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限公司困境及司法解散
发布时间:2017-09-12 20:53
本文关键词:有限公司困境及司法解散
【摘要】:有限责任公司困境包括公司僵局和股东压迫,是公司制度发展中令人无法回避的问题。纵观国外立法和司法实践,司法解散制度为该困境的破除提供了有效途径。我国《公司法》第183条规定了司法解散,填补了一直以来的空白。但是由于我国司法解散制度刚刚起步,相关的规定比较模糊,理论界也有不同的声音。本文将在我国相关立法的基础上结合国外的司法解散立法和实践,探讨有限责任公司困境及其司法解散路径。本文主要论述了公司僵局、股东压迫、司法解散的基本理论、司法解散的程序以及司法解散的替代性救济措施等主要问题。本文由目录、前言、正文和结语组成。 第一章:有限责任公司困境的理论基础分析和司法解散的概述。本章从引发司法解散的主要事由出发,首先分析了公司僵局的概念、特征和形成的原因,其次论述了股东压迫的概念和界定标准,最后在对公司僵局和股东压迫的认识基础之上,介绍了对司法解散制度进行了概述,重点分析了法官在司法解散案件中应当考量的因素,包括公司解散对公众的影响、被解散公司的经营状况、公司解散对股东的价值和净手原则。 第二章:我国司法解散的现状及其评析。本章主要以司法解散的法定事由和程序问题为落脚点,通过与国外相对成熟的司法解散制度的比较,对我国当前的司法解散制度进行评析。我国所规定的司法解散事由只包括公司僵局,与国外多种多样的解散事由相比,显得过于狭隘,,不利于对少数股东权利的保护。在我国司法解散诉讼的程序问题上,也存在着很多争议。对于程序方面,主要探讨了司法解散诉讼的当事人地位、司法解散诉讼滥用的防范措施、司法解散与公司解散登记和清算的衔接问题等等。 第三章:司法解散的替代性救济措施。司法解散公司的影响是极其广泛的,小至股东利益的实现,大至对社会公共利益损害,因此,国外的实践,尤其是在英美法系国家中,法院通过多方利益的平衡,在不得已的情况下才解散公司。避免解散公司的替代性措施选择范围很广,但适用性最高的是股份收购救济方式。我国应当构建司法解散的替代性救济措施,通过对国外相关立法和实践的比较和借鉴,完善我国的司法解散制度。 结语部分总结了本文的观点。我国立法应当通过扩大司法解散制度,给予小股东更多的救济和保护,即提供压迫救济;完善司法解散制度配套的诉讼程序,如滥用司法解散诉讼的防范机制;完善替代性救济措施,以避免盈利公司因公司内部纠纷而被迫解散。
【关键词】:公司僵局 股东压迫 司法解散 替代性救济
【学位授予单位】:华东政法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D922.291.91
【目录】:
- 摘要4-6
- Abstract6-8
- 目录8-10
- 前言10-12
- 第一章 有限责任公司困境和司法解散概述12-27
- 第一节 有限责任公司困境12-20
- 一、 公司僵局12-17
- 二、 股东压迫17-20
- 第二节 司法解散概述20-27
- 一、 司法解散的特征21-23
- 二、 司法解散裁判中的考量因素23-27
- 第二章 我国《公司法》司法解散的现状及其评析27-34
- 第一节 公司司法解散的解散事由27-28
- 第二节 公司司法解散的请求权主体28-30
- 一、 请求权主体资格要求28-29
- 二、 司法解散诉讼的被告和第三人29-30
- 第三节 恶意诉讼的防范与救济机制30-32
- 一、 诉讼担保制度30-31
- 二、 恶意诉讼的损害赔偿制度31-32
- 第四节 公司解散登记32-33
- 第五节 公司清算33-34
- 第三章 司法解散的替代性救济措施34-49
- 第一节 司法解散的必要性34-35
- 第二节 替代性救济措施的具体形式35-41
- 一、 退股权35-37
- 二、 除名权37-38
- 三、 指定临时董事38-39
- 四、 指定监管人39-41
- 第三节 作为救济的股份收购41-49
- 一、 英国的股份收购41-43
- 二、 美国的股份收购43-47
- 三、 对我国股份收购的思考47-49
- 结语49-50
- 参考文献50-52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52-53
- 后记53-54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王义松;;有限公司股东退股的法律分析[J];法学论坛;2006年03期
2 江平;公司法与商事企业的改革与完善(五)[J];中国律师;1999年06期
3 甘培忠;公司司法解散:《公司法》中说不出的痛[J];中国律师;2002年09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中国政法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赵旭东;[N];人民法院报;2002年
2 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 丁文联邋上海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 潘云波;[N];人民法院报;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金海平;公司司法解散制度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7年
2 刘德学;股东除名权法律问题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葛仲阳;有限责任公司股东除名制度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83948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gongsifalunwen/839487.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