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公司法论文 >

中国法学教育与法律职业衔接问题研究

发布时间:2017-04-20 11:11

  本文关键词:中国法学教育与法律职业衔接问题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中国改革开放大发展的三十年亦是中国法学教育与法律职业繁荣壮大的三十年,在这一黄金时期中国的法律事业无论在质与量上均有翻天覆地的提升,但是伴随着法学院系的大量兴办、法学教育的泡沫式扩张以及法律职业商业主义、工具主义和功利主义的倾向渐浓,中国当下的法学教育正在与法律职业逐渐脱节,不能很好的为新世纪中国全面发展服务,正是基于这个紧迫现实,,本文决定从如何实现中国法科大学生良好职业衔接出发,探寻法学教育与法律职业的良好契合路径,努力构造或尝试若干符合中国国情并具有现实操作性的过渡模式,从而为中国法科大学生顺利平稳就业、真正发挥出法学院应有的价值与功用、推进中国法律运行效果并最终助益中国法治做出若干建设性贡献。 本文于第一章开篇从应然意义上阐述了法学教育与法律职业的正态关系,也以此为全文的探求寻觅制定目标和方向。从法学、哲学、社会、历史的宏远角度依次道出了真正恰当地实现法学教育和法律职业良善衔接和有机过渡的最直接、间接以及终极的意义和价值,为的是让读者真正体会到这个微末的细节所体现的宏远意境。论文的第二章驻足宇内、放眼广观对当今世界主流典型法治国家的过渡衔接模式逐一审视考察,最后从英国、德国、美国、日本以及澳大利亚等国家模式中总结出宝贵规律和核心特点,从而吸取精华、折中损益以便最终充分结合我们中国实际达到马到功成之目的。全文第三章枚举了中国法科大学生三种典型职业去向所体现的法学教育与法律职业衔接现状,从法官、检察官、律师以及公司法务人员不完善的“生产过程”中探寻和排查出法律职业不良衔接背后所存在的不容忽视的法学教育问题,为全文制定了探讨寻找适合我国的衔接过渡模式的重大任务。本文最后一章反思整理中国目前法学教育与法律职业培养非对称性的现状,笔者尝试从法学院功能设置和教学形式内容角度、打造层次分明统一的中国法律职业培养共同体平台角度、具体丰富的工作经验角度提出若干衔接这两大主题的模式或方案,以争取探索出法学教育和法律职业的良好契合,实现良善的综合效果。在论文的结语中,笔者重申实现两大主题顺畅衔接应当成为国家政府、法学院系、法律学子关注的交集,这种法治细节与法治细胞的培养意义深远,这种以最低成本和最不明显变化悄无声息般进行的法治建设必定会为我们整个国家的法治氛围定下最为深沉的主音。
【关键词】:法学教育 法律职业 衔接与过渡 中国法律职业共同体 法治
【学位授予单位】:吉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D90-4
【目录】:
  • 中文摘要4-6
  • Abstract6-9
  • 引言9-12
  • 一、法学教育和法律职业应然关系与契合意义12-19
  • (一)法学教育与法律职业的应然关系12-14
  • (二)法学教育与法律职业的契合意义和价值14-19
  • 二、主流法治国家法学教育与法律职业衔接模式比较19-25
  • (一)主流法治国家三类具体衔接模式19-22
  • (二)各国衔接模式共同趋势22-25
  • 三、中国法科大学生职业衔接存在的问题25-29
  • (一)枚举法科大学生典型职业去向的衔接现状25-27
  • (二)法科大学生职业衔接背后反映的法学教育问题27-29
  • 四、中国法学教育与法律职业衔接的基本设想29-36
  • (一)变革我国法学院系教学板块和机构设置29-32
  • (二)打造层次分明统一的中国法律职业培养平台32-34
  • (三)强调以实际工作经验作为法律工作先决条件34-36
  • 结语36-37
  • 参考文献37-40
  • 作者简介及科研成果40-41
  • 后记41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范愉;;当代中国法律职业化路径选择——一个比较法社会学的研究[J];北方法学;2007年02期

2 贺卫方;认真地对待法律教育(代引言)[J];比较法研究;1996年02期

3 韩赤风;当代德国法学教育及其启示[J];比较法研究;2004年01期

4 黄文艺;法律教育四题[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学院学报;2002年05期

5 霍宪丹;关于构建法律职业共同体的思考[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学院学报;2003年05期

6 霍宪丹;;中国法学教育的反思及定位[J];中国法学教育研究;2006年01期

7 辛崇阳;;日本法学教育制度及其对我国的启示[J];中国法学教育研究;2008年03期

8 胡晓进;;托马斯·杰斐逊与美国早期的法学教育[J];中国法学教育研究;2008年03期

9 屈新;刘建军;;论我校法学教育全面提升的路径[J];中国法学教育研究;2008年04期

10 霍宪丹;法律职业的特征与法学教育的二元结构[J];法律适用(国家法官学院学报);2002年04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黄文艺 吉林大学理论法学研究中心;[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2 张卫平 过程;[N];检察日报;2002年

3 贺卫方(作者系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N];人民法院报;2001年


  本文关键词:中国法学教育与法律职业衔接问题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1853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gongsifalunwen/31853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165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