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国际法论文 >

国际刑事司法协助的发展及其对我国的启示——以广东开平案为例

发布时间:2018-03-15 04:14

  本文选题:司法协助 切入点:引渡 出处:《湖北社会科学》2010年01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中美两国在开平案上的合作表明,随着国际公约的通过和司法协助实践的深入,国际刑事司法协助的多边机制初步建立、资产追回已成为司法协助的重点、司法协助的方式更加灵活多样。我国要充分利用这些有利条件,对内继续完善我国的刑事司法制度,对外积极参与国际合作,不断探索刑事司法协助的新办法,以有效惩治犯罪、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Abstract]:The cooperation between China and the United States in the Kaiping case shows that with the adoption of international conventions and the deepening of the practice of mutual legal assistance, a multilateral mechanism for international judicial assistance in criminal matters has been initially established, and asset recovery has become the focus of mutual legal assistance. We should make full use of these favourable conditions, continue to improve our criminal justice system internally, actively participate in international cooperation with the outside world, and continue to explore new ways of criminal judicial assistance, In order to effectively punish crime, maintain social fairness and justice.
【作者单位】: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
【分类号】:D997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黄风;;国际刑事司法协助制度的若干新发展[J];当代法学;2007年06期

2 王晓阳;;关于影响我国腐败犯罪引渡的情形的思考——以“政治犯罪不引渡”与“死刑不引渡”为视角[J];行政与法;2008年09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8条

1 李海滢;;涉外腐败犯罪刑事管辖权冲突问题研究——以中国为视角的思考[J];当代法学;2009年03期

2 郭魏;陈立毅;;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背景下的犯罪防治对策[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S2期

3 邹倩;陈立毅;;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刑事司法协助机制的完善[J];法学与实践;2009年02期

4 孔繁勇;;刑事司法协助中的中央机关[J];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1期

5 邹倩;陈立毅;;论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刑事司法协助机制的完善[J];甘肃联合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2期

6 吴瑞;;国际侦查合作法律依据简论[J];北京人民警察学院学报;2012年02期

7 吴瑞;张羽;;国际侦查合作中的双重追诉原则[J];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9期

8 张磊;;论我国经济犯罪收益追缴制度的构建[J];政治与法律;2009年05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马贺;欧盟区域刑事合作进程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08年

2 刘再辉;上海合作组织法律问题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许珍珍;美国民事没收制度研究[D];外交学院;2011年

2 刘冉升;论当前外逃被告人引渡程序的构建[D];华东政法大学;2011年

3 陈龙鑫;中国开展国际侦查合作问题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1年

4 朱懿;我国反腐败国际合作机制若干问题研究[D];复旦大学;2010年

5 张艳;论国际刑事法院检察官调查权的行使[D];吉林大学;2011年

6 王晓会;中国—东盟刑事司法协助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1年

7 王茁;国际刑事司法协助中的引渡问题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08年

8 孟晶;洗钱犯罪上位犯罪研究[D];复旦大学;2009年

9 南在都;中韩引渡制度比较研究——相关条约与国内立法[D];外交学院;2009年

10 李银喜;论反海盗国际法律机制[D];中国政法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赵秉志,陈一榕;试论政治犯罪不引渡原则[J];现代法学;2001年01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泉生;略论海峡两岸司法协助的要件和程序[J];法学天地;1994年03期

2 张再;周溢潢;;“鲍惠尔案”与中美司法协助谈判(续)[J];世界知识;1995年08期

3 张再;周溢潢;;中美大使级会谈中鲜为人知的一幕:“鲍惠尔案”与中美司法协助谈判[J];世界知识;1995年07期

4 章克俭;中国国际法学会举行年会[J];政治与法律;1988年05期

5 林荫茂,,柯葛壮;论国际刑事司法协助[J];学术季刊;1995年02期

6 黄瑞,张东理;内地与香港民商事司法协助若干问题研究[J];南昌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年01期

7 唐荣智,陶旭东,李阿吉;海峡两岸司法协助研究──之两岸司法协助的范围[J];福建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0年02期

