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公司法论文 >

信托制度下有限责任公司隐名出资法律问题研究

发布时间:2017-05-05 17:06

  本文关键词:信托制度下有限责任公司隐名出资法律问题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隐名出资是出资人对出资方式的自由选择,实践中基于规避法律或不露富等目的选择隐名出资方式的主体较多,然而因其与有限责任公司的人合性与公司法的公示公信原则相背离而在实践中极易产生纠纷。虽然《公司法解释(三)》对有限责任公司隐名出资问题作了规定,但这些简单规定本身存在缺陷,不足以解决隐名出资的所有问题,且司法实践中隐名出资权利义务关系混乱,易产生隐名出资纠纷,而法官对隐名出资人能否取得公司股东资格判定不一,隐名出资人权益也无法得到保障。鉴于我国隐名出资的立法现状的不足和司法实践的杂乱无序,有必要对隐名出资进行法律上的规范,将其纳入现行制度规范相比重新建立一套隐名出资制度是更好的选择。因实践中隐名出资人一般采取代理型隐名出资、合伙型隐名出资或信托型隐名出资,进而有学者提出以代理制度和合伙制度作为隐名出资的法律基础,对其进行规制,然而传统的合伙制度与代理制度在规范隐名出资关系上不能与现行公司法有效对接,隐名出资人与名义股东之间的权利义务安排不但不能实现当事人预设的法律效果,反而容易招致纠纷,且致使隐名出资关系人权利受损。信托制度因其与隐名出资天然契合,并具有制度优势则给我们提供一个不错的选择,利用信托制度对隐名出资进行规范具有现实的可行性和优越性。信托制度对隐名出资规范具有可行性主要表现为:第一,信托与隐名出资在信义关系和规避法律的属性上契合;第二,信托与隐名出资在转移财产及财产权分割上相似;第三,我国制定了较完善的《信托法》,能为隐名出资的规范提供制度基础,且信托制度对隐名出资的法律规范能有效与《公司法》对接。信托制度独有的信托财产独立性与信托关系稳定性特征、全面的受托人行为法律约束和监督机制能很好地平衡隐名出资中涉及主体的利益,保障隐名出资人的权益;在信托制度规范下隐名出资内部关系和外部关系明晰,能为当事人行为提供指导,减少因权利义务关系不明而产生的纠纷;加之《信托法》对信托当事人间权利义务和信托财产独立性的明确规定,及受托人的专业性,使得以信托制度规范隐名出资具有降低交易成本与提升效率的价值。总之,以信托制度可以构建一套完善的隐名出资关系操作模式,厘清隐名出资关系,从而实现隐名出资人“隐名”获利和公司稳定长远发展双赢。以信托制度规范隐名出资具有现实的可行性和制度优越性,然而我国现行《公司法》却尚未将信托制度引入用以规范隐名出资。因而,建议修改《公司法》,对隐名出资进行简单规定,将隐名出资协议性质统一规定为信托,引入信托制度规范隐名出资。由于隐名出资中隐名出资人与名义股东的股东资格在理论和实践中争论不休,此问题对厘清隐名出资关系又较关键,因此应在《公司法》中对其界定。并且,由于信托法对信托设立要求较高,隐名出资信托在终止时股权的处理较复杂,须在《公司法》中对隐名出资信托的设立和终止进行规定。信托财产的独立性是信托制度的关键优势,为保证信托财产独立性价值的发挥就需要依靠信托登记来实现。虽然我国《信托法》对信托登记作了规定,但未具体明确规定信托登记内容,如各类信托的登记效力、登记义务人、登记机关等,使得信托登记制度缺乏具体可操作性。完善信托法,建立信托登记制度势在必行。
【关键词】:有限责任公司 隐名出资 信托制度
【学位授予单位】:西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D922.291.91
【目录】:
  • 摘要4-6
  • Abstract6-9
  • 引言9-11
  • 一、信托制度与隐名出资的基本理论11-19
  • (一) 信托的定义及信托关系梳理11-13
  • (二) 隐名出资概念界定、成因及分类13-19
  • 二、我国隐名出资立法与实践的现状及不足19-29
  • (一) 我国隐名出资立法现状及其不足19-23
  • (二) 我国隐名出资实践现状及存在的问题23-29
  • 三、信托制度规范隐名出资的可行性与优越性分析29-39
  • (一) 信托制度规范隐名出资的可行性30-31
  • (二) 信托制度规范隐名出资的优越性31-39
  • 四、建立健全信托制度规范隐名出资的立法建议39-49
  • (一) 信托制度规范隐名出资的立法原则39-40
  • (二) 信托制度规范隐名出资的具体立法建议40-45
  • (三) 健全信托制度规范隐名出资的信托法建议——建立信托登记制度45-49
  • 结语49-51
  • 参考文献51-55
  • 致谢55-57
  • 攻读硕士期间参加的课题和发表的论文57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友苏;;试析股东资格认定中的若干法律问题[J];法学;2006年12期

2 胡晓静;崔志伟;;有限责任公司隐名出资法律问题研究——对《公司法解释(三)》的解读[J];当代法学;2012年04期

3 王芳;;隐名投资人股东资格认定问题研究[J];河北法学;2012年01期

4 陈上海;;公司隐名出资现象的法律规制[J];经营与管理;2010年01期

5 朱识义;;隐名出资行为的法律规制:利益衡量和逻辑贯彻——《公司法》司法解释三相关规定之理解[J];社会科学辑刊;2012年04期

6 张彦俊;;公司股权中隐名出资的法律分析[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14年S1期

7 于海涌;;论英美信托财产双重所有权在中国的本土化[J];现代法学;2010年03期

8 秦洁;;信托合同在适用中的法律问题探讨——以信托合同的法律性质为中心[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9年05期

9 陈思亮;;隐名出资的法律问题[J];信阳农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04期

10 赵旭东;顾东伟;;隐名出资的法律关系及其效力认定[J];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2011年02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纪朝辉;有限责任公司隐名股东股权信托制度探析[D];中国政法大学;2011年

2 杜沅晨;有限责任公司隐名投资关系之信托分析[D];中国政法大学;2013年


  本文关键词:信托制度下有限责任公司隐名出资法律问题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4673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gongsifalunwen/34673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dd9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