金融的作用与管理经验[J];外国经济与管理;1987年11期
5 许之棣;;我国企业能否利用香港股票市场集资[J];国际金融研究;1988年06期
6 淇园;蒸蒸日上的其士集团[J];特区经济;1990年02期
7 王健;必须加强对深圳股市的管理[J];特区经济;1990年03期
8 林士明;迅速崛起的百富勤集团[J];国际经贸探索;1991年06期
9 朱镇华;;新加坡证券市场的特征[J];南方金融;1991年05期
10 禹国刚;;发展和完善深圳证券市场努力为特区建设服务[J];证券市场导报;1991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李军;刘彦胜;;新材料产业的发展是部分上市公司的新机遇[A];2000年材料科学与工程新进展(下)——2000年中国材料研讨会论文集[C];2000年
2 赵广生;;上市公司激励与约束机制初探[A];西部大开发 科教先行与可持续发展——中国科协2000年学术年会文集[C];2000年
3 郭培谨;;上市公司资本运营的难点及对策[A];山东省医学伦理学学会第一次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0年
4 邹德文;邵维中;;重组湖北上市公司,发展高新技术产业[A];新世纪科技与湖北经济发展——2001首届湖北科技论坛论文集[C];2001年
5 黄世忠;;上市公司会计信息质量面临的挑战与思考[A];企业财务报告问题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6 陈少华;肖宜;;论上市公司财务信息披露制度的科学性问题[A];企业财务报告问题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7 浦增平;;论上市公司债务重组和律师作用[A];中国民商法实务论坛论文集[C];2001年
8 浦增平;;谈上市公司的连保债和法律问题[A];中国民商法实务论坛论文集[C];2001年
9 刘向明;;涉及境内权益的境外公司在境外发行股票及上市:法律与实践[A];中华全国律师协会国际专业委员会2001年年会论文集[C];2001年
10 林玉星;;上市公司编报中期财务报告的若干问题[A];2002年福建省会计学会理论研讨论文专集[C];200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资料提供:北京市民营科技企业协会;纵览中关村创新[N];北京日报;2000年
2 童第轶;香港交易所成功上市[N];中国证券报;2000年
3 记者 肖逸龙;石药集团已募集发展资金10亿多元[N];河北经济日报;2000年
4 记者 钱进;中国境外上市公司达一百三十八家[N];金融时报;2000年
5 记者 田俊荣;光大银行实力增强[N];人民日报;2000年
6 记者 张朝祥;粤港澳台科技领域合作前景广阔[N];人民日报;2000年
7 ;霍英东家族企业借壳上市[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0年
8 记者 秦京午;石油中期业绩破纪录[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0年
9 李文茹;香港经济再获两位数增长[N];上海金融报;2000年
10 记者 祝兆晖;高新企业在深龙腾虎跃[N];深圳商报;200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志红;上市公司成长与产业组织优化[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0年
2 徐鹿;上市公司财务困境预测实证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02年
3 梦然;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02年
4 何旭;上市公司股权结构与经营绩效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03年
5 李绪富;我国上市公司重塑研究[D];复旦大学;2003年
6 余芸春;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制度建设[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3年
7 刘朝晖;上市公司“并购系”有关问题的研究[D];厦门大学;2004年
8 欧阳慧;上市公司高层管理团队治理绩效评价系统及实证研究[D];湖南大学;2004年
9 朱治龙;上市公司绩效评价与经营者激励问题研究[D];湖南大学;2004年
10 付永进;二元股份结构上市公司治理研究[D];天津大学;200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易有明;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的研究[D];天津工业大学;2000年
2 文芳;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制度分析[D];暨南大学;2000年
3 欧群芳;我国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问题研究[D];广东工业大学;2000年
4 廖欣然;上市公司经营业绩评价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0年
5 严莉;四川省上市公司资产重组分析[D];西南财经大学;2000年
6 邓蕾;论西部大开发中四川上市公司的发展[D];西南财经大学;2000年
7 欧阳昕;我国上市公司的实证分析[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0年
8 燕新梅;浅议上市公司的会计信息披露[D];厦门大学;2001年
9 徐屹立;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失真问题的研究[D];浙江大学;2001年
10 安青松;上市公司治理结构问题研究[D];湖南大学;2001年
,本文编号:189245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gongsifalunwen/18924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