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章程自治研究
本文关键词:公司章程自治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本文运用了历史分析的方法与比较分析的方法,围绕公司章程自治这一中心论题进行论述,本文阐释了公司章程自治的含义,梳理了公司章程自治理念的历史发展脉络,着重剖析了在我国公司章程自治理念遭遇困境的深层次原因。论述了公司法的公法与私法之争、强行法与任意法之争,提出了划分公司章程自治范围的标准。分析了实证法上公司章程自治理念的应用。本文阐述了公司章程自治在新形势下所面临的挑战,以及对这些挑战的回应。论文共分为三个部分,导论、正文与结论。正文共分七章。 导论部分主要介绍本文的选题目的、写作方法与文章布局。 第一章明确指出公司章程是意思自治的载体,是私法自治原则在公司法上的体现。阐释了公司章程自治理念的基本含义,力图搭建一个讨论的理论平台。本章中区分了“自治”、“自由”与“自愿”的含义,分析了私法自治的前提,解剖了公司章程自治与第三人干预的关系。明确提出了公司章程自治的实质是股东个人自治的观点。并多层次解读了公司章程自治的内涵,对公司章程的意思自治、公司章程的形式自治以及公司章程的内容自治作了详细的解说。本文就是在这一概念基础之上对公司章程自治进行研究的。 第二章阐述了公司章程自治理念的历史发展脉络,介绍了公司由自由设立主义到特许设立主义再到准则设立主义的历史进路,并反映了公司章程由国家权力的附属转变为当事人意思自治的载体的过程。从对公司章程自治与自由主义、公司章程自治与市场经济、公司章程自治与民主政治、公司章程自治与公司契约理论这四对互动的关系中,解析了确立公司章程自治理念的重要性与必要性。本章还描述了公司章程自治在实证法上逐步确立的过程。 第三章介绍了在我国公司章程形同虚设、千篇一律的现实状况,并着重分析了公司章程自治理念在我国遭遇尴尬困境的深层次原因。指出国家主义是造成公司章程自治理念缺失的根本原因。国家主义表现为文化传统上欠缺私权观念,奉行礼法文化和集体主义;经济上长期奉行计划经济;制度沿革上将公司视为原国有企业的翻版;将公司法看作是国有企业解困的工具等等,不一而足。这些因素使得公司章程自治理念很难在我国深入人心。 第四章对公司法的公法与私法之争、强行法与任意法之争作了全面的分析与介绍。通过对公司章程性质的深入分析,以及对公司法性质的解读,阐释公司章程与公司法的关系,从而指出公司章程自治的边界,并相应提出应细化划分公司章程自治界限的标准的观点。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政法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5
【分类号】:D912.29
【目录】:
- 导论:重与轻的悖论——说不尽的公司章程自治理念12-18
- 一、轻如鸿毛的公司章程12
- 二、厚重的公司章程自治理念12-13
- 三、选题目的13-15
- 四、研究方法15-18
- 第一章 问题的提出——公司章程自治的含义18-38
- 第一节 公司章程自治的内容18-24
- 一、订立公司章程的自由18-19
- 二、修改公司章程的自由19-21
- 三、公司章程的内容自由21-22
- 四、公司章程自治应否包含章程形式自由的探讨22-24
- 第二节 公司章程自治的实质解析24-38
- 一、公司章程自治与私法自治——公司章程自治是私法自治在公司法上的体现25-27
- 二、公司章程自治与公司自治——公司章程是公司自治的载体27-32
- 三、公司章程自治与股东自治——股东自治是公司章程自治的内核32-35
- 四、公司章程自治与第三人干预——公司章程自治排斥第三人干预35-38
- 第二章 公司章程自治的历史脉络考察38-61
- 第一节 公司章程自治的历史发展38-43
- 一、前公司时期38-40
- 二、特许设立时期40-42
- 三、准则主义时期42-43
- 第二节 公司章程自治产生的土壤43-53
- 一、自由主义——公司章程自治的人文支撑43-45
- 二、市场经济——公司章程自治的经济根源45-48
- 三、民主政治——公司章程自治的政治基础48-50
- 四、公司契约理论——公司章程自治的法学依据50-53
- 第三节 管制与自治之间的徘徊——公司章程自治理念的境外实证法考察53-61
- 一、台湾53
- 二、韩国53-54
- 三、德国54-55
- 四、法国55-57
- 五、英国57-58
- 六、美国58-61
- 第三章 国家主义的倾向——公司章程自治的缺失61-81
- 第一节 公司章程自治缺失的一般原因——政府干预经济61-64
- 一、政府干预经济的原因61-63
- 二、政府干预经济的主要手段——强制性规范63-64
- 第二节 公司章程自治理念在我国缺失的原因——国家主义倾向64-81
- 一、千人一面的公司——公司章程自治理念在我国遭遇的困境65-66
- 二、国家主义倾向——公司章程自治在我国遭遇困境的原因66-81
- 第四章 公司章程自治的边界81-103
- 第一节 公司法性质的解读81-89
- 一、公司法的公法与私法之争81-83
