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公司法论文 >

司法裁判对公司法强制性与任意性解读之实证分析——以有限责任公司为例

发布时间:2017-09-15 08:13

  本文关键词:司法裁判对公司法强制性与任意性解读之实证分析——以有限责任公司为例


  更多相关文章: 公司法性质 司法裁判 异议股东回购 公司减资 实证分析


【摘要】:公司法条款的强制性与任意性问题在司法裁判中经常出现,其处理方式和结果对于维护公司的正常运营,保护诸如股东和债权人等公司利益相关人的权利都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实证研究方法选取了异议股份回购和公司减资的相关司法裁判分别进行了考量,认为在文义解释不清楚的情况下,对于公司内部纠纷,尽量将相关条款理解为任意性条款;而对于公司外部纠纷,尽量将相关条款理解为强制性条款,并严格执行。
【关键词】公司法性质 司法裁判 异议股东回购 公司减资 实证分析
【基金】:广州市政府“菁英计划”公派留学项目阶段性成果之一
【分类号】:D922.291.91
【正文快照】: 一、问题的提出:法院该如何解读公司法条文的性质我国公司法法条的设计体现了任意性与强制性结合的特点,一方面赋予公司一定程度上的自治权,另一方面则强化公司的责任机制,引导公司合理经营,妥当保护公司、股东、债权人及外部人的利益。而有限责任公司由于具有很强的人合性与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罗培新;;填补公司合同“缝隙”——司法介入公司运作的一个分析框架[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1期

2 朱慈蕴;;公司章程两分法论——公司章程自治与他治理念的融合[J];当代法学;2006年05期

3 钱玉林;;公司章程“另有规定”检讨[J];法学研究;2009年02期

4 高春乾;;有限责任公司减资违反通知义务与股东责任承担[J];人民司法;2011年16期

5 汤欣;论公司法的性格——强行法抑或任意法?[J];中国法学;2001年01期

6 罗培新;;公司法强制性与任意性边界之厘定:一个法理分析框架[J];中国法学;2007年04期

7 王红玲;有限责任公司与股份有限责任公司的差异研究[J];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04年02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山;;论违反公司章程的投资担保合同的效力[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2期

2 储陈城;高越;;出资瑕疵股东之股东除名的根基[J];北京化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1期

3 高永周;;论有限责任公司的人合性[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4期

4 王伟;对我国股份有限公司董事会与股东大会权力配置的反思[J];商业研究;2004年20期

5 唐艳;李勇;王烈琦;;有限责任公司重大事项的股东表决机制研究——以我国《公司法》第44条的理解与适用为中心[J];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10年10期

6 梁生东;;有限责任公司股权内部转让研究[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12期

7 张修祥;中国建立累积投票制度的法律分析[J];重庆商学院学报;2002年02期

8 何伦坤;;公司社会责任正当性及其司法化研究[J];重庆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5期

9 史梁;;试述公司章程的性质[J];研究生法学;2007年05期

10 于莹;;改革开放30年中国商法学研究回顾[J];当代法学;2009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吴越;;公司人格本质与社会责任的三种维度[A];北京论坛(2007)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人类文明的多元发展模式:“全球化趋势中跨国发展战略与企业社会责任”法学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下)[C];2007年

2 官欣荣;;商法学研究动态与综述(2006.7—2007.9)[A];中国商法年刊(2007):和谐社会构建中的商法建设[C];2007年

3 范一丁;;关于公司治理结构的结构[A];中华全国律师协会经济业务委员会2001年年会论文集[C];2001年

4 姜省路;;隐名股东的若干法律问题思考[A];中华全国律师协会公司法专业委员会2009年年会论文集[C];2009年

5 朱颖琦;;转型中国公司章程自治实践中的司法力量——以公司章程中股权转让约定条款效力的司法审查为例[A];探索社会主义司法规律与完善民商事法律制度研究——全国法院第23届学术讨论会获奖论文集(下)[C];2011年

6 范明昆;徐进峰;;股东出资自由约定与债权人利益保护的博弈与衡平——以股东损害债权人利益的司法应对为视角[A];全国法院第二十六届学术讨论会论文集:司法体制改革与民商事法律适用问题研究[C];2015年

7 朱绚凌;沈ng;樊荣禧;;“股随岗变”连环诉讼之裁判迷局、归源及破解——兼论公司强制离职股东转让股权的效力[A];全国法院第二十六届学术讨论会论文集:司法体制改革与民商事法律适用问题研究[C];201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贾翱;公司法上新股发行制度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2 张强;商法强制性规范研究[D];复旦大学;2011年

3 胡元聪;外部性问题解决的经济法进路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9年

4 曹如波;公司非讼程序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5 徐晓松;论公司资本监管[D];中国政法大学;2003年

6 徐菁;论公司法的边界[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5年

7 秦莉;权力的博弈与制衡[D];中国政法大学;2005年

8 邓小明;控制股东义务法律制度研究[D];清华大学;2005年

9 王林清;公司内部监督机制法律构造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6年

10 朱圆;美国公司治理最新发展及法理分析[D];华东政法学院;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文s,

本文编号:85533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gongsifalunwen/85533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182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