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公司法论文 >

浅论“揭开公司面纱”制度

发布时间:2019-10-28 21:29
【摘要】:公司独立人格和股东有限责任是构建现代公司法律制度的两大基石,这两者相结合所形成的现代公司制度从产生的那一天起,就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强力催化剂,推动着社会文明走向灿烂的现在与将来。但有限责任制度在刺激投资者积极性、降低投资风险的同时,由于公司制度本身缺乏实现其原本应该得到贯彻的公平、正义的社会伦理价值目标的有力措施,为投资者滥用有限责任权利、违背公司独立人格制度打开了方便之门,极大地损害了债权人群体的利益或社会公共利益。英美法首创的“揭开公司面纱”制度,作为公司独立人格和股东有限责任之例外,正是为了追求公平、正义,维护社会利益,防止公司法人独立人格、股东有限责任的滥用而确立的。 第一部分“法人人格制度”。本部分分为公司法人格制度的历史发展、公司法人格制度的价值目标二个部分,主要阐述了法人制度的历史发展轨迹,引出了法人、法人人格、公司法人人格等概念,并进一步阐述了公司法人制度的经济效率目标、内含的公平、正义的价值目标。这一部分的写作目的主要是为了引出“揭开公司面纱”制度,为了切入论文主题打下铺垫。 第二部分“揭开公司面纱”制度的一般理论。这一部分首先分析了公司法人制度在现实中出现变异的原因,紧接着引出“揭开公司面纱”的含义、称谓、法理基础、特征、适用要件,对“揭开公司面纱”规则的内容进行详细地阐述;然后对目前普遍的被揭开公司面纱的四种场合做了简单的介绍,从而使“揭开公司面纱”从抽象转向具体;最后,对合同之债与侵权之债对“揭开公司面纱”适用的影响、反向揭开、一人公司等三个小专题进行了论述。 第三部分“我国‘揭开公司面纱’制度的适用”。这一部分首先指出我国现实中存在严重滥用公司法人独立人格和股东有限责任权利现象,适用“揭开公司面纱”以净化社会、经济环境已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然后分析了我国2005年新《公司法》之前类似于“揭开公司面纱”的立法,指出之前的立法与“揭开公司面纱”存在本质的不同,应该将两者进行严格的区分,否则不利于“揭开公司面纱”制度的贯彻实施;同时对2005年新《公司法》关于“揭开公司面纱”制度的立法进行了评析,认为该立法还存在不足之处;最后,对目前适用“揭开公司面纱”制度的司法实践进行了总结,认为存在公司法人格绝对化、消极适用、滥用“揭开公司面纱”等三种现象,并对其成因进行简单的分析。 第四部分“完善我国‘揭开公司面纱’制度的建议”。根据我国适用“揭开公司面纱”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在立法、司法解释、举证责任、个人信用、转变观念、发挥最高院的指导作用、提高法官理论与道德素养等七个方面完善“揭开公司面纱”制度的建议。 结语。引用韩国学者郑灿亨的一句话,对“揭开公司面纱”的精神实质做一个总结,对本文主题再做一次回应。
【学位授予单位】:西南政法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0
【分类号】:D922.291.9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赵燕;;各国公司人格否认制度比较与在我国的发展[J];金卡工程(经济与法);2010年01期

2 张鑫伟;徐蕾;;浅议“揭开公司面纱原则”在全资子公司中的运用[J];金卡工程(经济与法);2010年03期

3 陈真真;;对“揭开公司面纱”的逆向思考——兼论股东签订的合同对一人公司的效力[J];企业导报;2010年06期

4 柳龙超;;公司注销中清算赔偿责任的司法审查[J];人民司法;2010年02期

5 黄文静;;浅议跨国公司的“揭开公司面纱”法理[J];新疆石油教育学院学报;2010年03期

6 马tD;;论公司法中的揭开公司面纱制度[J];辽宁经济;2009年01期

7 石钟旭;;“揭开公司面纱”原则的适用及其建议[J];消费导刊;2009年08期

8 宋尚华;;揭开公司面纱规则的法律属性——兼议公司法第二十条第三款[J];理论界;2009年05期

9 任自力;孙新强;;揭开“公司法人格否认”之面纱[J];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2009年04期

