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安全之私法救济机制的完善
[Abstract]:In view of the growing situation of food safety incidents in recent years, this article deeply discusses the private law relief mechanism of food safety, that is, the method of obtaining compensation through civil litigation by consumers. At present, the private law relief mechanism is ignored in many mechanisms to prevent food safety, but its role is precisely the most important, private law rescue. The economic mechanism can make the damaged consumers fully remedies and deprive the unlawful profits obtained by the illegal manufacturers by producing unsafe food. Therefore, we should make full use of the system of punitive damages in the tort liability law, give full play to the function of the system of disregard of corporate personality in the company law, and let the holding shareholders undertake joint liability. The senior managers of directors, supervisors and managers of food production enterprises should be jointly and severally liable.
【作者单位】: 北京工业大学文法系;
【分类号】:D923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谢远扬;;论侵害人不明的大规模产品侵权责任:以市场份额责任为中心[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2010年01期
【共引文献】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何秋芳;建筑物上抛掷物致人损害法律问题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11年
2 王凌俊;美国市场份额责任的判例厘清与规则借鉴[D];华东政法大学;2011年
3 胡明;缺陷食品致损的损害赔偿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4 刘青;市场份额责任的基础理论研究[D];苏州大学;2012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程啸;共同危险行为论[J];比较法研究;2005年05期
2 马新彦;孙大伟;;我国未来侵权法市场份额规则的立法证成——以美国侵权法研究为路径而展开[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9年01期
3 林诚二;;共同危险行为之构成与界限[J];金陵法律评论;2008年01期
4 王竹;;试论市场份额责任在多因大规模网络侵权中的运用——以“艳照门”事件为例[J];政治与法律;2008年04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志武;;寻找保护金融债权的利器——浅析公司法人人格否认之运用[J];法制与经济(下旬);2010年07期
2 王志武;;寻找保护金融债权的利器——浅析公司法人人格否认之运用[J];法制与经济(下旬);2010年08期
3 楼东平;陈文东;;人格混同的姐妹公司共担责任的法理基础分析[J];法治研究;2010年04期
4 王海娇;;论法人人格否认制度[J];法制与社会;2009年21期
5 苗婷;;公司法人人格否认与公司债权人利益保护[J];中外企业家;2009年16期
6 王涛;;浅议公司法人人格否认制度[J];法制与社会;2010年09期
7 李秀金;;关于公司法人人格否认制度适用的问题[J];法制与社会;2007年11期
8 李继;;法人人格否认之诉涉诉主体的合理定位[J];法制与社会;2008年07期
9 王新新;;论我国公司法人人格否认制度[J];东南学术;2009年03期
10 崔曦文;;论法人人格否认制度在一人公司中的适用[J];法制与社会;2010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阎华伟;;公司法人人格否认制度的完善[A];当代法学论坛(二○一○年第1辑)[C];2010年
2 花勇民;葛艳芳;陈琳;;浅析瑞士私法体育的管理体制[A];第七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一)[C];2004年
3 张景良;黄砚丽;;连带责任人之共同诉讼地位探究[A];全国法院系统第二十二届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11年
4 王首佳;;WTO与构建我国知识产权私法制度初探[A];2002年度全省法院应对入世工作研讨会获奖论文专辑[C];2002年
5 杨如文;;一医疗事故 两医院承担连带责任[A];中国法医学会法医临床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6 李光宇;马凌;;论完善经济立法[A];全国高等财经院校《资本论》研究会2009年度(第26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7 戴威;;论成员权的私法机理——兼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权利的保护[A];2011年第二届全国民商法学博士生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1年
8 柳砚涛;;行政法中的私法适用研究[A];中国行政法之回顾与展望——“中国行政法二十年”博鳌论坛暨中国法学会行政法学研究会2005年年会论文集[C];2005年
9 乔雄兵;;国际民事诉讼中的惩罚性损害赔偿制度比较研究[A];2006年中国青年国际法学者暨博士生论坛论文集(国际私法卷)[C];2006年
10 郎冲;;企业用人即时辞退员工的法律风险防范及(劳务)派遣风险防范[A];第九届中国煤炭经济管理论坛暨2008年中国煤炭学会经济管理专业委员会年会论文集[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江西省兴国县人民法院 颜梅生;受欺骗担保也要独自承担还款责任[N];山东科技报;2009年
2 富敏荣 律师(新文汇律师事务所主任);母公司为何要承担连带责任[N];解放日报;2001年
3 李铸;教唆他人伤人承担连带责任[N];法治快报;2006年
4 记者 王丽丽;内容比较平衡但略显粗糙[N];检察日报;2009年
5 黄成刚 郎墨;共同侵权是否适用连带责任[N];江苏法制报;2011年
6 周凌清;唆使他人“动粗”承担连带责任[N];孝感日报;2006年
7 ;*ST长控 被判承担连带责任[N];证券日报;2003年
8 上海海事法院提供;船舶抵押贷款多重担保引出连带责任[N];中国水运报;2010年
9 吴春华;出租不报告要负纳税连带责任[N];财会信报;2006年
10 谢倩;售假连带责任:酒店难以承受之重[N];中国旅游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迟方旭;马克思恩格斯私法思想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12年
2 杨金丹;网络隐私权的私法保护[D];吉林大学;2010年
3 冀诚;试论所有制概念对中国私法制度的影响[D];中国政法大学;2004年
4 马长山;现代性与私法文化精神[D];黑龙江大学;2004年
5 邹志臣;行政契约基础理论法哲学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6 侯怀霞;私法上的环境权及其救济问题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8年
7 申琦;手机信息传播法律与管理问题研究[D];厦门大学;2009年
8 黄鸿图;惩罚性损害赔偿制度之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6年
9 高鹤文;准公共产品领域国有经济功能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10 苏三永;公司分立制度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马庆松;不真正连带债务研究[D];安徽大学;2005年
2 滕晓琴;海上侵权连带责任与责任限制法律冲突与协调[D];大连海事大学;2011年
3 陈伟君;论共同侵权行为[D];湖南师范大学;2002年
4 舒符康;连带责任研究[D];湘潭大学;2005年
5 王俊;连带责任贷款的经济学分析[D];华南师范大学;2005年
6 曾青;论美国法上的共同侵权[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6年
7 孙妍;论日常家事代理权[D];华东政法大学;2007年
8 汪中棋;共同危险行为法律问题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7年
9 蔡勤为;股东连带责任初探[D];华东政法大学;2007年
10 王娟;共同危险行为制度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217143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gongsifalunwen/21714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