- 二、公司法的强制法与任意法之争83-89
- 第二节 公司章程性质的解读89-98
- 一、公司章程性质的一般认识89-90
- 二、公司章程的自治法性90-98
- 第三节 划分公司章程自治界限的标准98-103
- 一、公司内部的自治范围宽于公司外部的自治范围98-99
- 二、有限责任公司的自治范围宽于股份有限公司的自治范围99-100
- 三、公司章程的订立自由宽于公司章程的修改自由100-103
- 第五章 公司章程自治理念的实证法探讨——公司章程自治理念的运用103-117
- 第一节 公司治理结构103-108
- 一、公司法定代表人制103-107
- 二、经理职权法定107-108
- 第二节 有限责任公司股份转让108-113
- 一、实证法考察109-111
- 二、制度分析111-113
- 三、立法建议113
- 第三节 公司的利润分配113-117
- 一、实证法考察113-114
- 二、强制公司分配制度之弊端分析114-115
- 三、立法建议115-117
- 第六章 公司章程自治理念所面临的挑战117-135
- 第一节 公司章程自治理念在实证法上遭遇的困境117-124
- 一、作为公司自治载体的公司章程受到的冲击117-123
- 二、对公司监管的增强123-124
- 第二节 社会思潮对公司章程自治理念的挑战124-128
- 一、个人本位到社会本位124-125
- 二、私法的公法化125-126
- 三、企业经营的公共化126
- 四、市场失灵论126-128
- 第三节 公司法理论的新发展对公司章程自治的挑战128-135
- 一、公司社会责任理论128-131
- 二、股东会中心主义到董事会中心主义131-135
- 第七章 公司章程自治的未来一对公司章程自治理念挑战的回应135-155
- 第一节 从形式正义到实质正义——对公司章程自治实证法上变化的解读135-140
- 一、公司章程条款的变化135-138
- 二、公司监管的加强138-140
- 第二节 传统民商法理念的回归——社会思潮对公司章程自治影响的解读140-146
- 一、个人本位到社会本位140-141
- 二、私法的公法化141-142
- 三、企业经营的公共化142-143
- 四、市场失灵论143-146
- 第三节 股东主权主义的重申——公司法上的新变化对公司章程自治理念影响的解读146-155
- 一、公司社会责任理论147-151
- 二、股东会到董事会中心主义151-155
- 结论 我国公司法立法的思考155-157
- 一、管制抑或自治——我国公司法的立法价值选择155-156
- 二、南桔北枳的尴尬——我国公司法立法的思考156-157
- 参考文献157-164
【引证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付晨曦;;对我国公司章程法源地位问题的探讨[J];成人高教学刊;2008年06期
2 吴磊磊;陈伟忠;刘敏慧;;公司章程和小股东保护——来自累积投票条款的实证检验[J];金融研究;2011年02期
3 陈伟忠;吴磊磊;;我国公司章程的合意属性:契约、宪章还是自治法?——基于2006-2009年A股公司董事会权限条款的经验研究[J];上海财经大学学报;2011年03期
4 黄丽娟;高晋康;;股权与董事经营权冲突之下的上市公司章程的规范——以美国特拉华州公司法的最新动向为视角[J];社会科学研究;2012年05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刘坤;公司自治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董薇薇;公司自治下的国家强制法律问题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2 张荣华;股东大会和董事会的权力界分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11年
3 张宝婷;公司法中的公司自治与国家强制[D];西南政法大学;2011年
4 徐束湘;论公司章程自治与小股东权利保护[D];西北师范大学;2010年
5 彭飞飞;公司章程“另有规定”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1年
6 王志勇;论公司章程的内容[D];中国政法大学;2006年
7 袁志明;公司章程自治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7年
8 刘薇;公司章程法律问题研究[D];湖南大学;2007年
9 董国华;国家强制与公司自治[D];山东大学;2007年
10 黄兰岚;公司法中的自治与强制[D];华东政法大学;2008年
本文关键词:公司章程自治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1138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gongsifalunwen/3113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