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交易所公司制改革研究
本文关键词:证券交易所公司制改革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随着电子计算机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作为传统证券交易所主要标志的证券交易所营业大厅失去了实际意义,旧的会员制证券交易所的管理模式已经不能适应时代的需要,严重制约着各国证券市场的发展。自1993年瑞典斯德哥尔摩证券交易所成功的由会员制改制为公司制始,世界证券交易所公司制改革浪潮开始涌起,截止2009年3月份世界范围内80%以上的证券交易所都完成了公司制改革。澳大利亚、新加坡,纳斯达克等境外证券交易所成功的公司制改革经验启示我们:成功的证券交易所公司制改革是在本国政府立法支持下的,是不仅注重原证券交易所会员利益,同时也对新的交易所治理结构进行了适度调整的改革。这样的公司制改革适应了网络时代和信息时代的需求,极大促进了各国乃至世界证券市场的发展。 我国沪、深证券交易所是在新中国市场经济体制尚未确立、电子技术尚不发达的条件下成立的会员制证券交易所。如今,随着世界范围内交易所公司制的逐步完成,沪、深交易所会员制的组织结构已经成为严重制约我国证券市场发展的桎梏。2009年民革中央委员会在全国政协十一届二次会议提出了《关于沪深证券交易所公司制改革的建议》,呼吁对我国沪深证券交易所进行公司制改革。2011年全国政协委员、香港恒丰证券集团董事长张华峰向全国政协第十届四次会议发表了名为《建议积极推进中国交易所合作及合并,实行香港与内地股民双向投资股票》的提案。张华峰在提案中指出:目前,阻碍我国香港证券交易所与内地沪、深交易所的合并的最大问题是现在我国沪、深证券交易所并非公司制。张华峰建议中央顺应国际金融市场发展的大趋势,考虑实行沪、深证券交易所的公司制改革。2012年民革中央委员向全国政协十一届五次会议提案《关于促进我国资本市场可持续健康发展的建议》,呼吁修改证券法和公司法允许公司制证券交易所在本所上市,降低上市和审核标准,加强对市场参与主体的约束。我国沪、深交易所公司制改革迫在眉睫。 本文第一部分对公司制与会员制两种证券交易所的组织形式进行对比,分析出公司制证券交易所无论是在保证交易公平、保证监管效率上,还是在维护投资者利益等方面均优于会员制证券交易所。文章第二部分分析了海外交易所公司制变革的背景、实践和经验、启示。文章第三部分介绍了我国证券交易所行政会员制、监管权力弱、国际竞争力低等弊端,得出公司制改革是我国证券交易所参与全球竞争提升资本市场化和国际化的前提。文章最后一部分分析我国证券交易所公司制改革的中可能碰到的交易所公司制与监管权限之间的利益冲突问题,我国证券交易所公司制中公司的设立、运行构架问题,我国证券交易所监管的相互制约问题,交易所股份持有者之间以及交易所自身上市时的利益冲突问题等,并借鉴海外成功经验和国内外学者思路找出以上问题的解决方案。
【关键词】:证券交易所 公司制 会员制 股权结构 治理模式
【学位授予单位】:内蒙古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D922.29;D922.28;F832.51
【目录】:
- 摘要4-6
- ABSTRACT6-11
- 引言11-13
- 一、证券交易所组织形式概述13-16
- (一) 会员制证券交易所的组织形式分析13
- (二) 公司制证券交易所的组织形式分析13
- (三) 会员制与公司制两种组织形式的比较13-16
- 1. 公司制证券交易所更能保证交易公正13-14
- 2. 公司制证券交易所有足够的资金更新技术设备14
- 3. 公司制证券交易所的决策机制更优14
- 4. 公司制证券交易所更有利于维护投资者的利益14-16
- 二、证券交易所公司制改革的国际发展现状16-20
- (一) 国外证券交易所公司制改革背景16-17
- 1. 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动摇了传统证券交易所赖以存在的基础16
- 2. 证券市场管制的放宽导致交易所之间的竞争加剧16
- 3. 替代交易系统对传统证券交易所的挑战16-17
- (二) 国外证券交易所公司制改革历程17-18
- 1. 澳大利亚证券交易所公司制改革方案17-18
- 2. 新加坡交易所改制方案18
- 3. 纳斯达克市场两阶段私募改制方案18
- (三) 国外证券交易所公司制改革对我国的借鉴意义18-20
- 1. 注重保护原会员证券商的利益18-19
- 2. 各国政府为公司制改造提供立法支持19
- 3. 对交易所治理结构的调整19
- 4. 对交易所原有的自律监管制度的修改19-20
- 三、我国证券交易所公司制的必要性与迫切性20-25
- (一) 我国证券交易所发展现状20-21
- 1. 我国证券交易所治理结构是行政会员制20
- 2. 我国证券交易所具有非竞争性20-21
- 3. 我国证券交易所监管权利较弱21
- (二) 我国证券交易所公司制改革的必要性21-22
- 1. 提升我国资本市场市场化和国际化的重要前提21
- 2. 公司化改制有利于我国证券交易所参与全球竞争21-22
- (三) 我国证券交易所公司制改革的优势与弊端22-25
- 1. 证券交易所公司制改革的优势分析22-23
- 2. 我国证券交易所实行现有体制的弊端23-25
- 四、我国证券交易所公司制改革过程中的利益冲突及其解决25-32
- (一) 证券交易所公司制改革中的利益冲突25-28
- 1. 我国实行证券交易所公司制改革于法无据25
- 2. 证券交易所公司制与市场监管权限冲突25-26
- 3. 证券交易所公司制管理与其股份持有者之间的冲突26-27
- 4. 公司制证券交易所上市问题27-28
- (二) 证券交易所股份化中利益冲突的解决方式28-32
- 1. 保障我国证券交易所公司制改革有法可依28
- 2. 公司制后证券交易所与证券市场监管权限冲突的解决28-30
- 3. 对股份的持有施加限制30-31
- 4. 公司制证券交易所上市的特别安排31-32
- 结语32-33
- 参考文献33-35
- 致谢35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卓元;国有企业的公司制改革和资产重组[J];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1998年01期
2 刘增金;机关宾馆招待所公司制改革的探索[J];中国机关后勤;1999年05期
3 施廷博;;我国证券交易所公司制改革的法律思考[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7年08期