8 华小鹏;简论中国内地与香港民商事司法协助的完善[J];河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3年04期

9 徐宏;简论香港特别行政区与外国的司法协助[J];法学评论;1996年03期

10 吴明童;跨国民事诉讼案件司法协助研究[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学院学报;1996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马华;;涉外民商事审判的几个基本问题[A];第三届贵州法学论坛文集[C];2001年

2 马华;;涉外 民商事审判的几个基本问题[A];贵州法学论坛第三届文集[C];2001年

3 张永昌;黄奋强;;基层央行司法协助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A];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与金融支持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4 韦经建;陈泽桐;;关于建立内地与香港民商事区际司法协助制度的若干问题[A];中国商法年刊第二卷(2002)[C];2002年

5 于志宏;;内地与香港特别行政区司法协助的新发展——评两地相互认可和执行民商事案件判决的安排[A];2006年中国青年国际法学者暨博士生论坛论文集(国际私法卷)[C];2006年

6 齐巍;;中国打击和预防有组织犯罪对策研究[A];中国犯罪学研究会第十二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7 崔起凡;;国际商事仲裁域外取证的司法协助:现状与趋势[A];中国仲裁与司法论坛暨2010年年会论文集[C];2010年

8 王承志;徐培强;;香港法院承认与执行内地仲裁裁决研究[A];规划·规范·规则——第六届中国律师论坛优秀论文集[C];2006年

9 王传丽;张薇;;两岸四地民商事判决承认与执行的若干法律问题[A];《WTO法与中国论坛》文集——中国法学会世界贸易组织法研究会年会论文集(六)[C];2007年

10 何萍;周卫平;;以FATF标准看我国反洗钱、反恐融资措施[A];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五届学术年会文集(2007年度)(政治·法律·社会学科卷)[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单长华 汪伟勇 记者 涂映红;婺源千余司法协助员乡间解纠纷[N];上饶日报;2008年

2 李亚彪;应对金融危机司法协助大有可为[N];联合日报;2009年

3 温学东 韩兵 王锐 玄亦冰;黑龙江办结涉俄司法协助案百余起[N];检察日报;2003年

4 ;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批准《中华人民共和国和秘鲁共和国关于民事和商事司法协助的条约》的决定[N];人民日报;2009年

5 记者钟鞍钢;外交和司法协助双管齐下[N];法制日报;2005年

6 本报记者 赵刚;外资半夜跑 责任步步追[N];人民法院报;2009年

7 李飞邋姚晨奕 本报通讯员 吴爱民 方龙华;保障民生促进和谐的一条新路[N];人民法院报;2008年

8 记者 唐小可;港澳加强司法协助合作[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0年

9 ;外资非正常撤离 中方将跨国追责[N];南方日报;2008年

10 刘晓林 丁晓兵;司法协助在中国[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李继;中国区际民商事司法协助法律问题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6年

2 钱锋;论外国法院民商事判决的承认与执行[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7年

3 王吉文;2005年海牙《选择法院协议公约》研究[D];厦门大学;2008年

4 任学强;腐败犯罪特殊诉讼程序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0年

5 黄俊平;普遍管辖原则研究[D];中国人民大学;2004年

6 高晓力;论国际私法上的公共政策之运用[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高超;中国内地与香港特别行政区民商事司法协助研究[D];外交学院;2005年

2 赵苒;后ECFA时期两岸司法协助问题探析[D];中国政法大学;2011年

3 周丽;国际法上的政治犯罪不引渡原则研究[D];山东大学;2005年

4 宋千国;国际刑法中跨国有组织犯罪之问题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05年

5 张妮;论政治犯罪不引渡原则[D];西南政法大学;2005年

6 谭光明;深圳与香港民商事司法协助问题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7 任艳君;跨国有组织犯罪问题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02年

8 闫志润;中国与中亚惩治国际环境犯罪的法律问题研究[D];新疆大学;2007年

9 高s

本文编号:161437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guojifa/161437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908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