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公司法论文 >

从公司组织法到公司行为法——从公司权力的演变看公司法规制重心的转变

发布时间:2018-12-18 18:48
【摘要】:最初的公司法是一套组织法而不是行为法,因为公司法的基本作用在于确立公司的主体地位。但当公司被拟制为法律上的人的时候,就已经预示着公司的行为规范的设立只是迟早的事情。当公司的行为损害到社会公众的利益的时候,法律对公司行为的约束即成为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公司立法从组织法到行为法的转变过程,也就是公司权力的行使不断地受到限制的过程。公司权力的行使不仅取决于公司法或公司章程的规定,还取决于其他各种约束公司行为的法律规定。
[Abstract]:The original company law was an organic law, not a behavior law, because the basic function of the company law was to establish the company's subject position. But when the company is made into a legal person, it already foreshadowes the establishment of a corporate code of conduct sooner or later. When the behavior of a company harms the interests of the public, it becomes a universal social phenomenon that the law restricts the behavior of the company. The process of the transformation of corporate legislation from organic law to behavior law is the process in which the exercise of corporate power is constantly restricted. The exercise of corporate power depends not only on the provisions of company law or articles of association, but also on various other legal provisions that bind the company's behavior.
【作者单位】: 北京交通大学法律系
【分类号】:D912.29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丹;;解析公司自治的实质[J];北京建筑工程学院学报;2007年01期

2 鲁玉祥;方云梅;;基于技术进步的企业制度变迁[J];财经科学;2007年10期

3 杜恂诚;;近代中国股份有限公司治理结构中的大股东权利[J];财经研究;2007年12期

4 杨洛新;;企业合并的经济动因与会计规范导向[J];财会通讯(学术版);2008年05期

5 谌艳青;;论母公司民事责任的承担和对其经济犯罪的侦查[J];重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年01期

6 秦少博;;国有独资公司监事会组成结构的优化[J];研究生法学;2006年06期

7 安洪军;李继东;;所有权集中的政治经济学解释[J];东北师大学报;2006年03期

8 汪琳;股份协议收购制度初探[J];当代法学;2003年01期

9 王建文;范健;;论公司独立人格的内在依据与制度需求[J];当代法学;2006年05期

10 安洪军;;论所有权集中的本质特征[J];当代经济研究;2006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刘文;;论回应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的公司资本制度[A];中国商法年刊第三卷(2003)[C];2003年

2 侯建明;孙克任;李好好;;储蓄投资与中国证券市场多层次性构造[A];中国优选法统筹法与经济数学研究会第七届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第七届中国管理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军;16-18世纪英国特许公司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2 吴浩;商法原则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3 庞春祥;公司本质论[D];吉林大学;2012年

4 姚友胜;基于网络环境的企业内部控制研究[D];河海大学;2004年

5 何培华;外资并购法律问题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5年

6 张若钦;资本社会化及其相关制度比较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5年

7 陈仲民;机构投资者与公司治理结构[D];吉林大学;2005年

8 程春华;破产救济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5年

9 肖丕楚;传统优势企业转型研究[D];四川大学;2005年

10 黄军;国家所有权行使论[D];武汉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莹;公司清算法律制度的法理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2 詹锐;跨国并购中的风险控制和公司治理[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3 李玉东;有限公司股东瑕疵出资制度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11年

4 陈泊云;企业并购中利益相关者保护法律问题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5 吴燕;股份规范的历史考察[D];华东政法大学;2011年

6 肖勇辉;我国外资并购国家安全审查制度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7 陈畅;要约收购法律制度研究[D];外交学院;2000年

8 何丹;对我国上市公司收购法律制度的研究及完善构想[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9 黄元姗;公司资本制度法律问题研究[D];湖南大学;2001年

10 吴丽雪;论我国《公司法》对股东权的保护[D];厦门大学;2001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郭艳;论公司人格的滥用及其否定[J];上饶师范学院学报;2002年05期

