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公司法论文 >

论公司治理结构对合同效力的影响

发布时间:2017-06-05 07:20

  本文关键词:论公司治理结构对合同效力的影响,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本文研究的主题是从越权视角,来观察公司治理结构对合同效力的影响。本文的总体研究目标是,以实践问题的经验分析为基础,以公司内部治理结构中出现的越权问题为视角,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分析公司内部机关越权对公司对外合同效力的影响,作出有效、无效、可撤销可变更、效力待定等法律效力状态之一的判定。研究旨在澄清制度混淆,解释法律现象,归纳一般规律,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的理论归纳和演绎。从现实问题分析到归纳理论认识,再深化并证伪,并附有制度建构,是本文研究的基本范式。本文在研究中将自觉遵循“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基本路径。首先,从中国法律实践中出现的实际问题切入,分别从实践问题的表现形式、法律文本的解读和从理论认识的反思等方面分析我国公司治理结构对合同效力的影响问题的表现、根源及实质。其次,分析公司治理结构影响合同效力的具体情形,着重分析股东(大)会及董事会瑕疵、法定代表人越权、董事及经理越权等几个核心问题;其中,同时选择分析了国外公司治理结构因素影响合同效力的案例、制度和理论,探寻借鉴意义。然后,分析了我国特殊情形和特殊类型的公司治理结构对合同效力可能的影响,以解决我国实践中存在的特殊问题。最后,就公司治理结构中出现越权对公司合同效力产生的影响,对前述分析进行理论归纳,并在此基础上给出简要的立法论上的建言。本文主要内容如下:第一章“导论”。首先,本章在一开始就分析了含混不清的现行制度,提出了研究的问题,并对问题进行界定。其次,指出了为什么需研究公司治理结构影响合同效力的问题,即研究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第三,对国内外有关的研究文献进行综合分析和扼要评价,指出已有相关研究成果存在的研究对象零碎、研究方法单一,基础资料匮乏,研究浅尝辄止,归纳不够系统深入等不足之处。随后,在研究路径部分,指出了本文的研究路径的特点和研究框架。最后,结合本文研究主题的需要,选定了案例分析、实证研究、比较研究、历史研究及法律经济分析法等作为本文的主要研究方法。第二章“公司治理结构影响合同效力的基本原理”。本章首先对公司治理结构进行了分析和界定,然后对合同效力进行了分析和理论界定,随后对研究的问题进一步明确化和具体化,最后分析了公司治理结构对合同效力影响的现有基本原理,而且从理论层面上进一步分析和明确了本文要研究的核心问题,即公司治理结构中的越权对公司合同效力影响的规制理论。本章明确地界定了本文研究的主题,为下文类型化的系统研究打下坚实的理论铺垫。第三章“股东会、董事会决议瑕疵对合同效力的影响”。首先,分析了股东会、董事会决议违反法律、行政法规对合同效力的影响;然后,分析了股东会、董事会决议违反规范性文件对合同效力的影响;再次,分析了股东会、董事会决议违反章程对合同效力的影响。最后,简要结论是:股东会、董事会决议瑕疵,无论是实体瑕疵还是程序瑕疵,只有在违反了法律、行政法规的效力性强制性规定,才会导致合同无效,而这种效力性强制性规定的认定也须非常谨慎。除此之外,股东会、董事会决议违反了其他规范性文件、公司的章程等,合同的效力并不因此受到影响。第四章“法定代表人越权对合同效力的影响”。本章先用案例分析了法定代表人越权合同的表现,然后,逐次分析了法定代表人越权合同行为的原由,并对《合同法》第50条作了解释论上的详细解读;再次,对法定代表人越权合同效力的进行比较法考察,最后,对法定代表人越权合同效力进行分析和总结。初步结论是:对于善意的交易相对人而言,法定代表人的行为就是法人的行为,即法定代表人对外签订的合同效力不宜因内部治理结构问题而受到影响。其根据,制度层面是表见代理、表见代表,理论根据是权利外观主义等,其深层原因在于公司内外部关系的划分使然。第五章“法定代表人之外的董事、高管越权代表对合同效力的影响”。本章首先陈述了董事、高管越权代表行为的表现,其次分析了董事越权代表对合同效力的影响,然后分析了经理越权代表对合同效力的影响,最后分析了监事、其他高管越权代表对合同效力的影响。初步总结是:将董事、高管无权代表而订立的合同视为效力待定的合同,并赋予公司对此类合同的追认权,由其决定合同是否对其生效,则能够较好地保护当事人的利益。第六章“特殊情形的公司治理结构对合同效力的影响”。本章结合我国的具体国情,首先在认识到承包制影响公司内部治理结构的基础上,分析了可能对合同效力产生的影响。其次,在分析我国国有独资公司内部治理结构的基础上,分析了可能对合同效力产生的影响。然后,在认识到家族制影响公司治理结构的基础上,分析了其公司治理结构问题可能对合同效力产生的影响。简要结论是:交易相对人不需要因为对方公司内部治理结构的特殊而增加额外的审查义务,这也是公司和公司法现代化的必然结果。第七章“结语”。本章分为三节对本文形成的主要观点进行了总结。系统总结了对于公司治理结构影响合同效力问题中的形式主义边界、第三人的审查义务和公司内外部行为区分理论。最后简要叙述了立法论上的启示。
【关键词】:公司治理结构 合同效力 越权 股东会 法定代表人 交易相对人 无权代理 审查义务
【学位授予单位】: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D922.291.91
【目录】:
  • 摘要6-9
  • Abstract9-16
  • 第1章 导论16-29
  • 1.1 问题的提出16-19
  • 1.1.1 含混不清的制度16-18
  • 1.1.2 研究主题的界定18-19
  • 1.2 研究的背景:为什么要研究公司治理结构对合同效力的影响?19-20
  • 1.2.1 理论意义19
  • 1.2.2 实践意义19-20
  • 1.3 研究现状:文献综述20-24
  • 1.3.1 国内文献20-21
  • 1.3.2 国外文献21-23
  • 1.3.3 对现有研究的评述23-24
