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公司僵局的司法救济
发布时间:2017-05-20 07:14
本文关键词:论公司僵局的司法救济,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本文围绕公司僵局的司法救济这一核心问题展开。 第一章导论将阐明论文的选题意义、介绍国内外的对该论文的研究现状并指出论文的主要内容和创新之处。第二章为公司僵局概述,依次介绍了公司僵局的概念和特征,探悉公司僵局的基本表现形式和出现的制度原因,分析了公司僵局事前预防的有限性。 第三、四、五章是全文的重点内容。第三章将分析司法应否介入公司僵局,首先摆明反对司法介入公司僵局的理由,再说明支持司法介入公司僵局的各种理论,最后从公司法上私人自治和国家强制的高度来得出本文的观点。第四章分析立法和司法实践中已有的各种打破公司僵局司法救济措施,其中将重点阐述司法解散公司和异议股东股份收购这两类普通措施,美国法上临时董事制度和德国法上除名制度这两种特色措施。第五章作为本文的落脚的点将对我国的公司僵局问题展开分析并提出法律对策,介绍我国公司僵局案件现状概览和中外合资(合作)有限责任公司中的僵局问题;全面分析新《公司法》对公司僵局问题的影响和新《公司法》第183条的适用问题。第六章总结全文。 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之上,本文力图在以下三个主要方面实现突破,以此区别于既有成果。其一,审慎对待司法机关介入公司僵局与否的不同观点,梳理和辨析英美法和大陆法系国家的主要理论,从公司法中国家强制和私人自治的紧张关系中来深化对公司僵局司法救济必要性和可行性的认识。 其二,介绍和分析美、德两国立法和司法实践中已有的各种打破公司僵局司法救济措施,首先重点阐述解散、异议股东股份收购这两种各国都运用较为广泛的救济措施,随后介绍美国较有特色的临时管理人制度和德国的除名制度,深入探悉其运作方法和其中面临的不同问题。 其三,运用第二和第三的研究结论,结合中国公司立法和司法的发展实践,介绍分析我国中外合资(合作)企业中公司僵局问题的特殊性;密切结合我国新修订通过的公司法的情况,全面分析新《公司法》对公司僵局问题的影响;围绕其中新规定的僵局救济条款展开分析,侧重从实践操作的角度细致讨论该条款的适用问题。
【关键词】:公司僵局 司法救济 司法解散 除名 临时董事
【学位授予单位】:中央民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6
【分类号】:D922.291.91
【目录】:
- 第一章 导论8-12
- 第一节 论文选题意义8
- 第二节 与选题相关的国内外研究状况及最新动态8-10
- 第三节 本文的主要内容、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10-12
- 第二章 公司僵局概述12-24
- 第一节 公司僵局的概念与特征12-15
- 一、公司僵局的法律概念12-13
- 二、公司僵局的法律特征13-15
- 第二节 公司僵局的形成原因15-22
- 一、公司僵局的基本表现形式16-17
- 二、公司僵局出现的制度原因17-22
- 第三节 公司僵局的事前预防的有限性22-24
- 一、强制性法律规范的干预22
- 二、交易成本的限制22-23
- 三、乐观气氛23
- 四、有限理性23-24
- 第三章 司法应当介入公司僵局24-32
- 第一节 反对司法介入公司僵局的理由24-25
- 一、法院没有足够的能力涉足公司僵局问题24
- 二、采用司法手段解决公司僵局会造成司法资源的浪费24-25
- 三、公司僵局的出现不必然就是件坏事25
- 第二节 支持司法介入公司僵局的理由25-30
- 一、公司僵局对公司、股东及相关者利益的损害25-26
- 二、美国公司上的合理预期与股东受信义务理论26-29
- 三、德国民商法上情势变更原则的运用29-30
- 第三节 结论——从股东自治与国家强制的关系出发30-32
- 第四章 公司僵局司法救济措施32-38
- 第一节 普通措施32-35
- 一、司法解散公司32-33
- 二、异议股东股份收购33-35
- 第二节 特色措施35-38
- 一、美国法上的特色措施——临时董事35-36
- 二、德国法上的特色措施——除名36-38
- 第五章 我国的公司僵局问题与司法救济38-48
- 第一节 我国的公司僵局问题状况考察38-40
- 第二节 新《公司法》对公司僵局问题的影响40-44
- 一、放松管制、尊重公司自治——对预防公司僵局的积极影响41-42
- 二、明确公司的社会责任——可能诱发公司僵局的消极变化42-44
- 第三节 新《公司法》第183条的适用问题研究44-48
- 一、诉讼的类型和性质45
- 二、诉讼主体45-46
- 三、股东解散请求权的法定事由46-48
- 第六章 结语48-50
- 参考文献50-53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53-54
- 致谢54-56
- 中央民族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作者声明56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国华;;浅议司法解散制度对公司僵局的作用[J];市场周刊(理论研究);2011年07期
2 肖晗题;;男性生育权问题研究——从男性生育权无法正常实现时男性主张生育权角度来探讨[J];法制与社会;2011年26期
3 余t,
本文编号:38092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gongsifalunwen/3809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