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自治原则引入我国侵权冲突法探讨
本文选题:意思自治原则 切入点:侵权行为地法 出处:《湖北社会科学》2010年02期
【摘要】:随着冲突法愈来愈灵活处理的发展趋势和侵权法向着私法本质的回归,越来越多国家的立法和司法实践以不同的方式允许当事人协议选择侵权行为的准据法。我国的侵权冲突法应借鉴国外的立法经验,以两种方式引入意思自治原则:一是允许当事人协议选择法院地法作准据法;二是在侵权行为实施地和侵权结果发生地位于不同国家时,应允许受害人从中选择对其有利的法律作准据法。
[Abstract]: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he law of conflict and the return of the tort law towards the nature of private law , more and more countries ' legislation and judicial practice allow the parties to choose the law of law of tort in different ways . The law of tort conflict of our country should draw on the experience of foreign legislation , introduce the principle of meaning autonomy in two ways : one is to allow the parties to choose the court floor law as the law of law ; secondly , when the infringement act is carried out and the result of the infringement is located in different countries , the victim should be allowed to choose the law applicable to it .
【作者单位】: 三峡大学政法学院;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中国海外劳工权益保护的法律研究》的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09YJA820039
【分类号】:D923;D997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黄茜,徐伟学;论让与担保的设定[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6期
2 花俏溪,花玉新;关于隐私权的价值思考[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03年01期
3 董士忠;商主体与民事主体法律特征的差异[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01期
4 杨毅鹏;论著作权的发展机制[J];白城师范学院学报;2001年04期
5 靳扣娟;诚实信用原则与会计信息失真的法律思考[J];北方工业大学学报;2002年04期
6 刘秀梅;论胎儿权利的法律保护——兼论我国《民法典》应有的立法例[J];北方工业大学学报;2003年04期
7 马力,李国强;论保险合同的有利解释原则[J];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3期
8 陈传法;;文化传统、社会变迁与诉讼时效立法[J];北京化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1期
9 萧也红;公法与私法的分类及其对现今中国之意义[J];北京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3年01期
10 申卫星;对民事法律关系内容构成的反思[J];比较法研究;2004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5条
1 施正文;;论税收之债的溯及变更和消灭[A];中国法学会财税法学研究会2007年会暨第五届全国财税法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2 李庆明;;美国对人管辖权的行使与限制的实证分析[A];2006年中国青年国际法学者暨博士生论坛论文集(国际私法卷)[C];2006年
3 杜焕芳;;涉外民商事案件管辖权实证研究——一个以司法为中心的考察[A];2006年中国青年国际法学者暨博士生论坛论文集(国际私法卷)[C];2006年
4 赵强;;我国海事赔偿责任限制程序制度若干问题研究[A];2007年海商法国际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5 张照东;叶勇;;政府采购的法律属性[A];中华全国律师协会经济专业委员会2002年年会论文集[C];200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孙佑海;土地流转制度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0年
2 申卫星;期待权理论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1年
3 邢颖;禁止证券欺诈法律问题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1年
4 秦俭;网络营销:国际营销发展的新趋势[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0年
5 龚赛红;医疗损害赔偿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0年
6 黄晖;商标权利范围的比较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0年
7 胡平;精神损害赔偿制度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0年
8 李光林;企业产权法律问题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0年
9 谢鸿飞;法律行为的民法构造:民法科学和立法技术的阐释[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2年
10 赵廉慧;财产权的概念[D];中国政法大学;200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黄昭文;中国大陆与澳门地区土地出让、转让及征用制度比较研究[D];华侨大学;2000年
2 董斌;反垄断法一般理论若干问题研究[D];华侨大学;2000年
