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经济学视角审视公司法修改的理论基础
[Abstract]:The most basic principle of judging legal rationality by economists is the principle of efficiency, that is, whether the efficiency of resource allocation can be improved and the total output of economic surplus can be maximized. The second is the principle of rational judgment. Economists usually assume that economic man has reasonable judgment ability. Finally, the principle of contract. What jurists focus on is the principle of fairness. Although there are some differences in academic principles or systems, economists and jurists agree on many aspects. Economists mainly use "firm theory" and "incomplete contract" theory to explain the basic framework of company law. This article attempts to use these principles and theories to analyze the amendment of our company law.
【作者单位】: 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中央民族大学;
【分类号】:D922.291.91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程宗璋;股权性质刍论[J];安徽电力职工大学学报;2001年02期
2 汪莉;打破僵局 公平分配——对一起有限责任公司非破产清算案的思考[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2期
3 赵洲;公司股利分配的规制研究[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1期
4 戚枝淬;;论有限责任公司股东账簿查阅权[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4期
5 司琳;我国中小股东股东权保护之我见[J];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3年01期
6 朱谦;股东会罢免董事的法律问题研究——对公司法人治理结构优化的侧面考察[J];比较法研究;2001年03期
7 左金凤;资本多数决原则与小股东的保护[J];北京建筑工程学院学报;2004年S1期
8 黄金老;试论对中国上市公司反收购行为的规制[J];北京联合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年02期
9 吴飞,苗波,吴艳;论股东派生诉讼与集团诉讼的结合[J];商业研究;2003年22期
10 谭成武;公司法上小股东保护制度综述[J];商业研究;2004年07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6条
1 李智;;上市公司收购与小股东权益保护[A];中国民商法实务论坛论文集[C];2001年
2 廉恩臣;;股东派生诉讼制度研究[A];中华全国律师协会经济业务委员会2001年年会论文集[C];2001年
3 张兴亮;;我国建立独立董事制度应当注意的几个问题——兼谈独立董事的功能及其与监事会的分工[A];中国民商法实务论坛论文集[C];2002年
4 吴旭;;我国上市公司中小股东的保护[A];中国民商法实务论坛论文集[C];2002年
5 许海峰;;试论母子公司关联交易的公司法规制之完善[A];中华全国律师协会经济专业委员会2002年年会论文集[C];2002年
6 李光胜;;修改与完善公司法,解决股票期权(认股权)行权股票的来源问题[A];中华全国律师协会经济专业委员会2002年年会论文集[C];200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丁丁;商业判断规则研究——兼论完善我国《公司法》中的董事责任体系[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1年
2 倪建林;利益制衡机制的构架:公司治理结构的法理研究[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1年
3 陈东;论跨国公司治理中的责任承担机制[D];厦门大学;2001年
4 李光林;企业产权法律问题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0年
5 江铭强;中国上市公司股利政策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1年
6 陈四汝;公司型证券投资基金法人治理结构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1年
7 陈永正;所有权构造论[D];四川大学;2002年
8 赵德枢;一人公司之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2年
9 胡洁;股份公司股权结构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2年
10 张进;论现代公司管理层利益及其实现机制[D];华东师范大学;200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田良富;公司内部监督机制立法研究[D];湘潭大学;2004年
2 陈畅;要约收购法律制度研究[D];外交学院;2000年
3 吴晨;MBO——一种新型并购模式及相关法律问题研究[D];外交学院;2000年
4 龙飞;论美国公司法上董事的义务[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0年
5 陈学梁;美国公司法上董事对公司债权人之诚信义务[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0年
6 陈振福;管理者收购及其法律分析[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0年
7 段余应;企业家的法律定位与法律体系研究[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0年
8 廉恩臣;股东派生诉讼制度论[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0年
9 沈萌霞;中外合资经营企业增设股东会制度之研究[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0年
10 韦洪斌;论证券市场中小股东权益之保护[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0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马静;;论有限责任公司的制度变革[J];企业导报;2011年10期
2 ;[J];;年期
3 ;[J];;年期
4 ;[J];;年期
5 ;[J];;年期
6 ;[J];;年期
7 ;[J];;年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4条
1 曲振涛;肖芳;周方召;;公司法契约路径的经济学分析[A];2005年中国法经济学论坛会议论文集[C];2005年
2 雷兴虎;刘斌;;强化公司社会责任与公司法人格否认制度的完善[A];北京论坛(2007)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人类文明的多元发展模式:“全球化趋势中跨国发展战略与企业社会责任”法学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下)[C];2007年
3 楼建波;;中国公司法第五条第一款的文义解释[A];北京论坛(2007)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人类文明的多元发展模式:“全球化趋势中跨国发展战略与企业社会责任”法学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下)[C];2007年
4 范肇臻;;公司资本制度最低限额的法经济学分析[A];2009年度(第七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湖北 广文;公司法修改有进步也有不足[N];中国证券报;2004年
2 罗培新;公司法修改 不要以瑕掩瑜[N];各界导报;2005年
3 辛桦;公司法修改:对涉及上市公司的内容改动幅度较大[N];中国审计报;2004年
4 记者 浩民 尹涛;议案聚焦证券法公司法修改[N];中国证券报;2004年
5 廖卫华;解读公司法修改草案[N];经理日报;2004年
6 华夏证券研究所 徐子桐;公司法修改为并购松绑[N];中国证券报;2004年
7 李曙光;公司法修改的理念[N];法制日报;2003年
8 本报记者 李 扬;新公司法诞生记[N];证券时报;2005年
9 本报记者 蒋安杰 杨傲多;公司法修改专家谈[N];法制日报;2005年
10 谈萧;公司法修改应允许人力资本出资[N];法制日报;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苏三永;公司分立制度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5年
2 侯东德;股东权的契约解释[D];西南政法大学;2008年
3 赵学刚;有限责任公司股东预期利益的法律保护[D];重庆大学;2007年
4 王超;反垄断和解制度的经济学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09年
5 邓小明;控制股东义务法律制度研究[D];清华大学;2005年
6 平力群;公司法变革与日本公司治理结构演化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凡慧林;公司转投资法律制度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7年
2 武彩玉;论公司法中的国家强制[D];中共中央党校;2007年
3 刘安鹏;公司法与公司章程互动关系探析[D];中国政法大学;2007年
4 黎三保;公司转投资的法律规制[D];华侨大学;2007年
5 金泰勋;中韩监事会制度比较[D];清华大学;2005年
6 李妍;论董事的民事责任[D];山东大学;2006年
7 薛永林;董事对公司债权人责任的案例分析[D];兰州大学;2010年
8 章燕婉;公司资本管制改革趋势研究[D];武汉大学;2005年
9 何彬;有限责任公司异议股东股权收买请求权制度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8年
10 韩晓利;论章程自治下有限责任公司股权转让的限制[D];中国政法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221064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gongsifalunwen/22106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