  • 1.4 研究路径24-26
  • 1.4.1 路径特征24-25
  • 1.4.2 研究框架25-26
  • 1.5 研究方法26-29
  • 第2章 公司治理结构影响合同效力的原理分析29-43
  • 2.1 公司治理结构的界定29-34
  • 2.2 公司治理结构如何影响合同效力34-36
  • 2.2.1“越权”使公司治理结构影响合同效力34-35
  • 2.2.2 公司治理结构影响合同效力问题的类型化35-36
  • 2.3 公司治理结构对合同效力影响的基本原理36-42
  • 2.3.1 法人财产权与公司治理、公司治理结构36-37
  • 2.3.2 影响公司治理结构的基础理论37-40
  • 2.3.3 公司治理结构影响合同效力的理论分析40-42
  • 2.4 本章小结42-43
  • 第3章 股东会、董事会决议瑕疵对合同效力的影响43-53
  • 3.1 股东会、董事会决议违反法律、行政法规对合同效力的影响44-48
  • 3.2 股东会、董事会决议违反规范性文件对合同效力的影响48-49
  • 3.3 股东会、董事会决议违反章程对合同效力的影响49-52
  • 3.4 本章小结52-53
  • 第4章 法定代表人越权对合同效力的影响53-89
  • 4.1 法定代表人越权合同的表现53-54
  • 4.2 法定代表人越权合同行为的原由分析54-65
  • 4.2.1 法定代表人越权合同问题的制度来源54-57
  • 4.2.2 法定代表人越权合同问题的理论来源57-60
  • 4.2.3 法定代表人越权与其他概念的区分60-65
  • 4.3 法定代表人越权合同的我国法实践——对《合同法》第50条的分析65-72
  • 4.3.1 立法背景与原旨65
  • 4.3.2 对“法人”的理解65-67
  • 4.3.3 对“越权”的理解67-69
  • 4.3.4 相对人的主观状态69-72
  • 4.4 法定代表人越权合同效力的比较法考察72-79
  • 4.4.1 大陆法系73-76
  • 4.4.2 英美法系76-79
  • 4.5 法定代表人越权合同效力的分析79-87
  • 4.5.1 违反法律规范越权合同的效力79-84
  • 4.5.2 违反章程和决议越权合同的效力84-87
  • 4.6 本章小结87-89
  • 第5章 法定代表人之外的董事、监事、高管越权代表对合同效力的影响89-103
  • 5.1 法定代表人之外的董事、监事、高管越权代表行为的表现及原因89-93
  • 5.1.1 董事、监事、高管越权代表行为的表现89-90
  • 5.1.2 董事、监事、高管越权代表出现的原因90-93
  • 5.2 董事越权代表对合同效力的影响93-96
  • 5.2.1 董事代表权的限制与越权93-94
  • 5.2.2 董事越权合同的效力94-96
  • 5.3 监事、高管越权代表对合同效力的影响96-102
  • 5.3.1 经理的权限范围与越权96-98
  • 5.3.2 经理越权合同的效力98-100
  • 5.3.3 监事、其他高管越权合同的效力100-102
  • 5.4 本章小结102-103
  • 第6章 特殊情形的公司治理结构对合同效力的影响103-117
  • 6.1“承包制”对合同效力的影响103-105
  • 6.1.1 承包经营与公司治理结构103-105
  • 6.1.2 承包经营对公司合同效力的影响105
  • 6.2“国家制”对合同效力的影响105-111
  • 6.2.1 国有独资与公司治理结构105-107
  • 6.2.2 国有独资对公司合同效力的影响107-111
  • 6.3“家族制”对合同效力的影响111-115
  • 6.3.1 家族公司与公司治理结构111-115
  • 6.3.2 家族治理对公司合同效力的影响115
  • 6.4 本章小结115-117
  • 第7章 公司治理结构影响合同效力的思考与启示117-123
  • 7.1 公司合同行为有效——外观主义的边界117-118
  • 7.2 公司合同行为无效——合同相对人审查义务的边界118-119
  • 7.3 公司内外部关系的区分理论119-122
  • 7.4 对立法论层面的启示122-123
  • 参考文献123-136
  • 缩略语表136-138
  • 致谢138-140
  • 个人简历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140-141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飞飞;;公司担保案件司法裁判路径的偏失与矫正[J];当代法学;2015年02期

2 吴飞飞;;公司担保合同行为的最佳行为范式何以形成——公司越权担保合同效力认定的逆向思维[J];法学论坛;2015年01期

3 朱珍华;;公司对内担保的债权人审查义务[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年06期

4 王轶;;合同行为效力的有关规则[J];工商行政管理;2014年12期

5 张荣健;;股权转让程序对股权对外转让合同效力的影响——基于《公司法》第72条、74条的论述[J];中国集体经济;2014年10期

6 刘昭彦;;对外担保有效谁说了算[J];董事会;2013年12期

7 丁一;;浅析股权转让合同中的阴合同[J];唯实(现代管理);2013年08期

8 车丕照;;国际商事活动道德约束的刚化[J];当代法学;2013年04期

9 胡涛;;论有限公司股权转让合同效力问题[J];时代金融;2013年17期

10 刘敏;刘金露;;阴阳合同效力的认定——对龚某诉上海某房地产公司等买卖合同纠纷案评析[J];法制与社会;2013年16期


  本文关键词:论公司治理结构对合同效力的影响,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2321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gongsifalunwen/42321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933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