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优先股制度发展的反思与完善
本文关键词:公司优先股制度发展的反思与完善
【摘要】:近期,我国正式启动了公司优先股制度的试点工作。引入优先股制度对于我国完善公司治理结构、拓宽企业的融资通道、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等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但我国优先股的现行制度体系存在一些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需要通过明确优先股制度的立法模式、修改和调整法律规定以及保障优先股股东的知情权等方面进行完善。
【作者单位】: 上海政法学院国际法学院;华东政法大学;
【关键词】: 优先股 优先权 公司法 制度反思
【基金】: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攻关项目“国际金融中心法制环境研究”(项目号:11JZD009) 上海高校青年教师培养资助计划“后危机时代卖空交易监管研究”(项目号:ZZszf12002) 上海政法学院校级青年科研项目“金融仲裁制度研究”(项目号:2013XQN12)
【分类号】:F271;D922.291.91
【正文快照】: 优先股是指股份有限公司发行的一种与普通股相对应的股份形式,优先股的股东在公司利润分红和剩余财产分配请求权方面,要比普通股股东享有一定的优先权,但一般而言,并不享有公司股东大会的表决权。优先股最先诞生于欧洲,并逐渐发展成为发达国家或地区市场普通认可和蓬勃发展的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王欣新;魏现州;;在我国公司法中设置优先股制度初探[J];法律适用;2010年10期
2 宋伟;胡海洋;;优先股相关法律问题透析[J];法治研究;2009年09期
3 龚博;;以优先股制约国有股控权的制度设计[J];法学;2012年10期
4 任红;;优先股股东权保护的法律适用问题研究[J];理论与改革;2014年03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欣新;魏现州;;在我国公司法中设置优先股制度初探[J];法律适用;2010年10期
2 龚博;;以优先股制约国有股控权的制度设计[J];法学;2012年10期
3 张树;李鑫淇;;论风险投资反稀释权力保护[J];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6期
4 胡伟为;胡凯为;;优先股对深化国企改革的工具价值[J];法制与经济(下旬);2014年01期
5 胡伟为;胡凯为;;企业国有资产优先股权化的制度设计——以国有企业分类和股权制衡为视角[J];法制与经济(中旬);2014年01期
6 魏现州;;论优先股股东的权利保护[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年S1期
7 魏现州;;论优先股股东的权利保护[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8 任红;;优先股股东权保护的法律适用问题研究[J];理论与改革;2014年03期
9 庄东红;;大小非解禁引入优先股的可行性分析[J];经济视角(上旬刊);2014年05期
10 段倩;;优先股立法可行性分析[J];企业导报;2012年13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贾翱;公司法上新股发行制度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2 潘林;美国风险投资合同与创业企业治理法律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3 张培尧;论国有股权行使制度[D];中国政法大学;2011年
4 李海燕;建立我国类别股制度的构思[D];吉林大学;2014年
5 王荣;国有股权行使模式研究[D];吉林大学;201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白云;论我国类别股份制度的不足与完善[D];中国政法大学;2011年
2 安小丽;私募股权投资关系中投资者权益保护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1年
3 丛山;借鉴国外经验发展中国优先股制度的现实意义[D];复旦大学;2011年
4 赛艳;我国国有企业管理层收购若干法律问题研究[D];贵州民族学院;2011年
5 黄飞;优先股股东权益保护论[D];西南财经大学;2010年
6 黄玉光;中国企业境外间接上市的法律监管[D];山西大学;2011年
7 赵雪娇;论我国公司法对创业投资的制度支持[D];湖南大学;2011年
8 胡秋圆;类别股分析:价值、问题及解决[D];华东政法大学;2012年
9 蒋亚男;股权类别化法律制度研究[D];辽宁大学;2012年
10 余杨;携程旅行网私募融资案法律解读[D];西南政法大学;2012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钧;;中国上市公司的制度性利益冲突[J];北大法律评论;2001年01期
2 于莹;潘林;;优先股制度与创业企业——以美国风险投资为背景的研究[J];当代法学;2011年04期
3 袁锦秀;;优先股股权优先及其相关问题透析——以法律为视角[J];湖北社会科学;2006年01期
4 王欣新;魏现州;;在我国公司法中设置优先股制度初探[J];法律适用;2010年10期
5 徐剑;;优先股法律问题研究[J];法制与社会;2008年04期
6 宋伟;胡海洋;;优先股相关法律问题透析[J];法治研究;2009年09期
7 龚博;;以优先股制约国有股控权的制度设计[J];法学;2012年10期
8 郭富青;股份公司设置特别股的法律透视[J];河北法学;2002年05期
9 蒋大兴;;公司法的政治约束——一种政治解释的路径[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9年05期
10 余晓明;可转换优先股在风险投资中的运用[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03年06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证监会研究中心 黄明 张翔 张冬峰;[N];中国证券报;2012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推进国有企业改革与发展若干理论和实际问题——中共天津市委党校第17期培训一班“国有企业改革与发展问题研讨会”纪要[J];求知;2000年01期
