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公司法论文 >

董事勤勉义务理论及实证分析

发布时间:2017-04-20 08:26

  本文关键词:董事勤勉义务理论及实证分析,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我国2005年10月修订的《公司法》首次明确规定董事负有勤勉义务,但相较于忠实义务来说,勤勉义务除了原则性表述外,几乎没有涉及任何具体内容。这不禁引发了一系列疑问:什么是董事勤勉义务?董事勤勉义务产生的理论基础是什么?董事勤勉义务与忠实义务是否为同类义务,两者之间是否有区别?董事需要向公司还是股东、抑或是公司债权人履行勤勉义务?勤勉义务的具体内容有哪些,可否类型化?如何判断董事是否尽到勤勉义务?什么是商业判断规则?它与勤勉义务或勤勉义务的判断有怎样的关系?法院在判决董事勤勉义务纠纷案件时应适用怎样的判断规则和归责原则?这些问题的讨论首先在理论界展开,从“勤勉义务的产生”到“法院司法裁判特点”,再到“董事责任保险制度”均有大量的学术成果。然而学术界的讨论并未形成较为一致的结论,如就“董事应对谁承担勤勉义务”这一议题,一种观点认定董事只应向公司承担勤勉义务,因董事义务源于聘用合同,除公司之外,董事无须向任何其他主体承担勤勉义务,依据此逻辑,学者认为董事违背勤勉义务应承担债务不履行责任,法院亦应适用无过错责任追究董事责任。另一种观点则认为董事不仅应向公司承担勤勉义务,经营权与所有权的分离导致董事在公司治理中的权力过大,若仅对公司承担义务,不利于保护其他利益主体的利益,因此应承认董事对股东、公司债权人等主体承担勤勉义务。同样,持此观点的学者认为当董事违背对公司负有的勤勉义务时,公司可以选择要求董事承担“侵权责任”,或者承担“债务不履行责任”;而当董事违背对股东或债权人负有的勤勉义务时,股东或债权人可要求董事承担“侵权责任”,法院在此类案件判决时应适用过错责任。上述问题的争论目前仍在持续,学者各执一词,董事勤勉义务的研究也似乎进入了死胡同。与理论界的争论相似,司法实践中亦出现了有关董事勤勉义务纠纷的案例,各地、各级法院针对这一问题的判决也呈现出明显的差异,但仍沿用既有的责任追究体系。具体而言,在董事勤勉义务的判断标准上,我国法院存在着“主观标准”和“客观标准”两种判断标准;而在董事违背勤勉义务承担责任的性质上,出现了“侵权责任”和“债务不履行责任”两种观点;在归责原则的问题上,则出现了“无过错责任”与“过错责任”两种归责原则。此外,我国《公司法》虽然并未引入商业判断规则,但本文通过研究司法案例发现,我国已有法院开始引用商业判断规则进行判决,并将其作为董事免责依据。然而值得注意的是,法院仅以1-2个“商业判断规则”前提要素的满足即作为董事免责的依据,显然已脱离商业判断规则的实质。上述问题的出现说明我国法院在董事勤勉义务纠纷的判决上,尚未形成统一的标准,不同地区或不同级别的法院对董事勤勉义务的理解不尽相同,也表明法院对董事勤勉义务纠纷的“自由裁量度”较大。对于董事勤勉义务纠纷的“被告”——董事而言,过宽的判决将会使违背勤勉义务的董事免于被追责,损害公司及其他主体利益,而过严的判决则会加大董事的职业风险,影响公司治理的稳定性,也会导致董事采取过于保守的管理策略以“明哲保身”。对于纠纷的“原告”——利益受损的公司、股东、债权人而言,判决标准的不可预测性将导致他们无所适从,无法对此类案件进行正确预判以保护公司或自身利益,亦可能浪费司法资源。本文分为三大部分,通过梳理既有的理论成果(第一部分重点介绍了董事法律地位、义务来源及分类,第二部分开始重点介绍了董事勤勉义务与注意义务的区分、勤勉义务的判断标准)、分析勤勉义务纠纷案件的司法裁判(本文第二部分针对现有理论争议焦点,汇总截至2015年12月31日北大法宝所有董事勤勉义务案例,分析整体案件的胜诉率、诉讼主体、案件事实,并结合具体的法官说理路径)后认为,董事勤勉义务是董事对特定主体(公司、股东、债权人)的特定义务,并不同于侵权法下的注意义务;在董事勤勉义务内容上,勤勉义务可分为遵守制定法、公司章程、公司内部管理制度和股东会决议的义务、在权限范围内积极履行职责的义务、谨慎行事的义务;在董事勤勉义务的判断标准上,应以“客观标准”——处于相同或相似地位的董事所应具有的注意为基础,同时考虑董事本身具有的知识、经验和技能。作为公司治理的重要环节,董事勤勉义务的设定意在平衡董事、公司、股东及公司债权人等之间的利益关系,同时鼓励董事运用职业技能实现公司等主体利益最大化,也避免董事利用其管理者地位损害公司、股东等主体利益。反观我国当前的立法及司法实践,似乎并未实现上述目的,本文认为当务之急应进行司法解释,明确董事勤勉义务的判断标准、内容及履行对象,同时发布公报案例,统一法院的裁判标准。
【关键词】:董事勤勉义务 归责原则 判断标准 实证研究
【学位授予单位】:华东政法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D922.291.91
【目录】:
  • 摘要2-5
  • Abstract5-10
  • 导言10-15
  • 一、研究意义10-11
  • 二、国内外研究述评11-14
  • (一)概述11-12
  • (二)理论研究现状12-14
  • (三)实证研究现状14
  • 三、研究路径与方法14-15
  • 第一章 董事义务的基本理论15-23
  • 第一节 董事的概念及法律地位15-17
  • 一、董事的概念15
  • 二、董事的法律地位15-17
  • (一)相关学说15-17
  • (二)对相关学说的评述17
  • 第二节 董事义务的来源及类型17-23
  • 一、董事义务的来源17-19
  • 二、董事义务分类19-23
  • (一)董事一元义务说、二元义务说与多元义务说19-20
  • (二)忠实义务与勤勉义务的关系及区分20-23
  • 第二章 董事勤勉义务基本理论及司法实践23-53
  • 第一节 董事勤勉义务概述23-30
  • 一、董事勤勉义务释义23
  • 二、董事勤勉义务与侵权法中的注意义务辨析23-26
  • (一)学术争鸣24-25
  • (二)司法实践25-26
  • 三、董事勤勉义务的内容26-30
  • (一)理论梳理26
  • (二)司法实践中的董事勤勉义务纠纷26-30
  • 第二节 董事对谁负有勤勉义务30-36
  • 一、董事对公司的勤勉义务30
  • 二、董事对股东、债权人的勤勉义务30-36
  • (一)董事对股东、债权人承担责任的理论基础31
  • (二)董事对股东、债权人承担责任的立法实践31-32
  • (三)董事对股东、公司债权人承担责任的司法实践32-36
  • 第三节 董事勤勉义务的判断标准36-43
  • 一、董事勤勉义务的一般判断标准36-39
  • (一)董事勤勉义务的构成要件37-38
  • (二)勤勉义务判断标准的国际实践38-39
  • 二、商业判断规则及司法适用39-43
  • (一)商业判断规则形成及构成要素39-40
  • (二)商业判断规则在我国司法实践中的应用40-43
  • 第四节 董事违反勤勉义务承担责任的归责原则43-53
  • 一、董事因违反勤勉义务承担责任的性质43-46
  • (一)董事违背勤勉义务承担责任性质的相关学说43-45
  • (二)董事违背勤勉义务承担责任性质的司法认定45-46
  • 二、董事违反勤勉义务承担民事责任的归责原则46
  • 三、董事勤勉纠纷中的司法裁量46-53
  • (一)董事勤勉义务纠纷概览46-48
  • (二)司法实践中董事违反勤勉义务的归责原则48-49
  • (三)司法实践中董事勤勉义务案件的举证责任分配49-51
  • (四)案例特别说明——九例违反勤勉义务但无需赔偿的案例51-53
  • 第三章 我国董事勤勉义务体系存在的问题及完善53-56
  • 第一节 我国董事勤勉义务体系存在的问题53-54
  • 第二节 董事勤勉义务责任体系构建54-56
  • 一、董事勤勉义务责任体系构建54
  • 二、董事勤勉义务判断标准54-56
  • 结语56-58
  • 参考文献58-62
  • 发表论文62-63
  • 致谢63-64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刚义;云春霞;;公司高管勤勉义务判断标准研究[J];人力资源管理;2014年05期

