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公司法论文 >

我国类别股法律制度研究

发布时间:2017-04-11 20:27

  本文关键词:我国类别股法律制度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类别股制度在国外很多国家公司法中都有规定,因为它在活跃资本市场、满足投资者不同风险偏好、构建灵活的股权结构等各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及意义。然而我国的《公司法》基本没有关于类别股制度的规定,理论上的探讨也不是很多,实践中发行类别股制度的情况更是非常少见。因此,我国有必要在公司法中确立类别股制度,为类别股制度在我国的实施创造良好的法律环境。本文首先介绍了类别股的内涵界定及制度功能。类别股指的是在利润分配、剩余财产分配、表决权、董事选任等方面存在不同的权利义务内容,股权内容相同则是同一类别股,股权内容不同则是不同类别股。与普通股相比,股权内容有所增加或减少。类别股具有重要的制度功能,对公司而言,扩展了公司筹集资本的渠道,可以防范敌意收购。对股东而言,满足不投风险偏好投资者的投资需求。对类别股的基本内容做了一个简单介绍之后,分析了类别股制度的法理基础。就类别股的性质而言,类别股制度应当在不违反民法的强制性规定范围之内,公司才享有自治权。就类别股和股份平等原则之间的关系而言,股份平等原则并不仅仅针对同类别的股份,而是针对公司发行的所有股份,股份平等原则的内容包含类别股制度。就类别股与公司章程自治的关系而言,类别股制度属于应当记载在公司章程中的事项,所以,公司法应当授权公司章程有权在公司法规定的类别股的范围内,根据公司的实际情况来选择发行哪种类型的类别股。类别股的转让和变更是我国引入类别股制度的重要内容,类别股股东通过转让股份退出公司,但是类别股的转让需要遵循法定的程序和原则,不得影响公司的正常运转和发展。类别股的变更极易使类别股股东处于不利地位,造成股东之间的不公平,因此类别权的变更也需要遵循法定的程序。最后介绍了国外主要发达国家类别股的立法实践,为我国类别股的立法提供借鉴。在此基础上论述了国外关于类别股的两种立法模式,一是英美法系的自由立法模式,一是大陆法系的法定立法模式。鉴于我国还处在类别股立法的初期,市场也不是很成熟,所以建议我国还是采用大陆法系的法定立法模式。最后探讨我国类别股的种类及内容的具体,笔者主要从类别股的一般规定和特殊规定两个方面来进行制度设计,并构建与完善相应的配套措施。
【关键词】:类别股制度 表决权股 优先股 转换股 偿还股 董事选任股
【学位授予单位】:安徽财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D922.291.91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10
  • 导言10-15
  • 一、选题背景及意义10-11
  • 二、文献综述11-12
  • 三、研究思路及方法12-13
  • 四、论文结构安排13-15
  • 第一章 类别股的内涵界定、分类及制度功能15-21
  • 第一节 类别股的内涵界定15-16
  • 一、类别股的定义15-16
  • 二、类别股的相关概念16
  • 第二节 类别股的分类16-19
  • 一、利润分配与剩余财产分配股16-17
  • 二、表决权股17
  • 三、偿还股17-18
  • 四、转换股18
  • 五、董事选任股18
  • 六、类别股分类之我见18-19
  • 第三节 类别股的制度功能19-21
  • 一、扩展公司筹集资本渠道19
  • 二、满足不同投资者需求19-20
  • 三、有效防范敌意收购20
  • 四、保护中小股东权益20-21
  • 第二章 类别股的法理依据21-27
  • 第一节 类别股:法定或约定21-23
  • 一、类别股有限的自由约定21-22
  • 二、类别股立法遵循的基本原则22-23
  • 第二节 类别股与股份平等原则23-25
  • 一、股份平等原则适用于类别股份制度23-24
  • 二、类别股创设准则24-25
  • 第三节 类别股份制度与公司章程自治25-27
  • 一、类别股制度以公司章程自治为基础25-26
  • 二、防范章程自治的消极作用26-27
  • 第三章 类别股的转让27-35
  • 第一节 类别股的一般转让27-30
  • 一、类别股的内部转让27-28
  • 二、各类别股之间及类别股与普通股之间的限制转让28-29
  • 三、类别股的外部转让29-30
  • 第二节 类别股的特殊转让30-31
  • 一、类别股的强制执行30-31
  • 二、类别股的继承31
  • 第三节 类别股转让的优先购买权制度31-35
  • 一、优先购买权制度在类别股制度中的价值32-33
  • 二、类别股转让的优先购买权规则33-35
  • 第四章 类别股的变更35-41
  • 第一节 类别权概述35-37
  • 一、类别权的概念和特点35-36
  • 二、类别权变更的意义36-37
  • 第二节 类别股变更的法理依据37-38
  • 一、从契约角度解释类别股变更的法理依据37
  • 二、从分社团的角度解释类别股变更的法理依据37-38
  • 三、类别股变更的程序法价值38
  • 第三节 类别股变更的范围及程序38-41
  • 一、类别股变更的范围38-39
  • 二、类别股变更的程序39-41
  • 第五章 国外公司法中类别股制度的立法实践41-50
  • 第一节 美国和英国类别股的制度规则41-46
  • 一、美国41-44
  • 二、英国44-46
  • 第二节 日本和韩国类别股的制度规则46-50
  • 一、日本46-47
  • 二、韩国47-50
  • 第六章 我国类别股制度的构建50-62
  • 第一节 类别股立法模式简述及相关与启示50-53
  • 一、英美法系的自由立法模式50-51
  • 二、大陆法系的法定立法模式51
  • 三、评述两种立法模式51-52
  • 四、我国类别股立法模式的选择52-53
  • 第二节 我国类别股的种类及内容的具体设计53-59
  • 一、类别股的一般规定53-55
  • 二、对不同类别股的特殊规定55-59
  • 第三节 类别股股东的保护措施59-62
  • 一、充分发挥公司章程的作用60
  • 二、配套机制的跟进60-62
  • 结语62-63
  • 参考文献63-66
  •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66-67
  • 致谢67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雏;;浅议类别股份制度[J];法制与社会;2015年04期

2 王东敏;;公司法资本制度修改对几类民商事案件的影响[J];人民司法;2014年05期

3 王东光;;类别股份法理研究[J];科学经济社会;2013年03期

4 葛伟军;;论类别股和类别权[J];商事法论集;2012年01期

5 常健;;论公司章程的功能及其发展趋势[J];法学家;2011年02期

6 葛伟军;;论类别股和类别权:基于平衡股东利益的角度[J];证券法苑;2010年02期

7 任尔昕;;关于我国设置公司种类股的思考[J];中国法学;2010年06期

8 朱庆;;股权变动模式的再梳理[J];法学杂志;2009年12期

9 高永周;;论股东平等与股份平等的背离与回归[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2009年01期

10 雷杰峰;;有限责任公司股东股份转让问题研究[J];法制与社会;2008年16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李海燕;建立我国类别股制度的构思[D];吉林大学;201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白云;论我国类别股份制度的不足与完善[D];中国政法大学;2011年


  本文关键词:我国类别股法律制度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9992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gongsifalunwen/29992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b04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