2 李国旗;庞世曜;;依法保障和促进国有企业改革[J];求知;2000年03期
3 张荣芹;;多数国有企业改革的最终目标[J];求知;2000年03期
4 潘宗白;国有企业改革理论与党的群众路线[J];党政论坛;2000年02期
5 向德荣;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必须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J];工会理论与实践.中国工运学院学报;2000年01期
6 黄文登;拉美国有企业改革的特点和影响[J];拉丁美洲研究;2000年02期
7 白凤森;智利、墨西哥和阿根廷的国有企业改革[J];拉丁美洲研究;2000年03期
8 李志新,李学军,冀晨辉;对现阶段国有企业改革与非公有经济发展的几个问题的探讨[J];理论导刊;2000年04期
9 夏杰长;论促进国有企业改革与发展的财税对策[J];理论与改革;2000年01期
10 江晓薇;国有企业改革的制度成本分析[J];理论与改革;2000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魏达志;魏达志;;国有企业改革三大模式的体制效应与缺陷——对承包制、租赁制、股份制改革的再评说[A];2002中国经济特区论坛:现代化建设中的体制问题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2 张立军;孙屹峰;;谈深入国有企业改革与建立现代企业制度[A];经济全球化与我国经济运行机制创新研究——经济全球化与经济运行机制变革研讨会议论文[C];2004年
3 陈尤佳;陈琪;;稳步推进国有企业改革[A];河南省建筑业行业优秀论文集(2005)[C];2005年
4 迟树功;;山东国有企业改革的经验与启示[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道路·事业——山东省社会科学界2008年学术年会文集(4)[C];2008年
5 张文;;国有企业改革发展30年回顾与展望[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道路·事业——山东省社会科学界2008年学术年会文集(3)[C];2008年
6 王冰;;国有企业改革中的成本控制[A];2004年晋冀鲁豫鄂蒙川云贵甘沪十一省市区机械工程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河南分册)[C];2004年
7 林木西;;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理论思考[A];深化企业改革和治理通货膨胀研究[C];1995年
8 程恩富;;加速国有企业改革的若干问题[A];深化企业改革和治理通货膨胀研究[C];1995年
9 李俊江;;国有企业改革的国际比较[A];深化企业改革和治理通货膨胀研究[C];1995年
10 何炼成;;纵论国有企业改革[A];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理论与实践[C];199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辽宁省省长 张文岳;实现国有企业改革新突破[N];中国改革报;2005年
2 白玉民;国有企业改革思路和对策的有益探索[N];河北经济日报;2001年
3 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主任 李荣融;进一步深化国有企业改革[N];经济日报;2004年
4 本报编辑部;坚定不移地推进国有企业改革[N];经济日报;2005年
5 湖北省孝感市市委书记 张昌尔;论国有企业改革中的政府职能[N];中国经济时报;2001年
6 马洪福 记者 韩雪洁;推进国有企业改革与制度创新[N];吉林日报;2002年
7 记者 胡欣;深化国有企业改革 加快体制机制创新 为辽宁全面振兴不断注入新的动力[N];辽宁日报;2005年
8 盛华仁;努力实现国有企业改革与脱困三年目标[N];人民日报;2000年
9 桂世镛;向深层次推进国有企业改革[N];人民日报;2000年
10 ;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取得丰硕成果[N];人民日报;200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章迪诚;中国国有企业改革的制度变迁研究[D];复旦大学;2008年
2 吕大忠;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反垄断和市场化[D];南开大学;2010年
3 安增军;马克思的企业理论与中国国有企业改革[D];厦门大学;2001年
4 王希;国有企业改革与最优产权安排[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5 李晓宏;基于内部环境优化的国有企业改革研究[D];天津大学;2009年
6 施少华;产权与中国国有企业改革[D];复旦大学;2003年
7 罗巧根;股权结构与我国国有企业改革[D];西南财经大学;2004年
8 于克信;国有企业改革过程中的管理重组研究[D];复旦大学;2004年
9 余卫平;国有企业产权制度改革的效应分析与评价[D];中南大学;2004年
10 尹智雄;员工持股制度与国有企业改革[D];浙江大学;200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戎迈;利益相关者理论与国有企业改革[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8年
2 冯道军;政府在国有企业改革中的角色定位[D];中央民族大学;2008年
3 严经文;科学发展观与国有企业改革的深化[D];西北民族大学;2009年
4 郑付建;山西省国有企业改革绩效研究[D];山西财经大学;2011年
5 孟海丽;国有企业改革的回顾与思考[D];淮北师范大学;2011年
6 曹庭亚;马克思主义社会形态理论与国有企业改革[D];华中师范大学;2000年
7 种项谭;中国国有企业改革:回顾与反思[D];河北大学;2000年
8 程远忠;国有企业改革的非经济因素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0年
9 杨旭东;对国有企业改革若干问题的探讨[D];大连理工大学;2000年
10 洪远湘;对国有企业改革的思考与分析[D];厦门大学;2001年
,本文编号:85595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gongsifalunwen/8559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