2 钱尧;;我国有关董事勤勉义务的立法分析[J];法制与社会;2009年02期

3 殷道飞;;公司董事勤勉义务研究[J];法制与社会;2009年01期

4 卢璐;桂婷婷;;我国公司高管勤勉义务司法化建议[J];商品与质量;2010年SB期

5 王军;;公司经营者忠实和勤勉义务诉讼研究——以14省、直辖市的137件判决书为样本[J];北方法学;2011年04期

6 蒋建湘;喻洁;;公司高管勤勉义务履行之探讨[J];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5期

7 王延军;;董事勤勉义务及判断标准探析[J];今日财富(金融发展与监管);2011年11期

8 于瀚然;;论公司职业经理人的勤勉义务[J];法制与社会;2012年09期

9 卢锋奇;;公司高管勤勉义务及我国实践中若的干问题讨论[J];法制与社会;2013年13期

10 赵彩阳;;论我国董事勤勉义务的界定标准[J];商业时代;2013年31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冯莹 本报通讯员 常鸣;勤勉义务 高管该怎样面对[N];人民法院报;2009年

2 北京市门头沟区法院 王玉珍;高管未尽勤勉义务赔偿公司受损利益[N];北京日报;2009年

3 本报记者 李延生邋通讯员 郑伟;企业高管你“勤勉”吗?[N];中国企业报;2008年

4 李巍 周明;要求辖区公司积极应对金融危机[N];中国证券报;2008年

5 本报记者 冯莹;勤勉与否 分界线在哪里[N];人民法院报;2009年

6 北京市东城区人民法院 樊雪;公司董事违反勤勉义务的责任追究[N];人民法院报;2008年

7 记者 张旭东;证监会就上市公司治理准则征求意见[N];新华每日电讯;2001年

8 本报记者  岳敬飞 袁克成 周,

本文编号:31830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gongsifalunwen/31830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058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