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公司监督机制的型构与思考
本文选题:公司监督 + 利益相关者理论 ; 参考:《山东社会科学》2008年01期
【摘要】:公司监督可以按照主体的不同分为股东的监督、职工监督、机构监督、社会监督和政府监督等多个侧面,当代公司法的发展已经突破了传统的以股东利益为代表的内部机构监督的范式,呈现监督的多元化理念。我国应当借鉴世界各国在公司监督方面的探索经验,发展和完善我国的公司监督机制。
[Abstract]:Company supervision can be divided into shareholder supervision, employee supervision, institutional supervision, social supervision and government supervision according to the main body. The development of contemporary company law has broken through the traditional paradigm of internal institutional supervision, represented by shareholders' interests, and presented the pluralistic concept of supervision. Our country should draw lessons from the exploration experience of the countries all over the world in the aspect of company supervision, develop and perfect the company supervision mechanism of our country.
【作者单位】: 山东农业大学文法学院
【分类号】:F276.6;D922.291.9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江平,邓辉;论公司内部监督机制的一元化[J];中国法学;2003年0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婉玲;;论经济法责任主体的二元结构[J];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4期
2 邬云霞;公司社会责任的法理学思考[J];北方工业大学学报;2003年02期
3 尹莉;严婷;;浅议公司社会责任的强化及其法律对策[J];北方工业大学学报;2005年04期
4 谭成武;公司法上小股东保护制度综述[J];商业研究;2004年07期
5 周述荣;;公司社会责任与我国董事制度的重构[J];商业研究;2006年05期
6 陈亚东;论企业的社会责任[J];重庆社会科学;2005年10期
7 何伦坤;;公司社会责任正当性及其司法化研究[J];重庆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5期
8 朱晔;论我国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的重构[J];当代财经;2002年03期
9 古小东;公司捐赠行为的法律规制[J];当代法学;2003年05期
10 吴国刚;公司的绿色社会责任[J];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2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于东智;转轨经济中的上市公司治理——一个理论框架及其对中国证券市场的实证考察[D];东北财经大学;2002年
2 徐念沙;国有独资公司治理结构的法律分析[D];中国政法大学;2003年
3 邓辉;论公司法中的国家强制[D];中国政法大学;2003年
4 曾小青;公司治理、受托责任与审计委员会制度研究[D];厦门大学;2003年
5 闫小龙;公司治理中的利益冲突与平衡[D];中南大学;2003年
6 何红渠;中国上市公司治理评价研究[D];中南大学;2003年
7 张元教;上市公司融资结构与公司治理[D];河海大学;2004年
8 石太峰;论资产支持证券发行的法律监管[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5年
9 邹林祥;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法律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5年
10 石赐亮;公司监督机构制度改革之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琼;企业内部控制问题的思考[D];湖南大学;2002年
2 程国川;论英国法上公司董事对债权人的义务[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3年
3 艾茜;国有独资公司治理结构法律分析[D];江西财经大学;2003年
4 乔军平;论股份公司治理中的经营者控制与经营监督[D];中国政法大学;2003年
5 周述荣;论公司社会责任与我国董事制度[D];黑龙江大学;2003年
6 周晓茹;小股东权益保障制度研究[D];黑龙江大学;2003年
7 刘小鹏;我国公司董事民事责任制度研究[D];苏州大学;2003年
8 冯晔;职工参与制度立法研究[D];湘潭大学;2003年
9 冯丽转;论中国上市公司财务信息真实性的法律监管[D];中国政法大学;2004年
10 訾效云;我国上市公司监事会制度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4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张正堂,陈蔓生;对企业经营者报酬理论主流观点的质疑[J];当代财经;2002年03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陆萍;关于建立和完善公司监督机制的研究[J];社会科学;2001年12期
2 吴旭鹏,周执前;如何完善国有独资公司的监督机制[J];湖湘论坛;2001年02期
