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东损害赔偿之诉研究
发布时间:2017-05-22 09:08
本文关键词:股东损害赔偿之诉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目前我国的股东损害赔偿诉讼在司法实践提起的还比较少,这主要是由于我国关于这类诉讼的相关法律规定还不具体,缺乏可诉性。这需要参考相关研究文献,借鉴国外的一些立法经验,对我国公司法第153条的内容进行修改,使其内容更加具体和完善,并将公司法和证券法中有关股东损害赔偿诉讼的具体条文进行整合,增强股东损害赔偿诉讼的可诉性。基于此目的,首先需要通过对美国的信义义务、英国的不公平损害制度进行分析,讨论我国董事对股东直接承担责任的理论基础,为股东向董事提出损害赔偿诉讼提供理论依据。其次,为使股东提出损害赔偿诉讼更有据可依,需要对侵害股东权益的一些具体行为分类进行探讨,并建议在公司法和证券法条文中对这些行为作出具体规定。再次,我国公司法第153条只提供了股东对董事及公司高级管理人员提出损害赔偿诉讼的依据,并没有将股东对公司、大股东、公司发起人、监事等提起的诉讼纳入进来,使得股东对这些人员的提出诉讼还需要从公司法其它条文或侵权责任法里找依据。股东损害赔偿诉讼是指股东对造成其股东权益损害的对象提起的损害赔偿诉讼。为使股东损害赔偿诉讼体系更加合理,应该将所有造成股东损害的对象纳入到公司法第153条的规定中,让股东损害赔偿诉讼的被告得以确定。最后,,由于股东损害赔偿诉讼的特殊性,其在举证责任和判决的具体规则方面与其它诉讼有所不同。在举证责任方面,由于一般情况下受损害股东处于弱势地位,应该给被告赋予更多的举证责任。在判决方面,股东损害赔偿诉讼与其它股东直接诉讼会发生竞合现象,应协调好各诉讼之间的关系,并在公司法中对竞合的判决如何处理作出具体规定。
【关键词】:股东损害赔偿 不正当控制 忠实义务 虚假陈述 证明责任
【学位授予单位】:湖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D922.291.91
【目录】:
- 摘要5-6
- Abstract6-9
- 第1章 绪论9-17
- 1.1 选题背景与选题意义9-11
- 1.1.1 选题背景与选题必要性9-11
- 1.1.2 选题意义11
- 1.2 文献综述11-15
- 1.2.1 关于股东损害赔偿之诉的相关著作研究13-14
- 1.2.2 股东损害赔偿之诉的期刊论文研究14-15
- 1.3 研究方法与论文结构15-17
- 1.3.1 研究方法15-16
- 1.3.2 论文结构16-17
- 第2章 股东损害赔偿之诉的诉由17-28
- 2.1 国外关于损害赔偿诉讼诉由的规定17-18
- 2.1.1 信义义务17
- 2.1.2 不公平损害17-18
- 2.2 我国公司立法对股东损害赔偿诉由的主要规定18-20
- 2.2.1 我国股东损害赔偿诉讼诉由的规定18-19
- 2.2.2 我国股东损害赔偿诉讼诉由评析19-20
- 2.3 股东损害赔偿诉讼诉由的具体分析20-28
- 2.3.1 公司发起人违反诚信致股东受损20-22
- 2.3.2 大股东、实际控制人不正当控制公司致股东受损22
- 2.3.3 公司高管违反忠实义务致股东受损22-24
- 2.3.4 上市公司违反法定义务致股东受损24-26
- 2.3.5 特殊情况下间接侵权行为26-27
- 2.3.6 其它股东损害赔偿的情形27-28
- 第3章 股东损害赔偿之诉的当事人28-35
- 3.1 原告28-30
- 3.1.1 一般原告范畴28
- 3.1.2 受损股东为多数时原告的确定28-30
- 3.2 被告30-35
- 3.2.1 公司30-31
- 3.2.2 公司发起人31
- 3.2.3 公司大股东或实际控制人31-32
- 3.2.4 公司高管32-34
- 3.2.5 其它人员为被告的情形34-35
- 第4章 股东损害赔偿之诉的责任范围与证明责任35-40
- 4.1 股东损害赔偿之诉责任范围的确定35-36
- 4.1.1 侵害行为范围的界定35-36
- 4.1.2 赔偿范围的界定36
- 4.2 股东损害赔偿之诉的举证责任36-40
- 4.2.1 一般举证责任原则36-37
- 4.2.2 具体事项举证责任37-40
- 第5章 股东损害赔偿之诉的判决40-45
- 5.1 判决的内容40-43
- 5.1.1 被告败诉的损害赔偿责任40-41
- 5.1.2 原告败诉责任41
- 5.1.3 诉讼竞合的责任问题41-42
- 5.1.4 诉讼费用的承担42-43
- 5.2 判决的效力43-45
- 5.2.1 普通情况的判决效力43-44
- 5.2.3 原告股东人数众多的判决效力44-45
- 结论45-47
- 参考文献47-49
- 致谢49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翁建新;;美国集团诉讼与我国代表人诉讼制度之比较[J];产业与科技论坛;2006年07期
2 杨扬;;浅析我国股东诉讼制度——读《公司治理视角中的股东诉讼研究》一书有感[J];法制与社会;2009年31期
3 赵许明;论我国公司股东诉讼监督功能的发挥[J];理论学刊;2005年08期
4 翟宝红;;董事对股东的责任及股东直接诉讼[J];经济导刊;2011年01期
5 白慧林;;控股股东间接侵权行为对少数股东的损害赔偿[J];前沿;2009年07期
6 吴爱辉;;董事、高级管理人员对股东直接责任的立法分析[J];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1期
7 孙芳远;;论我国中小股东权益保护制度的完善[J];市场周刊(理论研究);2011年05期
8 杨贝;;公司人格否认诉讼的程序法设计[J];商业时代;2010年22期
9 骆东平;;股东直接诉讼程序制度研究[J];特区经济;2006年08期
10 朱慈蕴,郑博恩;论控制股东的义务[J];政治与法律;2002年02期
本文关键词:股东损害赔偿之诉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8524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gongsifalunwen/3852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