4 窦祥胜;国有企业公司制改革的难题及对策[J];理论建设;1997年04期
5 黄桂琴;国企改制实践的法律思考[J];石家庄经济学院学报;2002年01期
6 萧体焕 ,王守庆;国有大中型企业要实行规范的公司制改革[J];人民论坛;1999年11期
7 胡鸣铎!本刊记者;国有企业要实行公司制改革建立法人治理结构──访著名经济学家张卓元研究员[J];领导之友;2000年01期
8 徐桂元;国企公司制改革的现状与对策研究[J];学术交流;2004年11期
9 松亭;;“证券热”沉思录:一个新“竞技场”的诞生[J];中国青年研究;1992年05期
10 王赫;证券市场监管体制比较研究[J];甘肃政法学院学报;1998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谢增毅;;证券交易所:公共机构抑或企业组织[A];城市经济与微区位研究——全国城市经济地理与微区位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2 王震;;完善法人治理是书刊发行企业制度创新的重点[A];“中国书业体制改革”论文集[C];2005年
3 陈佳贵;;序言[A];中国企业改革发展三十年[C];2008年
4 黄炎;;增强职工的主人翁地位是企业建设的主题[A];中国有色金属学会第六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5 张卓元;;十五大报告的具体化和新发展——学习四中全会决定的体会[A];跨世纪的中国企业改革和发展理论与实践研讨会论文集[C];1999年
6 高闯;邵剑兵;;转轨时期的公司治理:困境、成因及其出路[A];跨世纪的中国企业改革和发展理论与实践研讨会论文集[C];1999年
7 刘志刚;;电力多经企业改革方向初探[A];2006年云南电力技术论坛优秀论文集[C];2006年
8 杨启先;;深化国企改革必须进行五个方面的创新[A];国有经济论丛2001——“企业家与专家高层论坛:国企改革新思路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9 郭巧珍;武艳霞;;浅谈内部审计在现代企业风险管理过程中的责任和作用[A];舞弊的防范与检查论文汇编[C];2005年
10 肖金泉;李宇龙;;高新技术企业的产权安排与治理结构[A];中国民商法实务论坛论文集[C];200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黄继汇;印度股市紧急休市[N];中国证券报;2008年
2 本报记者 吕东;拖延五月终成正果 大阪证交所“吞下”Jasdaq[N];证券日报;2008年
3 记者 柴宴宾;第三届“融洽会”准备就绪[N];天津日报;2009年
4 本报记者 侯捷宁;融资融券无延后迹象 券商积极备战全网测试[N];证券日报;2008年
5 海通证券——上海财经大学联合课题组;我国证券交易所产品创新与国际化发展战略研究[N];中国证券报;2001年
6 本报记者 赵学毅;赢富走了,市场呼唤信息公平透明[N];证券日报;2008年
7 记者 朱周良 编辑 裘海亮;美国也建“中小板” 10家中国企业已登陆[N];上海证券报;2009年
8 记者 江萌;股市能否续写开门红[N];湖北日报;2010年
9 证券时报记者 刘雯亮 上海新望闻达律师事务所 宋一欣 文雨;认购原始股:不过是美丽“谎言”[N];证券时报;2008年
10 撰稿 本报记者 祝蕾;郭建峰:为管理全球财富而努力[N];济南日报;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卢文道;证券交易所自律管理论[D];华东政法大学;2007年
2 李响玲;论新趋势下的证券交易所自律监管[D];华东政法大学;2012年
3 王志华;中国近代证券法律制度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3年
4 朱相诚;证券交易所公司化:海外趋势与中国选择[D];华东师范大学;2013年
5 欧必胜;防治证券市场操纵行为之法律问题[D];中国政法大学;2003年
6 马其家;美国证券纠纷仲裁制度研究[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3年
7 孙文博;中国公用企业治理结构研究[D];浙江工商大学;2007年
8 左峰;电子交易对证券市场的影响分析[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9 叶朱演;沪、深证券交易所制度变迁问题研究[D];复旦大学;2011年
10 韩平;国有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结构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红艳;证券交易所公司制改革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2年
2 刘昕昕;海外证券交易所的公司制改革及其对中国的启示[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3 赵魁;关于证券交易所公司制改革的法律研究[D];安徽大学;2005年
4 张鑫;中国证券交易所公司化改革及竞争法律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2年
5 张燕;证券交易所规则研究[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4年
6 刘航;证券交易所竞争力与制度创新[D];中共中央党校;2010年
7 罗颖琳;我国证券交易所对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监管的法律制度研究[D];北京化工大学;2010年
8 沈征;证券交易所在证券市场中的监管问题研究[D];北京化工大学;2010年
9 李蓓;非互助制证券交易所的创新与监督[D];西北大学;2010年
10 刘雪北;我国证券交易所公司化改造前景之思考[D];南京大学;2012年
本文关键词:证券交易所公司制改革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0018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gongsifalunwen/4001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