10 叶林;宋尚华;;解读《公司法》第二十条第三款[J];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2009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9条

1 汪金超;;浅析公司法人格否认制度[A];当代法学论坛(二○一○年第2辑)[C];2010年

2 阎华伟;;公司法人人格否认制度的完善[A];当代法学论坛(二○一○年第1辑)[C];2010年

3 邓露茸;;从一个真实案例看公司人格否认制度在实践中的应用[A];中华全国律师协会公司法专业委员会2009年年会论文集[C];2009年

4 雷兴虎;刘斌;;强化公司社会责任与公司法人格否认制度的完善[A];全球化趋势中企业的跨国发展战略与社会责任(下)[C];2007年

5 朱现领;;论公司法人人格独立与人格否认[A];规划·规范·规则——第六届中国律师论坛优秀论文集[C];2006年

6 王佐发;;揭开公司面纱的经济学分析[A];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集[C];2006年

7 宋一欣;赵雪莲;;简论权益融资的法律规范[A];中国商法年刊第三卷(2003)[C];2003年

8 许海峰;;试论母子公司关联交易的公司法规制之完善[A];中华全国律师协会经济专业委员会2002年年会论文集[C];2002年

9 沈云如;刘素芳;;论跨国公司母公司对子公司的债务责任——兼谈“揭开公司面纱”理论[A];中华全国律师协会经济业务委员会2001年年会论文集[C];200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郭志明;股东滥用独立法人地位吃官司[N];中国企业报;2010年

2 桑本谦;“否定公司法人资格”的说法是个误会[N];中国社会科学院报;2009年

3 江苏省苏州市虎丘区人民法院 张新阶;执行中“揭开公司面纱”制度的完善[N];人民法院报;2009年

4 上海市金山区人民法院 崔胜东;揭开公司面纱规则在民事执行中的适用[N];人民法院报;2008年

5 江苏省邳州市人民法院 李晓东;公司借款不还 能否要求股东承担连带责任[N];人民法院报;2008年

6 管若愚;“法人人格”也要有否认制度[N];中国改革报;2008年

7 吴晓锋邋本报实习生 王峰;最高法院首度从程序上揭开公司面纱[N];法制日报;2008年

8 魏宝容;一人有限责任公司之“法人人格”否认制度的完善[N];中国现代企业报;2008年

9 袁杜娟;美国《反海外腐败法》从源头遏制商业贿赂[N];国际商报;2007年

10 田兆余;一人公司犯罪主体及其司法认定[N];检察日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黄挽澜;公司并购中的关联交易监管制度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2 朱晓燕;论我国破产企业环境法律责任制度的设立[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3 杨泰和;中国上市公司关联交易的法律规制[D];中国政法大学;2006年

4 马军;关联企业治理中的责任机制研究[D];天津大学;2006年

5 薄守省;债务欺诈研究[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艳;公司债权人利益法律保障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2 陈锦屏;公司法人格否认制度的适用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3 宫国平;公司并购中债权人利益的保护[D];吉林大学;2010年

4 吴丽秋;我国公司法人格否认制度探讨[D];吉林大学;2010年

5 张园园;跨国公司母公司对子公司的责任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0年

6 何弦;“深石原则”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7 陈渊;我国公司法人人格否认制度研究与完善[D];兰州大学;2010年

8 杨涛;公司法人人格否认适用探析[D];兰州大学;2010年

9 谭静琦;关联公司破产时债权人利益法律保护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10年

10 赵一默;公司人格否认的理性边界[D];中国政法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255321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gongsifalunwen/255321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e3d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