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务侵占罪与盗窃罪界限研究
发布时间:2017-04-27 03:02
本文关键词:职务侵占罪与盗窃罪界限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升,法律体系逐步完善。1995年我国相关部门颁布并实施了《关于惩治违反公司法的犯罪的决定》,为我国职务侵占罪作出了一个完整的说明,将该罪名独立出来归入“侵犯财产罪”,目的在于打击侵犯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财物所有权的行为。盗窃罪作为一种古老的犯罪,是侵犯财产罪中最重要的犯罪之一,在任何国家都是发案率最高的,其对社会安定、人们安居都造成了极大的危害。职务侵占罪与盗窃罪具有天然的内在联系和共性,以致在司法实践中极易产生混淆,罪与非罪,此罪与彼罪把握无所适从,实务中常因客观方面的认知差异导致不同的处理结果。基于现状,本文拟通过案例对职务侵占罪与盗窃罪界限予以辨析,从而揭开职务侵占罪与盗窃罪的神秘面纱。 全文共分三大部分。 第一部分案例的回顾。通过对案例情节的展现,引出本案争议焦点,案例中潘某的行为构成职务侵占罪还是盗窃罪。职务侵占罪与盗窃罪同属于侵犯财产罪的类别中,,两罪的区分一直以来都是办案中争议的热点问题。进而引发本文从法理和实务两个方面对职务侵占罪和盗窃罪的分析。 第二部分法理分析。通过在法理上分别对职务侵占罪与盗窃罪的犯罪构成进行分析,进而明晰理论上二者的内在联系和犯罪主体、客体、客观方面等外在区别。宏观上的比较分析,我们对两个罪名已经有一定基本辨别能力。但在司法实践中,每个案例都有自身特殊之处,简单的从概念上或者法理上辨别可操作性不强,对某一具体行为定性还是有一定难度的。继续从司法实务出发,多角度分析二者界限,并最终给我们开篇的案例定性。 第三部分实务上界限研究。论述经常困扰我们的窃取型职务侵占行为相对于盗窃行为中,“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与“利用工作上的便利”的区别;讲解被侵犯财物的状况方面主要论述封缄物适用区别说的可行性;认清非法占有目的产生于合法占有之前还是之后对定性的影响及职务侵占与盗窃共同犯罪等并结合实务中具有代表性的案例展开探讨如何区分二罪名。结合前文法理与实务两个方面的深入研究,最终为开篇案例全面剖析。
【关键词】:职务侵占罪 盗窃罪 职务便利 封缄物
【学位授予单位】:黑龙江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D924
【目录】:
- 中文摘要3-5
- Abstract5-9
- 引言9-10
- 一、 案情、判决及争议焦点10-12
- (一) 案情回顾10
- (二) 本案争议的焦点10
- (三) 一审法院审判结果10-12
- 二、 职务侵占罪与盗窃罪的法理分析12-18
- (一) 职务侵占罪的相关分析12-14
- 1、 职务侵占罪的衍生演变12-13
- 2、 职务侵占罪的犯罪构成13-14
- (二) 盗窃罪的相关分析14-16
- (三) 职务侵占罪与盗窃罪的联系与区别16-18
- 1、 职务侵占罪与盗窃罪的联系16
- 2、 职务侵占罪与盗窃罪的区别16-18
- 三、 实践中职务侵占罪与盗窃罪的界限如何掌控及开篇案例的定性18-25
- (一) 实践中职务侵占罪与盗窃罪的界限18-23
- 1、 从“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与“利用工作上的便利”区分18-19
- 2、 从被侵犯财物的状况方面区分19-21
- 3、 区分非法占有目的产生的时间对定性的影响21-22
- 4、 职务侵占与盗窃共同犯罪问题22-23
- (二) 开篇案例的定性分析23-25
- 参考文献25-26
- 致谢26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赵鹏;;职务侵占与盗窃[J];法制与社会;2009年30期
2 王瑜;;浅析盗窃罪与职务侵占罪的联系和区别[J];改革与开放;2009年04期
3 李文华;;盗窃还是职务侵占[J];中国检察官;2007年02期
4 黄晓平;;盗窃罪与职务侵占罪辨析[J];中国检察官;2010年02期
5 刘根娣;;职务侵占罪与盗窃罪若干疑难问题辨析[J];犯罪研究;2010年06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张娇娇;李江职务侵占案的案例分析[D];兰州大学;2011年
2 周小辉;论职务侵占罪与盗窃罪的区分[D];湘潭大学;2008年
3 李红亮;盗窃罪的实践展开[D];西南政法大学;2010年
本文关键词:职务侵占罪与盗窃罪界限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2974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gongsifalunwen/3297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