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公司结构形态的重建
本文关键词:试论公司结构形态的重建,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为了适应新形势下的社会发展,世界上主要国家都对本国的公司法进行了不同程度的修改,其中修改的大多数焦点都是关于公司结构形态的。1978年改革开放后我国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了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经过十多年的酝酿和筹备,我国于1993年颁布第一部成文商法典《公司法》这是适应时代和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也开创了经济发展的新篇章。我国沿用大陆法系成文法典的形式以二元分类的做法确立了有限责任公司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两种形式。《公司法》虽历经数次修改,但关于公司结构形态方面却无大的调整。这种分类做法,经历二十多年的实践检验,其不足之处也逐渐暴露出来,比如两类公司的区别不明显、相互转化等问题。2014年新修订的《公司法》取消了公司最低注册资本和实缴份额的要求,这降低了公司的准入门槛,有利于活跃市场经济。门槛虽然降低了,但是让投资者能够找到适合的那扇门才是下一步公司立法应该解决的问题。从本文的内容结构来看,首先介绍现行公司法关于公司结构类型的划分及划分的标准,以及这种划分的依据:其次,论述这种区分标准所引发的问题:再次,参考大陆法系和英美法系典型国家对公司结构形态调整做出的努力;最后,阐述我国公司结构形态调整的具体思路,适当的加入公司类型,明确区分标准,规范法律结构,并进行深入的探讨以得出确定性的结论。总之,只有明确公司结构形态的区分标准,完整全面的涵盖公司结构类型,才能使商事主体在市场经济的环境中平等发展、合作共赢,才能调动市场经济的最大潜力。
【关键词】:公司形态调整 有限公司 股份公司 无限公司
【学位授予单位】:扬州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D922.291.91
【目录】:
- 摘要2-3
- ABSTRACT3-7
- 引言7-9
- 1 我国现行公司法关于公司结构形态的划分标准和不足之处9-13
- 1.1 现行公司法关于公司类型的相关规定9-10
- 1.2 现行公司法公司结构形态的区分标准的存在的问题10-13
- 1.2.1 股东人数10-11
- 1.2.2 股份转让的自由性11-12
- 1.2.3 资本划分等额股份12
- 1.2.4 人合性和资合性12-13
- 2 公司结构形态的不足引发的问题13-16
- 2.1 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的区别不明显引起的差别对待问题13-14
- 2.2 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适用规则的不平等14-15
- 2.3 有限责任公司难以上市的问题15
- 2.4 公司法并没有对外商投资设立进行制度设计15-16
- 3 外国公司结构形态调整的相关实践16-21
- 3.1 日本公司结构形态的调整16-17
- 3.2 法国公司结构形态的调整17-18
- 3.3 台湾公司形态的调整18-19
- 3.4 英国公司法的相关改革19-20
- 3.5 总结20-21
- 4 我国公司结构形态的调整21-28
- 4.1 学术界关于公司结构形态重组和再建的相关争议21
- 4.1.1 王保树教授的观点21
- 4.1.2 周有苏教授的观点21
- 4.1.3 刘俊海教授的观点21
- 4.1.4 吴建斌教授的观点21
- 4.2 有限公司、无限公司和两合公司的划分的可行性探析21-26
- 4.2.1 有限公司21-23
- 4.2.1.1 有限公司的适应性调整22-23
- 4.2.1.2 有限公司的引导性调整23
- 4.2.2 无限公司23-25
- 4.2.3 两合公司25-26
- 4.2.4 总结26
- 4.3 对于上市公司立法模式的规范26-27
- 4.4 关于中外合资合作经营企业相关法律规范的调整27-28
- 结论28-29
- 参考文献29-31
- 致谢31-32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花花”世界[J];检察风云;2012年22期
2 ;[J];;年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崔昌禹;姜宝石;;创构结构形态的数值方法[A];工程设计与计算机技术:第十五届全国工程设计计算机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0年
2 涂桂刚;王道博;郑虹妍;崔昌禹;;有制约条件的结构形态创构方法研究[A];第十四届空间结构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2年
3 武岳;李清朋;;逆吊实验法及其在结构形态创建中的应用[A];第十四届空间结构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2年
4 罗仁;;结构形态技术美学及其表现——兼谈建筑师与结构工程师的互动[A];第六届全国现代结构工程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5 姚亚雄;;大空间公共建筑结构形态的创作与实践[A];第十一届空间结构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5年
6 童宗煌;;回到大滨江——温州中心城市空间布局与结构形态探讨[A];城乡治理与规划改革——2014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09 城市总体规划)[C];2014年
7 陈晓光;罗尧治;;Tensegrity体系结构形态思考和研究[A];第四届全国现代结构工程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8 徐竹;陈军;倪海鹰;;不同填料体系对246型氟橡胶结构性能影响研究[A];2005年全国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9 姚亚雄;周继明;;盐城体育馆屋盖结构形态分析与优化设计[A];第十一届空间结构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张合生;基于正交离散FBG网络的柔板结构形态感知与重构研究[D];上海大学;2015年
2 杨保岑;大跨桥梁施工期结构形态监测系统的实现与应用研究[D];武汉大学;2010年
3 陆金钰;动不定结构的平衡矩阵分析方法与理论研究[D];浙江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户鹏飞;试论公司结构形态的重建[D];扬州大学;2015年
2 何隽;以结构形态构筑建筑形象的创作方法初探[D];江南大学;2004年
3 王道博;有应力制约条件的结构形态创构方法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2年
4 庞宇宁;大跨度建筑的合理结构形态初探[D];华中科技大学;2013年
5 邓春凤;桂林城市结构形态演化研究[D];苏州科技学院;2008年
6 尚二超;基于拓扑优化的结构形态创构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4年
7 王玲;基于结构形态的建筑造型研究[D];重庆大学;2007年
8 郑虹妍;有位移制约条件的桁架结构形态创构方法的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1年
9 姜宝石;基于改进进化论方法的平面结构形态创构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9年
10 石贞民;当代结构性表皮的形式表现浅析[D];南京大学;2011年
本文关键词:试论公司结构形态的重建,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8079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gongsifalunwen/3807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