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制股东控制权滥用的法律规制
发布时间:2017-05-06 14:01
本文关键词:控制股东控制权滥用的法律规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 资本多数决原则是股份公司法的基本原则,因此如果某一或某些股东持有公司股份比例达到一定程度,就可以通过该原则掌握公司控制权而成为控制股东,此时如果控制股东滥用公司控制权,便会给公司及广大小股东造成损害。 我国与美国等股权高度分散的国家不同,股权结构极为集中,便于大股东掌握公司控制权,控制股东滥用控制权所需的成本也较少,近年我国证券市场中已有多起控制股东滥用控制权、“掏空”上市公司的案件发生,如棱光、济南轻骑、猴王、三九医药等。这些公司的共同特点是控制股东把上市公司作为圈钱工具,当作"提款机",从而获取大量资金。控制股东采用"掏空"上市公司的做法需要引起我们高度的警惕。这种现象不仅加大了上市公司的财务风险,而且还削弱了上市公司的可持续发展能力,棱光、猴王均因此被ST。更为严重的,控制股东的这种行为严重违反了证券市场的“公开、公平、公正”原则,直接损害其他股东的合法权益,损害了证券市场的威信,给我国的资本市场造成严重打击,故我国亟待加强对控制股东行为的约束,从而切实保护广大小股东的合法权益。 针对实践中出现的问题,法学界和经济学界展开了深入探讨,并提出很多对策和解决方案,如国有股减持、建立独立董事制度、完善证券市场法律制度等。笔者以股东平等原则的实质内涵为理论基础,从保护小股东合法权益的视角进行思考,侧重讨论如何建立一个基于控制股东与广大小股东利益平衡基础上的事前防范机制,以求进一步完善我国公司立法。本文共分为以下几个部分: 第一部分概述。该部分对控制权和控制股东等基本概念进行辨析。从广义上讲,公司控制权可理解为对公司的所有可供支配和利用的资源具有决定性影响的权力(power);但公司控制者掌握控制权,其宗旨是为了支配公司财产,这是公司控制权的本质。 第二部分对规制控制股东滥用控制权的法理基础进行分析。资本多数决原则是资合公司的基本原则,大股东可以通过该原则掌握公司控制权,成为 WP=4 控制股东。如果控制股东滥用公司控制权,便会给公司及广大小股东造成损害。解决的原则只有一条:平等对待所有股东。平等更应该是实质意义上的平等。 在本文的第三、四、五部分,笔者从小股东权利保护和控制股东义务方面来论述如何制约控制股东滥用控制权。 第三部分小股东权利分析。该部分论述了对控制股东滥用控制权如何进行立法规制。笔者对小股东之股东大会召集权、股东提案权、股东质询权和查阅权予以详细分析,并提出自己的见解。 第四部分表决权行使特别制度分析。为提高小股东参加股东大会的热情,保护小股东合法权益不受损害,,减少控制股东滥用控制权的机会,我国公司立法应规定和完善表决权行使的某些特别制度,如表决权回避、表决权代理、累积投票制度等。 第五部分控制股东义务分析。为对权力加以制约,有必要对控制股东科以义务。笔者在对美国法上控制股东受信义务(fiduciary duty)和德国法上控制股东诚信义务(Treupflicht)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探讨我国公司立法规定控制股东义务的理论根据和各情形下的应用。 最后,笔者认为在法律寻求利益平衡、解决利益冲突的过程中,我们首先要理解的是各种制度设立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其次是立法必须从一个国家的具体环境出发,探讨各种制度的有机结合,从而形成制约控制股东、保护公司及小股东利益的有力屏障。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政法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2
【分类号】:D912.28
【目录】:
- 前言:ST猴王事件引起的思考7-8
- 第一部分 概述:控制权与控制股东8-13
- 一、 “所有与控制”(ownershipandcontrol)相分离8-10
- 二、 几个重要概念之辨析10-13
- 第二部分 对控制股东滥用控制权进行法律规制的法理基础——资本多数决原则和股东平等原则13-20
- 一、 资本多数决原则13-17
- (一) 英美法系Fossv.Harbottle一案规则的确立13-15
- (二) 大陆法系确认资本多数决原则的理论根基15-17
- 二、 股东平等原则17-20
- (一) 控制股东控制权滥用17-18
- (二) 股东平等原则18-20
- 第三部分 控制股东控制权滥用的制约机制之一——小股东权利分析20-37
- 一、 股东大会召集权20-25
- (一) 公司立法规定小股东之股东大会召集权的理论分析20-21
- (二) 各国的相关立法21
- (三) 小股东行使股东大会召集权的要件21-22
- (四) 我国公司法小股东行使股东大会召集权之完善22-25
- 二、 股东提案权25-29
- (一) 公司立法规定股东提案权的理论分析25
- (二) 各国的相关立法25-27
- (三) 股东提案权的行使要件27-28
- (四) 我国公司法股东提案权之完善28-29
- 三、 股东质询权和查阅权29-37
- (一) 公司立法规定股东质询权和查阅权的理论分析29-30
- (二) 各国的相关立法30-31
- (三) 股东质询权和查阅权的行使要件31-34
- (四) 我国公司法股东质询权和查阅权之完善34-37
- 第四部分 控制股东控制权滥用的制约机制之二——表决权行使特别制度分析37-54
- 一、 表决权回避制度37-42
- (一) 公司立法规定表决权回避制度的理论分析37-38
- (二) 各国的相关立法38-41
- (三) 我国公司法表决权回避制度之构建41-42
- 二、 表决权代理制度42-47
- (一) 公司立法规定表决权代理制度的理论分析42-43
- (二) 各国的相关立法43
- (三) 我国公司法表决权代理制度之完善43-47
- 三、 累积投票制度47-54
- (一) 公司立法规定累积投票制度的理论分析47
- (二) 各国的相关立法47-51
- (三) 我国公司法累积投票制度之构建51-54
- 第五部分 控制股东控制权滥用的制约机制之三——控制股东义务分析54-72
- 一、 控制股东义务比较法分析54-59
- (一) 美国法上的控制股东受信义务54-57
- (二) 德国法上的控制股东诚信义务57-59
- 二、 我国公司法控制股东义务之构建59-72
- (一) 确立控制股东义务的法理基础59-61
- (二) 控制股东义务的具体形态分析61-72
- 结论72-74
- 参考文献74-77
- 后记77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王保树,杨继;论股份公司控制股东的义务与责任[J];法学;2002年02期
2 张卿;中外公司法限制股东权制度之比较[J];华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6年02期
3 焦津洪;论对持少数股份股东的法律保护[J];中外法学;1995年04期
4 江平,孔祥俊;论股权[J];中国法学;1994年01期
5 王继军;股份有限公司累积投票制度研究[J];中国法学;1998年05期
6 余永祥;资本民主与小股东利益保护机制[J];浙江学刊;2000年05期
7 肖腾文;上市公司控制权问题研究[J];证券市场导报;2000年07期
8 史晨霞;英国公司法中有关少数股东的救济对策[J];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1998年01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陈云霞;公司董事义务和责任的比较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1年
本文关键词:控制股东控制权滥用的法律规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4849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gongsifalunwen/3484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