3 马俊驹,聂德宗;改善我国公司法人治理结构[J];中共贵州省委党校学报;2001年02期
4 徐岚;论国有独资公司监督机制的完善[J];湖南行政学院学报;2001年05期
5 任静萍;我国公司监督机制的构建[J];上海海运学院学报;2002年04期
6 杨大明,王陇华;完善我国国有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的对策建议[J];甘肃理论学刊;2002年05期
7 李昕;论美国公司法中的外部董事制度[J];法制与社会发展;2002年05期
8 王幽深;我国公司监督机制的反思与重构[J];西北第二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3期
9 郭颂华;利益相关者理论与我国的公司治理[J];学习论坛;2002年08期
10 周红民;公司治理结构与公司监督机制的完善[J];中国律师;2002年1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6条
1 张兆国;张庆;何威风;;企业财权安排的几个基本理论问题: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研究[A];中国会计学会高等工科院校分会2007年学术年会暨第十四届年会论文集[C];2007年
2 陈宏辉;王鹏飞;;企业慈善捐赠行为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以广东省民营企业为例[A];第三届(2008)中国管理学年会论文集[C];2008年
3 张兆国;张庆;;企业社会责任与财务管理变革[A];中国会计学会高等工科院校分会2008年学术年会(第十五届年会)暨中央在鄂集团企业财务管理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8年
4 黎毅;刘美;;基于利益相关者利益要求的企业绩效评价体系研究——以有色金属企业为例[A];中国会计学会高等工科院校分会2009年学术会议(第十六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5 张兆国;尹开国;李庚秦;;公司社会责任与财务绩效关系研究: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A];中国会计学会高等工科院校分会2009年学术会议(第十六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6 纪建悦;刘红;;基于SCP扩展模型的外部利益相关者结构与经营绩效研究[A];第十一届中国管理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季仲(作者单位:宜兴市法院);完善股份有限公司董事会制度之构想[N];江苏法制报;2000年
2 童第轶;西方经济体制急需改革[N];中国证券报;2002年
3 陈健宏;韩电子产业发展现况及展望(上)[N];电子资讯时报;2003年
4 ;有效的公司治理结构:利益相关者共同治理[N];中华读书报;2003年
5 崔宏磊;金融企业防范风险的根本[N];金融时报;2004年
6 本报记者 刘草茵;保险公司:内部治理长路漫漫[N];财会信报;2005年
7 刘俊海;强化公司社会责任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5年
8 陈共荣 宋享娱;利益相关者理论与债权人利益保护[N];湖南日报;2005年
9 本报记者 丁英 整理;程必定:增强企业社会责任是维权关键[N];江淮时报;2005年
10 郎楷淳 编译;美国公司如何对待社会责任[N];经理日报;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丁长发;职工持股制度(ESOP)的理论研究与实证分析[D];厦门大学;2002年
2 毛政发;独立董事制度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3年
3 严武;公司治理研究:股权结构与治理机制[D];江西财经大学;2003年
4 陈宏辉;企业的利益相关者理论与实证研究[D];浙江大学;2003年
5 罗青军;市场导向与企业绩效关联研究[D];浙江大学;2003年
6 刘丹;利益相关者与公司治理法律制度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3年
7 王运传;会计政策选择研究[D];厦门大学;2003年
8 林军;公司控制权的经济学与社会学分析[D];暨南大学;2004年
9 韩平;国有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结构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4年
10 彭国甫;地方政府公共事业的管理绩效评价与治理对策研究[D];湖南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宝贵;公司治理结构[D];广西师范大学;2000年
2 王红强;股份公司治理结构中的监督机制法律问题研究[D];郑州大学;2001年
3 沈晶;论我国上市公司独立董事制度[D];华中师范大学;2002年
4 龙西明;公司治理结构与国有商业银行制度的重构[D];湖南大学;2002年
5 王华伟;独立董事制度研究[D];郑州大学;2002年
6 张联荣;论在我国上市公司中建立独立董事制度[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2年
7 尚春霞;我国公司监督机制的法律问题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2年
8 黄诗华;董事会与公司治理[D];厦门大学;2002年
9 徐海霞;金融全球化背景下公司治理的国际趋同分析[D];厦门大学;2002年
10 陈向飞;管理层收购理论与实务论要[D];西南交通大学;2003年
,本文编号:208696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gongsifalunwen/20869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