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义股东法律问题探析
发布时间:2017-03-26 21:06
本文关键词:名义股东法律问题探析,,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随着中国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股东在公司的经营过程中起着越来越重要且不可替代的作用。投资者取得股东地位的标示即是具有股东资格,而只有具有股东资格,股东才可以行使股东权利和履行股东义务,这也是取得股东地位的基础。然而当公司股东名册公示出来的股东不是实际投资者,并且实际投资人并没有实际行使股东权利和履行股东义务,那么此时,所谓的名义股东问题便由此而产生。虽然《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若干问题的规定(三)》通过法条规定了名义股东和实际投资人发生纠纷时的实际解决方案,然而,日益复杂的名义股东问题所涉及的主体越来越多,立法上的不足导致关于名义股东的争端越来越激烈。 本文的写作目的即是在探讨我国名义股东问题产生缘由的基础上,分析名义股东问题发生时名义股东资格认定的依据并提出立法建议以期在理论和实践中对我国名义股东问题进行一定程度的梳理和规范。具体而言,第一章介绍了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阐述了自己的研究思路。第二章是概念梳理部分,从名义股东的概念、法律特征及与名义股东相关的概念比较分析。第三章阐述了名义股东产生的根源,分别从我国的政治、经济、法律、文化等多方因素对其产生的根源进行深入剖析。第四章梳理了国外的先进立法,比较了成为公司股东所应具备的各种要件的证明效力并评析了理论界的形式要件说、实质要件说和内外区别说三种代表观点,同时分析并运用法经济学理论视角从现实之名义股东现象出发解读其背后的法理。第五章阐述了《公司法司法解释(三)》的立法缺陷,进而提出对名义股东问题立法的完善建议,以期对指导我国司法实践起到一定的参考作用。最后结语部分总结了本文内容并提出了研究展望。
【关键词】:名义股东 股东资格 隐名投资
【学位授予单位】:北京化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D922.291.91
【目录】:
- 学位论文数据集3-4
- 摘要4-6
- ABSTRACT6-13
- 第一章 绪论13-17
-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13-14
- 1.1.1 研究背景13
- 1.1.2 研究意义13-14
- 1.2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14-15
- 1.2.1 研究内容14
- 1.2.2 研究方法14-15
- 1.3 研究创新之处15-17
- 1.3.1 梳理概念、运用比较法减少理论混乱15
- 1.3.2 着眼整体,强化研究的现实意义15-17
- 第二章 名义股东概念之总结梳理17-23
- 2.1. 名义股东的概念17-18
- 2.2 名义股东的法律特征18
- 2.3 名义股东相关概念比较18-22
- 2.3.1 名义股东与隐名股东的比较探析18-20
- 2.3.2 名义股东与虚假出资的比较探析20-21
- 2.3.3 名义股东和抽逃出资的比较探析21
- 2.3.4 名义股东和空股股东的比较探析21-22
- 2.4 本章小结22-23
- 第三章 名义股东问题之追根溯源23-29
- 3.1 政治原因23-24
- 3.1.1 出于对投资主体的限制23-24
- 3.1.2 “人治高于法治”思维的产物24
- 3.2 经济原因24-25
- 3.2.1 经济体制内的改革遗留问题24-25
- 3.2.2 扶持弱势群体或鼓励部分人先富的条件支持25
- 3.3 法律原因25-26
- 3.3.1 合理避开《公司法》中对股东人数的规定25-26
- 3.3.2 规避各部门法律对营利主体的限制26
- 3.4 文化原因26-27
- 3.4.1 我国公民法治观念的淡薄26
- 3.4.2 贫富悬殊催生的仇富心理26-27
- 3.5 本章小结27-29
- 第四章 名义股东问题之法理解析29-37
- 4.1 名义股东资格认定之检讨29-31
- 4.1.1 名义股东资格认定学说总结29-30
- 4.1.2 名义股东资格确认分析30-31
- 4.2 域外名义股东的规范与学说31-33
- 4.2.1 欧美国家关于名义股东的相关法理渊源32
- 4.2.2 日韩国家关于名义股东的相关法理渊源32-33
- 4.3 从法与经济学的角度解析名义股东问题33-35
- 4.3.1 名义股东问题法经济学分析的理论尝试33-34
- 4.3.2 名义股东纠纷处理程序过程中的法经济学分析34-35
- 4.4 本章小结35-37
- 第五章 关于名义股东的立法建言与司法建议37-45
- 5.1 我国关于名义股东问题的立法现状37-40
- 5.1.1 《公司法司法解释(三)》中关于名义股东的规定37-39
- 5.1.2 《公司法司法解释(三)》关于名义股东规定存在的不足39-40
- 5.2 国外解决名义股东问题的法律参考40-41
- 5.2.1 欧美国家完善的信托制度之考察40-41
- 5.2.2 欧美国家完善的投资法律之考察41
- 5.3 对我国名义股东立法完善的建议41-44
- 5.3.1 完善我国的一人公司制度41-42
- 5.3.2 完善我国的信托法律制度42-43
- 5.3.3 完善我国的投资法律制度43
- 5.3.4 加快《官员财产公开法》的颁布43-44
- 5.4 本章小结44-45
- 结语45-47
- 参考文献47-49
- 致谢49-51
- 作者和导师简介51-52
- 附件52-53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虞政平;股东资格的法律确认[J];法律适用;2003年08期
2 杜军;;试析股东资格的认定[J];法律适用;2010年05期
3 程美瑛;;论有限责任公司股权转让的效力[J];法制与社会;2009年08期
4 伍俊斌;;当代中国有限政府建构的必要性分析[J];理论界;2010年08期
5 伍俊斌;;从全能政府走向有限政府[J];企业导报;2009年11期
6 伍俊斌;;中国传统政治文化分析[J];社会科学论坛;2011年04期
7 盖俊山;;股东瑕疵出资的民事法律责任[J];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年S1期
8 伍俊斌;;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现代化的范式转换[J];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2期
本文关键词:名义股东法律问题探析,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6936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gongsifalunwen/2693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