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仲裁案临时仲裁庭之公正性剖析
本文选题:南海仲裁案 切入点:临时仲裁庭 出处:《东南亚研究》2017年02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国际仲裁只有具备充分的公正性,才会具有执行的权威性。受理菲律宾政府单方提起南海仲裁案的临时仲裁庭,从其性质和它与权威国际司法、国际仲裁机构的联系可见,它并不是具有广泛认可的公正性和权威性的国际仲裁机构,与联合国没有关系。仲裁庭的成立利用了《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争端解决机制及附件七仲裁制度设计的缺陷,其活动利用了与某些国际司法相关机构的模糊关系;仲裁庭违反国际司法、国际仲裁机构组建的普遍原则,运行程序缺乏法定性;柳井俊二法官未回避仲裁庭的组建工作,不符合法官中立性原则的要求;仲裁员在案件审理过程中随意更改自己的立场,缺乏独立性;仲裁庭作出的所谓"裁决",在法理适用与事实认定方面存在明显谬误。临时仲裁庭的公正性严重缺乏,其活动和最终"裁决"结果也是非法无效的。
[Abstract]:Only if international arbitration has full impartiality can it have the authority of enforcement. The ad hoc arbitral tribunal that accepts the arbitration case brought unilaterally by the Philippine Government in the South China Sea can be seen from its nature and its links with authoritative international justice and international arbitration institutions. It is not an internationally recognized body of impartiality and authority and has no bearing on the United Nations...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arbitral tribunal takes advantage of the deficiencies in the design of the dispute settlement mechanism of the United Nations Convention on the Law of the Sea and of the arbitration system in Annex VII, Its activities took advantage of the vague relationship with certain international judicial bodies; the arbitral tribunal violated the universal principles of international justice and the establishment of international arbitration bodies, and the procedures for its operation were not legally qualified; and Judge Yanai Shunji did not challenge the formation of the arbitral tribunal, It does not meet the requirements of the principle of neutrality of the judge, the arbitrators change their position at will in the course of the case hearing, and they lack independence; The so-called "award" made by the arbitral tribunal is manifestly false in the application of the law and in the determination of the facts. The impartiality of the interim tribunal is seriously lacking, and its activities and the final "award" result are also illegal and invalid.
【作者单位】: 郑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越南研究所;郑州大学国家领土主权与海洋权益协同创新中心;郑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分类号】:D993.5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赵运刚;论法院与仲裁庭的关系[J];华东政法学院学报;2000年03期
2 泽文;此种情况属于越权裁决吗?[J];中国对外贸易;2001年12期
3 邓杰;论我国应确立仲裁庭管辖权自裁原则[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2年05期
4 王瀚,李广辉;论仲裁庭自裁管辖权原则[J];中国法学;2004年02期
5 朱珍华;;“模拟仲裁庭”教学法研究[J];当代教育论坛(学科教育研究);2007年04期
6 马占军;;我国仲裁庭组成方式的修改与完善[J];法学;2009年01期
7 王学权;;从办案秘书的视角看仲裁庭审若干细节问题[J];北京仲裁;2010年02期
8 张坤;;论仲裁庭的管辖权[J];商品与质量;2010年S7期
9 孙威;米扬;;浅析仲裁庭调查取证制度的完善[J];中国律师;2010年12期
10 刘广仁;;创新仲裁模式 流动仲裁庭开在百姓家[J];现代农业;2011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王玫黎;宋秋婵;;法院与仲裁庭“伙伴关系”论[A];中国仲裁与司法论坛暨2010年年会论文集[C];2010年
2 霍伟;;论仲裁自裁管辖权原则[A];中国仲裁与司法论坛暨2010年年会论文集[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李丰;贵阳建立“流动仲裁庭”进乡化解矛盾[N];工人日报;2013年
2 本报记者 邢菲 通讯员 曹元良;全市首家镇级劳动仲裁庭临淄开张[N];淄博日报;2014年
3 彭丽明;仲裁庭自裁管辖权原则及其在我国的确立[N];人民法院报;2004年
4 王全政 记者 侯静;流动仲裁庭阳光办案受欢迎[N];广元日报;2007年
5 厦门海事法院法官 陈延忠;缺员仲裁庭的裁决是否有效[N];人民法院报;2007年
6 惠正一;瑞典仲裁庭驳回达能两项申请达娃战互有得失[N];第一财经日报;2008年
7 胡红伟邋李静;瑞典仲裁庭驳回达能两请求娃哈哈有望获得赔偿[N];中国质量报;2008年
8 刘鹏;许昌设立消费纠纷仲裁庭[N];中国工商报;2008年
9 通讯员史东兵、王吉文;吉市萨尔县巡回仲裁庭为工人解忧[N];昌吉日报;2009年
10 唐永清;内蒙古仲裁庭审记录实现计算机化[N];中国劳动保障报;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钒;ICSID仲裁庭对“国家责任草案”的解释与适用研究[D];西南大学;2015年
2 杜灵;论ICSID管辖权之“投资”的变化趋势与中国之应对[D];中国青年政治学院;2014年
3 丁冬;自贸试验区紧急仲裁庭制度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5年
4 李元平;ICSID仲裁庭的管辖权扩大趋势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5年
5 薛东玉;国际商事仲裁中紧急仲裁庭制度初探[D];华东政法大学;2015年
6 瞿婷;国际商事仲裁中紧急仲裁庭制度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5年
7 郭翠平;ICSID管辖权扩大法律问题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6年
8 尹通;论仲裁庭的权力[D];上海大学;2016年
9 杨甜;仲裁裁决书推理实现研究[D];重庆大学;2016年
10 魏丽萍;论仲裁庭的权力[D];武汉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160328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guojifa/16032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