2 王旭刚;我国公司人格否认制度的法律构建[J];安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1期

3 白玉星;我国应确立公司人格否认制度[J];西安政治学院学报;2005年02期

4 王煜宇;公司信用法律制度研究[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6期

5 黄文;有限责任制度的负面效应探讨[J];重庆商学院学报;1999年06期

6 周小猛;浅议母子公司关系中的公司人格否认制度[J];贵州警官职业学院学报;1999年04期

7 郭升选;“公司人格否认”辨[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学院学报;2000年03期

8 范晓阳;浅谈“公司人格否认原则”的适用要件及完善[J];辽宁公安司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1年02期

9 刘彬 ,曾宏伟;关于公司人格否认制度的法律思考[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2004年06期

10 曹绪红;;论公司法人人格否认制度[J];全国商情(经济理论研究);2005年1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7条

1 吴越;;公司人格本质与社会责任的三种维度[A];北京论坛(2007)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人类文明的多元发展模式:“全球化趋势中跨国发展战略与企业社会责任”法学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下)[C];2007年

2 李耕;;WTO将加快政府运政管理行为法治化进程[A];适应入世后的形势、促进汽车运输发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3 罗玉珍;萧伯符;;当代大学生行为法制管理刍议[A];行为法学在中国的崛起[C];1993年

4 蒋辉宇;蒋辉宇;;跨国证券融资的法律冲突与监管问题研究——基于境外企业境内证券市场融资的视角[A];2008全国博士生学术论坛(国际法)论文集——国际经济法、国际环境法分册[C];2008年

5 杨海坤;;中国行政指导理论研究报告[A];2003年政府法制研究[C];2003年

6 黎国智;魏玮;;违法职务行为法律控制初探[A];行为法学在中国的崛起[C];1993年

7 魏玉玲;;影响档案行政执法法律效力因素探析[A];2002年档案学术论文集[C];200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周伦;对案外人妨害执行标的的行为法院依法采取什么措施[N];甘肃法制报;2005年

2 ;对处罚出租、承租营业执照行为法律适用问题的探讨[N];中国工商报;2004年

3 王惠玲;从本案看“揭穿公司面纱”制度[N];人民法院报;2003年

4 虞政平;质疑“公司人格否认”之说[N];人民法院报;2003年

5 江西师范大学法学院 李裴裴 江西省泰和县人民法院 曾斌;完善公司法人人格否认制度的四点建议[N];检察日报;2011年

6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 博士生导师 莫于川;行政程序约束:行政指导行为法治化的理性选择[N];法制日报;2003年

7 记者 葛素红;保障妇女权益 法律存在技术缺陷[N];新华每日电讯;2003年

8 江西省武宁县人民法院 邹子路 周君;公司法第二十条和第六十四条的关系[N];人民法院报;2009年

9 肖毅敏 沈毅恒;对与公司解散有关的法律问题研究[N];法制日报;2003年

10 孙英;一汽大众的第一个100万辆[N];华夏时报;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英英;宝丰公司诉智信公司法人人格否认案的分析[D];兰州大学;2011年

2 赵建红;论公司人格否认制度[D];中国政法大学;2003年

3 梁欣华;日本法上的公司人格否认制度[D];吉林大学;2010年

4 温从军;《公司人格否认制度的类型化及实证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5 王树玲;论公司设立瑕疵及救济途径的完善[D];中国政法大学;2011年

6 陈志扬;公司法人人格否认制度之实务研究[D];复旦大学;2008年

7 惠蕙;我国公司法人格否认制度研究[D];华东政法学院;2005年

8 方勇男;试论我国公司人格否认制度的确立[D];延边大学;2005年

9 胡传佳;商主体基本问题研究[D];山东大学;2009年

10 周愉;论公司人格否认原则[D];湘潭大学;2002年



本文编号:238633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gongsifalunwen/238633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9a3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