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公司法论文 >

论我国上市公司退市制度的再造

发布时间:2017-08-10 06:22

  本文关键词:论我国上市公司退市制度的再造


  更多相关文章: 上市公司 退市制度 退市标准 退市程序


【摘要】:2012年是我国证券市场改革之年,自郭树清担任证监会主席以后,一直力推我国证券市场实行改革,其中一个备受关注的焦点问题就是上市公司退市改革的问题。就在2012年年初召开的中国金融会议上,国家领导人明确指出:“要加强新股发行制度市场透明化的转变,抓紧改善发行制度,维护一级和二级市场稳定健康的发展,给投资者提供踏实自信的股市环境”。在今年我国的政府工作报告会议上温家宝总理对此作出了清晰的阐述:“要进一步健全完善退市制度和新股发行上市管理制度,加强新股上市的审计制度,强化投资者回报和权益的保护”。有些业内人士称这次改革是“二次股改”,因为这次改革突出了全方位的内容。由于成熟证券市场建立的退市制度已有二三百年的历史,而我国退市制度建立时间只有几十年,相比而言,我国证券市场还存在很多不足之处。因此我国必须建立一个“有进有出”、“吐故纳新”的证券市场,只有这样才能保证优化资源配置的功能,从而促进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切实保护投资者的合法权益。 早在1993年颁布的《公司法》初步建立了上市公司退市制度,直到2001年“PT水仙”被宣告退出市场,,标志着我国第一家退市公司的出现,因而被视为我国证券市场发展过程中的里程碑。2005年10月,《公司法》和《证券法》同时修改,将上市公司的退市制度进行了修改并移入《证券法》中。2006年1月1日又施行了《公司法》,简称新《公司法》和《证券法》(以下简称新《证券法》)对上市公司退市制度的规定又有了新的突破和发展。2006年11月29日深交所发布《中小企业板股票暂停上市、终止上市特别规定》,该规定在现有主板退市制度的基础上进行了补充。退市制度改革自2010年开始启动,由证监会推动,为此,证监会专门成立了退市制度改革小组。交易所发布相关规则,去年上半年针对创业板公司,下半年针对主板及中小板。 本文首先探讨了上市公司退市法律制度的内涵和特征,从而总结出上市公司退市制度的重要意义,并引出了对我国现行上市公司退市制度的现状分析,指出我国现行上市公司退市制度现状的不完善与存在的问题;目前,我国退市制度的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我国有关法律规定的退市标准较为模糊,可操作性不强,导致了我国上市公司退市机制失灵。二是我国退市程序存在浓厚的行政色彩。三是我国目前退市制度仍以强制退市为主,自愿退市的非常少。四是对中小投资者的利益保护不足。由于我国上市公司退市制度的不完善,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我国证券市场的发展。然后,本文对美国的纽约交易所和纳斯达克交易所、英国的伦敦证券交易所和伦敦创业板市场(AIM)、日本的东京证券交易所以及我国的香港联交所的退市标准和退市程序进行了比较分析,发现它们在设计退市标准上比较科学、退市程序也很规范,值得为我国退市制度的完善提供有益的借鉴。最后,本文通过对沪、深证券交易所改革方案的实践性以及结合对成熟证券交易所的借鉴,对如何完善我国上市公司退市制度进行了深入的思考,笔者对此提出了几点完善建议:第一,加大上市公司退市力度。包括正确制定科学合理的退市标准,进一步完善退市程序,增加上市公司主动退市的方式。第二,建立和健全退市相关配套法律制度。包括进一步完善证券发行和上市制度,建立多层次交易市场体系,明确退市制度相关责任主体的法律责任。第三,本文还提出了通过制度安排及完善民事赔偿制度来保护投资者的利益。 综上所述,完善上市公司退市制度是我国证券市场走向成熟的重要一步,它将督促上市公司改善经营管理,提高其总体质量,并且将有利于改变市场价格扭曲的现状,使绩优股、成长股的价值值得体现。从长远来看,退市制度的建立,能够使证券市场“有进有退”的体系得以完善,实现证券市场优化资源配置的功能,进一步优化上市公司整体结构。同时随着我国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和退市制度的完善,我国证券市场将会日趋走向规范,投资者的利益也会得到很好的保护,从而使证监会也得以发挥其应有的职能。
【关键词】:上市公司 退市制度 退市标准 退市程序
【学位授予单位】:江西财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D922.287;D922.291.91
【目录】:
  • 摘要3-5
  • Abstract5-9
  • 引言9-13
  • (一) 选题意义9
  • (二) 文献综述9-12
  • (三) 研究方法12-13
  • 一、 上市公司退市制度的理论基础13-19
  • (一) 上市公司退市制度的内涵13-15
  • (二) 主板市场与创业板市场的退市制度15-17
  • (三) 上市公司退市制度的重要意义17-19
  • 二、 我国上市公司退市制度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19-27
  • (一) 我国上市公司退市制度的发展历程19-21
  • (二) 我国上市公司退市制度的现状21-23
  • (三) 我国上市公司退市制度存在的问题23-27
  • 三、 成熟证券市场上市公司退市制度对我国的借鉴27-37
  • (一) 成熟证券市场上市公司退市制度的综述27-32
  • (二) 成熟证券市场上市公司退市制度对比的启示及借鉴32-37
  • 四、 完善我国上市公司退市制度的建议37-45
  • (一) 加大对我国上市公司退市制度的力度37-39
  • (二) 建立和健全退市相关配套法律制度39-42
  • (三) 通过制度安排及完善民事赔偿制度来保护投资者的利益42-45
  • 结语45-46
  • 参考文献46-50
  • 致谢50-51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关旭;;基于国际经验的创业板退市制度研究[J];国际商务财会;2011年11期

2 李腾飞;;上市公司退市对投资者权益的影响[J];法制与经济(中旬);2011年11期

3 刘祥龙;李杨;;我国创业板退市制度的完善[J];法制与社会;2011年32期

4 潘瑜;;建立健全我国上市公司退市法律制度[J];广东财经职业学院学报;2007年06期

5 陈峥嵘;;完善创业板退市制度的政策建议和配套措施[J];国际融资;2010年09期

6 周煊;常亮;刘燕红;;世界各国(地区)创业板发展经验及其对我国的启示[J];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5期

7 李雪峰;;李大霄:退市不是退市制度的目的[J];股市动态分析;2012年17期

8 刘芬;;我国创业板市场直接退市制度的完善——以中小投资者权益保护为视角[J];法制博览(中旬刊);2012年08期

9 俞中;;新股发行 退市制度 新陈代谢[J];股市动态分析;2012年27期

10 吴聪;;中外上市公司退市机制的比较及启示[J];商场现代化;2006年16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李尚杰;我国上市公司退市机制研究[D];山西财经大学;2011年

2 朱潇;我国创业板直接退市制度的可行性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1年

3 陈俊锋;我国上市公司退市法律制度研究[D];复旦大学;2010年

4 王言午;创业板上市公司退市法律制度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1年

5 夏军;我国上市公司退市法律制度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7年

6 李牧林;我国上市公司退市法律制度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8年

7 王艳梅;我国上市公司退市法律制度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8年

8 孙巧芬;我国上市公司退市制度研究[D];暨南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64924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gongsifalunwen/64924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144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