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显著不足的认定及法律后果研究
本文关键词:资本显著不足的认定及法律后果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资本显著不足 公司人格否认制度 认定 法律后果
【摘要】:2013年,我国公司资本制度经历新一轮改革,本次公司资本制度改革取消了我国最低资本制度,并对股东出资给予更加灵活性的规定,这些规定于同年《公司法》修改中予以确认。这表明,一方面我国在法律层面降低了股东投资成本,对股东投资提供极大便利,但另一方面逐步从资本信用向资产信用转变,而其他公司制度未作相应调整,债权人保护机制相应地不再适应现行公司资本制度下的债权人保护要求,譬如公司人格否认制度,适用标准仍不明确,其中与公司资本最为相关的资本显著不足的认定问题今后将进一步凸显。鉴于目前我国在该问题上理论研究细化程度不够、立法规范内容规定不足、司法实践适用标准混乱等,主要表现在“资本显著不足”的含义界定、认定的时间节点、资本显著不足与公司人格否认制度适用等方面均存在疑义,特别是公司资本制度改革后,这些问题在理论上均需要重新理解并结合《公司法》规定进行规则的细化,这不仅是对我国《公司法》修改旨意的正面呼应,也是对修法后的理性解读。本文即从公司人格否认制度适用的视角出发,看待资本显著不足的认定及其法律后果。首先,资本显著不足能否适用公司人格否认制度,在于对其准确的认定,包括对“资本显著不足”的含义界定、时间节点认定、行为认定等,对资本显著不足认定后,方能判断是否能够适用资本显著不足,并以此要求股东承担无限连带责任;其次,资本显著不足认定后,需要判断能否单独以其为依据适用公司人格否认制度,鉴于我国公司资本制度的宽松化,对单独以资本显著不足适用公司人格否认制度应慎重,同时在不同债权人和股东的情况下,适用公司人格否认制度应当具体案例具体分析,以保证债权人利益和股东投资热情兼而有之。
【关键词】:资本显著不足 公司人格否认制度 认定 法律后果
【学位授予单位】:华东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D922.291.91
【目录】:
- 摘要6-7
- Abstract7-10
- 导论10-14
- 第一节 研究背景和意义10-11
- 第二节 研究现状11-12
- 第三节 研究方法12-13
- 第四节 研究创新与不足13-14
- 第一章 资本显著不足的基本法律问题14-30
- 第一节 资本显著不足的含义界定14-24
- 一、"资本"释义14-15
- 二、资本显著不足含义界定的既往理论及存在的问题15-17
- 三、《公司法》修改后资本显著不足含义界定的调整17-24
- 第二节 资本显著不足与公司人格否认制度适用的关系24-30
- 一、资本显著不足与公司人格否认制度适用关系的理论分析24-26
- 二、资本显著不足与公司人格否认制度适用关系的实践分析26-30
- 第二章 资本显著不足的具体认定30-39
- 第一节 资本显著不足的时间节点认定30-34
- 一、关于资本显著不足时间节点认定的既往理论及存在的问题30-32
- 二、《公司法》修改后资本显著不足时间节点认定的调整32-34
- 第二节 构成资本显著不足的行为认定34-39
- 一、“行为”界定35-36
- 二、构成资本显著不足的行为要件36-39
- 第三章 资本显著不足作为公司人格否认制度适用的依据39-47
- 第一节 资本显著不足作为公司人格否认制度适用依据的原则与标准39-41
- 一、以谨慎单独适用为原则39-40
- 二、资本显著不足单独适用的标准40-41
- 第二节 资本显著不足作为公司人格否认制度适用依据的具体分析41-47
- 一、在自愿债权人与非自愿债权人情形下的不同处理41-44
- 二、隐名股东情形下的处理44-45
- 三、一人公司情形下的处理45-47
- 结论47-49
- 参考文献49-53
- 后记53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秦勇;论我国公司资本制度问题[J];理论界;2004年05期
2 罗妍;浅析公司资本制度[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S1期
3 李长征,杨琳,李泽华;公司资本制度与我国的立法选择[J];湖北社会科学;2005年09期
4 刘东平;;商法视界中的公司资本制度[J];河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5年06期
