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国际法论文 >

流浪权三探——立足于流浪权及其相关义务的探讨

发布时间:2018-03-07 02:08

  本文选题:流浪权 切入点:精神权利 出处:《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年03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流浪权既是流浪者的一种精神权利,也是其物质—生活权利。两类权利在流浪行为中相互交织,相互影响。其无论在法定形态上,还是在习惯事实上,都有所表现。与此相应,也必然要求流浪者负有相应的义务。其中既有和流浪之生活权利相应的流浪义务,也有和流浪之精神权利相应的流浪义务。在表现形式上,无论何种流浪义务,都可二分为法定的或者习惯的义务。经由流浪义务的探讨,再回过头来看待流浪权利,会发现两者在流浪行为中,具有明显的精神—生活交互性。
[Abstract]:The right to vagrancy is not only a spiritual right but also a material-life right of a homeless person. The two rights are intertwined and interacted with each other in vagrancy. It must also require the homeless to bear the corresponding obligations. Among them, there are the vagrancy obligations corresponding to the right to live and the spiritual rights of vagrancy. In the form of expression, no matter what kind of obligation of vagrancy, Both can be divided into legal or customary obligations. Through the study of the obligation of vagrancy, and then looking back on the right of vagrancy, we can find that both of them have obvious spirit-life interaction in the vagrancy behavior.
【作者单位】: 中南大学法学院;
【分类号】:D998.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7条

1 李莉;;论作者精神权利的双重性[J];中国法学;2006年03期

2 温晓红;网络环境下版权人的精神权利[J];现代传播;2004年02期

3 丛立先;;论网络版权之精神权利及其表现[J];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6期

4 刘华;网络环境下版权人精神权利保护基本原则探析[J];韶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2期

5 杨延超;;作品精神权利的秩序价值[J];知识产权;2007年01期

6 胡云红;;著作权法中电影作品的界定及作者精神权利的保护——以中日著作权法制度为中心[J];知识产权;2007年02期

7 ;[J];;年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原晓爽;表演者权利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王益平;数字技术和互联网环境下作者精神权利比较研究[D];复旦大学;2009年

2 何莹;论版权贸易中精神权利的协调[D];西南政法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157747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guojifa/157747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0cd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