3 申建平;物权变动初探[D];黑龙江大学;2001年
4 邓立强;代理权若干问题研究[D];黑龙江大学;2001年
5 张保良;委托合同理论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6 陈锋;论表见代理的构成[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1年
7 周莳文;民事代理制度问题研究[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1年
8 肖和保;论诚实信用原则在保险法中的适用[D];湖南大学;2001年
9 刘卫军;证券市场风险的法律控制[D];西南财经大学;2001年
10 孟利民;取得时效制度存废论[D];中国政法大学;200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徐冬根;;论国际私法的形式正义与实质正义[J];华东政法学院学报;2006年01期
2 金彭年,王健芳;国际私法上意思自治原则的法哲学分析[J];法制与社会发展;2003年01期
3 赵相林,邢钢;中国国际私法立法的基本定位[J];河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4年03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陆向明;;试论合同准据法的选择[J];政治与法律;1984年02期
2 唐表明;;国际私法上的侵权行为[J];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4年02期
3 郑伟 ,林燕萍;处理涉外经济合同纠纷如何适用外国法律[J];法学;1985年09期
4 胡若虚;;论涉外经济合同的法律适用原则[J];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5年03期
5 严荣芳;冲突规则是确定涉外民事法律关系适用的重要原则[J];河北法学;1986年05期
6 裴蕾;关于签订涉外经济合同的几个法律问题[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6年03期
7 阿牧;涉港经济合同的法律适用问题研究[J];法学评论;1986年06期
8 卢峻;方之寅;;国际私法统一化运动的发展和趋向[J];政治与法律;1986年01期
9 王贵明;试论当代合同准据法确定的状况特点和趋势[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学院学报;1987年01期
10 周海荣;侵权行为自体法理论初探[J];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1987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7条
1 朱军;;网络知识产权侵权案件的国际私法问题[A];信息网络与高新技术法律前沿——中华全国律师协会信息网络与高新技术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论文集[C];2001年
2 李求轶;;论当事人处分原则[A];中国民商法实务论坛论文集[C];2002年
3 王永亮;;论意思自治原则在新合同法中的体现[A];中国民商法实务论坛论文集[C];2005年
4 丘锦添;;论希腊籍阿玛斯号轮污染案件之管辖权——兼评台湾地区屏东地方法院九十二年重诉字第四号驳回之裁定[A];中国律师2005年海商法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5 王国华;;论海事关系的法律适用规则[A];中国律师2005年海商法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6 讷建宏;;职工跳槽引发的侵犯商业秘密案件的若干法律问题探讨[A];律师事业与和谐社会——第五届中国律师论坛优秀论文集[C];2005年
7 宁清同;;构建和谐社会必须弘扬民法精神[A];反腐倡廉理论与实践——海南省监察学会理论研讨会论文选[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石炜(作者单位:国家开发银行);试谈格式信贷合同的风险防范[N];中国城乡金融报;2000年
2 朱向东;仲裁法缺陷之我见[N];法制日报;2000年
3 石炜;格式信贷合同风险及防范[N];法制日报;2000年
4 石炜;格式信贷合同的法律风险及防范[N];金融时报;2000年
5 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广州分所 肖亚范;企业涉外合同的选择适用法律问题(待续)[N];中国企业报;2001年
6 李祥俊 唐军 徐美芬;涉外合同纠纷的法律适用[N];人民法院报;2001年
7 孙辉东;电子商务中的法律问题[N];人民法院报;2001年
8 张友芹;意思自治原则在民事活动中的运用[N];人民法院报;2001年
9 贝政明;董事及高管人员的风险在哪里[N];中国保险报;2002年
10 任学青;电子商务合同准据法的适用原则[N];法制日报;200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许军珂;国际私法上的意思自治[D];武汉大学;2005年
2 姜茹娇;国际私法中损害赔偿法律适用问题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6年
3 刘坤;公司自治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彩霞;试论国际私法中的侵权行为[D];中国政法大学;2001年
2 张欣;海上侵权行为的法律适用问题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01年
3 胡浩飞;国家与社会:意思自治原则的历史变迁[D];南京师范大学;2002年
4 杨亚梅;论定金[D];黑龙江大学;2002年
5 杨颖;国际海上货物运输合同法律适用的若干问题[D];上海海运学院;2001年
6 田赞;计算机软件的权利性质及法律保护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3年
7 曾强;国际代理法律冲突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3年
8 高云飞;论我国物权变动模式的确立[D];中国政法大学;2003年
9 甘晓;国际消费合同的法律适用[D];湖南师范大学;2004年
10 李红军;国际私法意思自治原则基础论[D];吉林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168735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guojifa/16873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