5 彭冰;现行公司资本制度检讨[J];华东政法学院学报;2005年01期
6 彭熙海,蒋卫军;论我国公司资本制度的现状与改革[J];湘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2期
7 罗先斌;;公司资本制度立法的价值取向[J];洛阳师范学院学报;2007年04期
8 傅雪映;;公司资本制度比较研究[J];商品与质量;2012年S7期
9 卓卫国;李霞;;浅论公司资本制度的刑法保护之完善[J];法制博览(中旬刊);2012年09期
10 刘义义;;论公司资本制度[J];中国证券期货;2013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永光;;中日公司资本制度之比较研究[A];中国商法年刊第三卷(2003)[C];2003年
2 席如;刘诚;;东盟国公司资本制度差异研究——以新加坡和我国公司制度比较为例[A];当代法学论坛(二○一○年第3辑)[C];2010年
3 雷兴虎;;论我国公司资本制度的改革方向[A];中国商法年刊第三卷(2003)[C];2003年
4 赵万一;刘东平;;公司资本制度研究——从商法价值取向的视角进行解读、评判与重构[A];中国商法年刊第三卷(2003)[C];2003年
5 郭富青;;公司资本制度:设计理念与功能的变革——我国公司资本制度立法观念的转变与路径选择[A];中国商法年刊第三卷(2003)[C];2003年
6 宁金成;张安毅;;论我国公司资本制度的创新[A];中国商法年刊第三卷(2003)[C];2003年
7 刘文;;论回应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的公司资本制度[A];中国商法年刊第三卷(2003)[C];2003年
8 任尔昕;;论我国公司资本制度的困惑与出路[A];中国商法年刊第三卷(2003)[C];2003年
9 张国平;;完善我国公司资本制度若干问题的法律思考[A];中国商法年刊第三卷(2003)[C];2003年
10 齐恩平;;论我国公司资本制度的完善[A];中国商法年刊第三卷(2003)[C];200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河北师范大学法政学院 赵德勇;公司资本制度改革应依法平衡效率与安全[N];光明日报;2014年
2 姜南;公司资本制度改革初探[N];河北经济日报;2003年
3 四川省成都市中级人民法院 周继锋 郭琳佳;公司隐名出资人的股东资格认定[N];人民法院报;2010年
4 孙晓;公司资本制度应走放松管制强化监督之路[N];中国改革报;2010年
5 清华大学 施天涛;对公司资本制度改革的三点认识[N];中国工商报;2014年
6 ;热议解决“大股东侵占上市公司资金”顽症[N];上海证券报;2008年
7 中国人民大学商法研究所所长 刘俊海;改革公司资本制度 释放民间投资正能量[N];中国证券报;2014年
8 郑天玲 张爱梅;浅析新公司法下公司资本制度的改革[N];江苏经济报;2014年
9 中国政法大学课题组;改革公司资本制度需打破资本信用桎梏[N];中国证券报;2004年
10 虞德其;完善我国公司资本制度的思考[N];人民法院报;200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贾翱;公司法上新股发行制度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俊标;重构中国的公司资本制度[D];中国政法大学;2004年
2 金妮;公司资本制度模式研究[D];吉林大学;2004年
3 贾晓文;公司资本制度与犯罪初探[D];中国政法大学;2007年
4 王济;公司资本制度的困境与出路[D];中国政法大学;2007年
5 王海峰;我国公司资本制度变革的困境与出路[D];吉林大学;2013年
6 王一涵;我国公司资本制度及其完善研究[D];吉林财经大学;2014年
7 杨晓腾;论我国公司资本制度的改革[D];新疆财经大学;2008年
8 康剑峰;我国公司资本制度的变革与创新[D];山西财经大学;2011年
9 黄元姗;公司资本制度法律问题研究[D];湖南大学;2001年
10 王天品;公司资本制度比较研究[D];华东政法学院;2004年
,本文编号:79342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gongsifalunwen/7934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