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险投资背景下公司机会问题的合同解决路径
本文关键词:风险投资背景下公司机会问题的合同解决路径,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公司机会规则作为英美法系公司法中的一项重要规则,其主要内容是禁止公司董事、高级管理人员篡夺公司机会。我国在2005新《公司法》中正式确立了该规则,以期更好的保护公司利益,但与此法条相配套的其他适用规则仍处于空白的状态,亟待进一步的研究与完善。反观司法实务界,由于风险投资在我国的快速发展,其为了规避风险而进行分散投资、参与公司管理的特点,使公司机会问题在这一领域显得尤为突出。如果严格适用我国《公司法》149条关于公司机会规则的规定,则很可能使风险投资公司派驻的董事、高级管理人员面临巨大的被诉风险,这将严重挫伤他们的积极性,对我国风险投资乃至整体经济发展都会造成非常不利的影响。为此,笔者试图通过引入公司合同理论使这一特定领域中的公司机会问题能够跳出公司法的框架,以合同的方式使风险投资公司与目标公司之间的利益达到平衡,使这一领域的公司机会问题得到妥善解决。 本文分为绪论、正文、结论三个部分,其中正文部分结构如下: 第一部分是对公司机会理论的概述,主要介绍了该规则的历史发展及法理基础。 第二部分论述了风险投资背景下公司机会问题的特殊性与复杂性,从风险投资的特点出发,分析了风险投资与公司之间的特殊关系,进而阐明风险投资背景下公司机会问题的冲突性与正当性。 第三部分是对公司机会适用标准的分析,全面阐述了当下较为流行的几个公司机会认定标准,然后进一步分析了这些标准在风险投资背景下存在的缺陷,然后论述了公司机会的排除标准。 第四部分则论述了公司合同理论在公司机会问题上的适用,从公司合同理论出发,对理论上与实践中合同能否排除忠实义务进行论述,进而对合同方法解决公司机会问题进行全面的可行性分析。 第五部分是本文的重点也是创新之处,在前面四部分理论探讨的基础上,对合同解决公司机会问题提出具体的设计,主要包括合同的主体与形式,合同的内容及合同失灵后的法律救济三个部分。
【关键词】:公司机会 风险投资 公司合同 忠实义务
【学位授予单位】:浙江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D922.291.91
【目录】:
- 致谢4-5
- 摘要5-6
- Abstract6-8
- 目次8-10
- 1 绪论10-15
- 1.1 选题的研究背景与研究对象10
- 1.2 选题的研究意义与研究方法10-11
- 1.3 文献综述与研究现状11-15
- 2 公司机会一般理论概述15-22
- 2.1 公司机会规则的历史发展15-19
- 2.1.1 英美法系国家的判例与发展15-17
- 2.1.2 大陆法系国家的引入17-18
- 2.1.3 我国公司法的初步引入18-19
- 2.2 公司机会应受保护的法理基础19-22
- 2.2.1 公司机会的法律属性19-21
- 2.2.2 董事、高管不得篡夺公司机会的义务来源——忠实义务21-22
- 3 风险投资背景下公司机会问题的特殊性与复杂性22-27
- 3.1 风险投资的特点22-23
- 3.2 风险投资与公司的关系23-24
- 3.3 风险投资背景下公司机会的现实冲突24-25
- 3.4 风险投资背景下董事利用公司机会的正当性25-27
- 4 公司机会的认定标准与排除标准27-35
- 4.1 公司机会的认定标准27-30
- 4.1.1 美国判例法上公司机会认定标准的演变27-28
- 4.1.2 美国学界关于认定标准的观点28-30
- 4.2 加入风险投资因素后公司机会传统标准的缺陷30-33
- 4.3 公司机会的排除标准33-35
- 5 公司合同理论在公司机会问题上的适用35-42
- 5.1 理论基础35-38
- 5.1.1 公司合同理论35-36
- 5.1.2 合同排除忠实义务36-37
- 5.1.3 学界对合同能否排除忠实义务的争议37
- 5.1.4 风险投资背景下对反对意见的回应37-38
- 5.2 美国有限责任公司法案允许各方董事会排除受托人忠实义务的借鉴38-39
- 5.3 合同方法解决公司机会问题的可行性分析39-42
- 5.3.1 合同方法解决公司机会的法律根据40
- 5.3.2 风险投资背景下通过合同排除忠实义务的合理性分析40-42
- 6 合同解决公司机会问题的具体设计42-47
- 6.1 合同的主体与形式42-43
- 6.2 合同的内容43-45
- 6.2.1 董事、高管可以利用公司机会的情形43-45
- 6.2.2 补偿安排45
- 6.2.3 赔偿条款45
- 6.3 合同失灵后的法律救济45-47
- 7 结语47-48
- 参考文献48-51
- 作者简历51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李领臣;;裁判思维下的公司机会原则——以《公司法》第149条为中心[J];北方法学;2009年06期
2 宋云云;;浅议董事抢夺公司机会的判断标准[J];法制与社会;2010年13期
3 王肃元;;禁止篡夺公司机会规则的立法完善[J];甘肃政法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4 权冬生;;公司机会认定的比较考察和构建[J];淮海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1期
5 曹晖;;浅议公司合同理论[J];经济师;2008年11期
6 谢晓如;杨晓密;;论公司机会的期待权法律性质[J];商场现代化;2008年24期
7 于娟;陈守东;;美国风险投资中的信义义务的性质界定[J];社会科学战线;2011年09期
8 曹顺明,高华;公司机会准则研究[J];政法论坛;2004年02期
9 冯果;;“禁止篡夺公司机会”规则探究[J];中国法学;2010年01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李燕兵;上市公司高管职务犯罪问题研究[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5年
2 于娟;美国风险投资中的契约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任灵军;公司机会规则研究[D];河北经贸大学;2011年
2 郭永丰;禁止篡夺公司机会规则的立法完善[D];兰州商学院;2011年
3 王建;论董事对公司忠实义务的法律规制[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2年
4 王勇;公司机会理论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4年
5 张睿;篡夺公司机会及其法律规制[D];西南政法大学;2004年
6 廖小康;公司机会认定标准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5年
7 李方林;论篡夺公司机会[D];清华大学;2005年
8 李丽娟;论篡夺公司机会禁止[D];郑州大学;2007年
9 王业辉;公司机会规则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10 石清荣;董事忠实义务之公司机会规则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9年
本文关键词:风险投资背景下公司机会问题的合同解决路径,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3728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gongsifalunwen/3372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