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限责任公司股东退出权比较研究
发布时间:2017-05-04 16:01
本文关键词:有限责任公司股东退出权比较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基于有限责任公司的人合性和封闭性,少数股东利益的保护便成为确保公司制度有效性的重要一环。其中,股东退出权是少数股东保障自身权益的重要制度之一。所谓股东退出权,是指股东(一般而言为少数股东)在公司发生重大变更或受到其他股东的欺压时,主动要求其他股东或公司收购或回购其股份的权利。依据国内外的立法和司法实践,股东退出权主要包括估值权(Appraisal Right)和欺压/不公对待救济(Oppression/Unfair Prejudice Remedy)。 估值权是指股东在公司结构或经营等发生根本性变更时,股东可以要求公司以合理的价格回购其股份的权利。估值权最初源于美国,其触发事由主要包括企业联合、处置主要资产和修改公司章程以及法官依据自由裁量权认定的可以参照适用的情形。通过法院诸多的司法判例,美国法中逐渐形成了对估值权触发事由多方位的认识,对每一类触发事由的具体适用标准和情形进行了详细的界定。 我国公司法中相对应的制度存在于第75条的异议股东股权回购请求权,但该制度所设定的回购请求权的触发事由与估值权本身的制度理念并不一致:连续5年不分红而导致少数股东退出公司的情形实际上属于公司欺压救济中的一种,而非公司结构或经营的根本性变更。而这种制度理念上的错位进一步加剧了法院自由裁量权的缺乏:一般而言,法官在判断公司是否发生根本性变更时需要一定的自由裁量权,但如果以连续5年不分红而引发的股权回购请求权为参照,,可能导致此类案件大量增加,进而冲击公司制度的稳定性。因而笔者认为,在日后公司法的修改中应当明确股权回购请求权的制度设计目的,公司连续5年不分红的情形应当适用欺压救济制度进行救济而非异议股东股权回购请求权,同时在判决中适当赋予法官一定的自由裁量权。 不公对待救济是指股东在公司中受到欺压或者不公正的对待时,可以向法院主张救济的权利,而在诸多的救济方法中,由实施欺压行为的股东收购被欺压股东的股份是最为常见的救济方式之一。不公对待救济最初源自于英国法,在美国法中也被称作欺压救济。在美国法中,欺压救济的触发标准经历了从不当行为标准到增强的信义义务标准,再到合理期待标准的演进。而在英国法中,该种标准也在违反合同性协议标准的基础上,逐渐发展受限制的公平性考虑标准与违反合同性协议标准共同适用的规则。 我国公司法中也有相应的欺压救济制度,即公司法20条、153条规定的对股东利益受到其他股东或董事的侵害时主张赔偿的权利。但公司法却并未明确法官在适用上述条文时可以给予受欺压股东哪些种类的救济,而在现实的判例中也鲜有法官判决由欺压股东进行收购的先例。但在人合性已经破坏的前提下,在维持原有股东关系和股权结构的前提下作出的任何补救都无法避免多数股东对少数股东权利的再次侵害,因而要求欺压股东收购受欺压股东的股份是对各方最为有利的选择。因而笔者认为,应当在欺压救济中赋予少数股东退出公司的权利,完善案例指引制度,并强化少数股东的事前保护。
【关键词】:有限责任公司 退出权 触发事由
【学位授予单位】:华东政法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D912.29
【目录】:
- 摘要4-6
- Abstract6-10
- 引言10-13
- 第一章 有限责任公司股东退出的基本理论13-17
- 第一节 有限责任公司股东退出的必要性13-14
- 第二节 有限责任公司股东退出的法理基础14-15
- 一、有限责任公司人合性的维持14-15
- 二、有限责任公司封闭性的救济15
- 第三节 股东退出权的内涵15-17
- 一、估值权(Appraisal Right)15-16
- 二、欺压/不公对待救济(Oppression/Unfair Prejudice Remedy)16-17
- 第二章 估值权的中美比较及立法改进17-32
- 第一节 估值权的功能及发展17-18
- 第二节 估值权触发事由分析18-24
- 一、企业联合18-20
- 二、处置主要资产20-21
- 三、修改公司章程21-23
- 四、估值权的实践意义及其局限性23-24
- 第三节 我国公司法中的估值权24-32
- 一、触发事由24-29
- 二、我国现行股权回购的制度性缺陷29-30
- 三、我国有限公司股权回购制度的优化30-32
- 第三章 欺压救济的中、美、英比较及立法改进32-46
- 第一节 触发标准的比较与演进32-41
- 一、美国法中触发标准的演进32-37
- 二、英国法中触发标准的演进37-41
- 第二节 我国公司法中的欺压救济41-46
- 一、欺压救济在我国法律中的存在41-43
- 二、欺压救济在我国司法系统中的解读43-44
- 三、欺压救济在我国的救济方式44-45
- 四、我国欺压救济制度的改进与优化45-46
- 结语46-49
- 参考文献49-52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52-53
- 后记53-54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王荣康;股份回购及对债权人和中小股东的保护[J];现代法学;2002年03期
本文关键词:有限责任公司股东退出权比较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4534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gongsifalunwen/3453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