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债权人利益保护研究
发布时间:2017-04-11 19:16
本文关键词:公司债权人利益保护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2014年3月1日我国《公司法》再一次进行了改革创新,尤其是对公司注册资本制度进行了大规模的革新,彻底颠覆了原《公司法》中传统的法定资本制度的规定:取消了最低注册资本要求、将实缴登记制度改为认缴登记制度、取消了验资制度等等,这些改革措施一方面带来设立公司的便利条件,激发创业的积极性,同时将极大地增加债权人在选择交易公司、借贷公司以及相应受偿时的风险,也将对我国债权人利益保护的相关机制提出巨大挑战。 从2012年在深圳、上海、珠海等地开展商事登记制度改革试点工作来看,经过一年多来认缴登记制度试用的情况分析可得知,在市场经济参与主体数量猛增的同时,滋生了相当多数量的“空壳公司”和“皮包公司”,对交易安全的保障、交易风险的识别等产生很多隐患。此外,结合目前我国债权人保护机制尚存在诸多问题,最为凸显的问题主要表现在:缺乏完善的信息披露制度和相应的责任追究机制、尚未建立全面的公司和个人的信用体系、进一步明确董事信义义务、法人人格否认制度适用的情形和方式等,这一系列问题在新的资本制度环境下,都需要社会各个方面共同参与、共同完善。 文章中针对资本制度的改革还提出了需要继续改进和完善的想法和建议,譬如进一步取消对公司出资形式的立法限制、对公司股票折价发行的限制和对公司回购股份的禁止性规定。对于一直以来信用评级制度的缺陷也提出完善措施,同时提出想要切实有效地保护债权人利益,首要因素是必须提高公司内部人员的素质和管理,以防控的方式阻断由于公司内部问题而发生侵害债权人利益行为的发生。新修订的《公司法》一经出台,全国人大也迅速对刑法中的个别条款作了解释,足以彰显公司法修改的影响之大。结合新的《公司法》相关制度、现存的司法解释以及相关制度规定,提出“抽逃出资”这一概念的不合理性并提出”侵占公司资本罪”的概念,除此之外,明确提出在认缴资本制下虚报注册资本、虚假出资、抽逃出资行为仍然是违法行为。同时对市场经济秩序提出了制度建议,面对当下提倡公司自由自治的市场环境,没有了以前政府对公司设立和交易的强制性规定和约束,在一时间制度性缺失的环境下应当建立理性债权人教育制度,引导债权人增强信息识别能力和自我保护意识。对公司的准入机制和退出机制也提出了完善的建议,加强对设立公司后事中和事后的监督管理制度,,进而为商事主体提供更安全的交易机会。 资本制度的变革几乎让整部《公司法》的规定都发生了或大或小的变革,除此之外,对刑法、民法、行政法以及其他相关制度规章中关于对公司债权人的保护的制度等也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因此,结合新的资本制度环境并分析,不论是从《公司法》角度或者从其他相关法律法规的角度,文章中对与债权人利益有关的、尚不完善的制度进行改进分析和可行性建议,期望能更加完善新制度环境下对公司债权人利益的保护。
【关键词】:资本制度改革 债权人利益 保护体系 制度构建
【学位授予单位】:山西财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D922.291.91
【目录】:
- 摘要6-8
- ABSTRACT8-13
- 第1章 引言13-20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13
-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13-17
- 1.2.1 国内研究现状13-15
- 1.2.2 国外研究现状15-16
- 1.2.3 对国内外研究现状的评价16-17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17-18
- 1.3.1 对比分析的方法17
- 1.3.2 文献研究方法17-18
- 1.4 主要工作和创新18
- 1.5 论文的基本结构18-20
- 第2章 公司债权人利益保护和注册资本制度的关联性分析20-23
- 2.1 公司资本制度的基础理论20
- 2.2 公司债权人利益保护的必要性20-21
- 2.3 公司资本制度对债权人利益提供的保护21-22
- 2.4 小结22-23
- 第3章 新《公司法》注册资本制度对公司债权人利益保护的影响23-33
- 3.1 取消最低注册资本要求对债权人利益保护的影响24-26
- 3.1.1 增加债权人选择交易公司的风险24
- 3.1.2 增加债权人受偿的风险24-26
- 3.2 认缴登记制度对债权人利益保护的影响26-27
- 3.2.1 存在随意申报注册的风险26-27
- 3.2.2 认缴资本制增加了公司债权人的交易风险27
- 3.2.3 可能导致企业信用制度暂时缺失的风险27
- 3.3 取消验资制度和公司年检制度对债权人利益保护的影响27-30
- 3.3.1 验资制度的存废27-29
- 3.3.2 年检制度的更替29-30
- 3.4 公司法人人格否认制度对债权人利益保护的影响30-31
- 3.5 小结31-33
- 第4章 新资本制度下《公司法》中债权人利益保护相关制度的改进分析33-43
- 4.1 公司资本制度的重构33-37
- 4.1.1 充分激活资本自治33-34
- 4.1.2 资本制度的完善34-36
- 4.1.3 合理利用信用评级制度36-37
- 4.2 信息披露规则的改进37-39
- 4.2.1 信息披露功能对债权人保护的意义38
- 4.2.2 新制度下信息披露制度的完善38-39
- 4.3 责任规制的改进39-41
- 4.3.1 高管责任的完善对债权人保护的效益分析39-40
- 4.3.2 股东责任的完善对债权人保护的效益分析40-41
- 4.4 小结41-43
- 第5章 其他法律法规配套措施的可行性建议43-53
- 5.1 公法方面的措施43-45
- 5.1.1 有关刑事违法行为的分析43-45
- 5.1.2 有关行政监管行为的分析45
- 5.2 私法方面的措施45-48
- 5.3 其他相关制度的可行性建议48-52
- 5.3.1 通过工商登记制度完善市场准入机制48-49
- 5.3.2 通过工商登记完善公司市场退出机制49-50
- 5.3.3 完善公司信用体系制度50
- 5.3.4 明确划分出资履行的举证责任50-51
- 5.3.5 加强债权人介入公司治理的制度51
- 5.3.6 建立理性债权人教育制度51-52
- 5.4 小结52-53
- 结论和展望53-54
- 参考文献54-58
- 致谢58-59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59-60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郑谷晨;;公司债权人契约性权力的生成机理及其正当性说明——以公司债权人的自我救济为导向[J];研究生法学;2008年05期
2 傅穹;;分期缴纳规则下的公司诉讼[J];当代法学;2008年04期
3 张保华;;资本维持原则解析——以“维持”的误读与澄清为视角[J];法治研究;2012年04期
4 袁小明;;我国注册资本登记监管制度解析[J];中国工商管理研究;2009年10期
5 郑宝明;姚清水;彭文伟;;试论公司注册资本制度的改革与完善[J];中国工商管理研究;2013年01期
6 徐潇;;基于法经济学的公司债权人利益保护[J];法制博览(中旬刊);2013年03期
7 孙佳颖;;从商事登记制度的起源透视其法律性质[J];中国工商管理研究;2013年03期
8 甘培忠;周游;;注册资本认缴登记之语义释疑及制度解构[J];中国工商管理研究;2013年05期
9 刘光波;;论公司非股东利益相关者的法律保护机制——以债权人权益保护为例[J];甘肃金融;2013年10期
10 卢建平;;公司注册门槛降低对刑法的挑战——兼论市场经济格局中的刑法谦抑[J];法治研究;2014年01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耿得科;征信体制建设及其对金融的影响[D];浙江大学;2012年
本文关键词:公司债权人利益保护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9979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gongsifalunwen/2997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