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法院参与下的国际司法干涉——以“比利时诉塞内加尔案”为切入点的研究
本文选题:司法干涉 切入点:国际法院 出处:《法商研究》2012年06期
【摘要】:2012年7月国际法院在"比利时诉塞内加尔案"中确认了与"哈布雷案"无实际利益关系的比利时基于共同利益而享有出庭权,使得国际法院明确参与到国际司法干涉中来。相比国家层面和国际刑事司法机构层面的司法干涉,通过国际法院进行的司法干涉在干涉范围上更具广泛性,不再仅限于国际刑事犯罪领域,还可能涉及环境保护、公共利益等领域,是一种新型的国际司法干涉,将对国际社会产生重要的影响。鉴于我国目前所处的复杂国际环境,我们必须关注国际司法干涉的这种新发展,并从各个层面做好准备。
[Abstract]:In July 2012 , the International Court of Justice , in the Belgian v . Senegal case , confirmed that Belgium , based on the common interests of the States that had no real interest in the case , had a clear involvement in international judicial intervention , and that judicial intervention through the International Court of Justice had been more widespread in the sphere of interference than in the field of international criminal offences , and could have an important impact on the international community . In view of the complex international environment currently in our country , we must focus on such new developments in international judicial intervention and be prepared at all levels .
【作者单位】: 浙江工商大学诉讼法研究中心;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资助项目(11YJC820104)
【分类号】:D99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胡伯勋;;国际法院的作用及其管辖权[J];杭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0年01期
2 张文彬;程晓霞;;中国国际法学的回顾与展望[J];法学家;1988年05期
3 李鸣;;国际公法学[J];中外法学;1991年06期
4 刘扬;国际法院咨询管辖权的职能[J];国际关系学院学报;2001年03期
5 宋杰;;“国家在战争或武装冲突中使用核武器的合法性问题咨询意见案”述评[J];武大国际法评论;2007年02期
6 柳华文;《国际法院规则》第79条、第80条修订评析[J];环球法律评论;2004年01期
7 ;国际法[J];刊授党校(学习特刊);2007年Z1期
8 贾献培;;薛捍勤:“世界和平石”中的中国“美玉”——国际法院首位中国籍女法官[J];华人世界;2010年09期
9 吴慧;论国际海洋法法庭在国际社会中出现的必然性[J];国际关系学院学报;1997年02期
10 程宗璋;国际法院咨询意见的程序与效力[J];甘肃政法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0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姜世波;;国际法院的司法能动主义与克制主义政策之嬗变[A];2008全国博士生学术论坛(国际法)论文集——国际公法、国际私法分册[C];2008年
2 宋杰;;国际司法机构裁决的意义——国际法院和WTO体系的视角[A];中国法学会世界贸易组织法研究会二○○七年年会论文集[C];2007年
3 孙笑征;那力;;国际法视野中的环境权问题——环境权的人权研究视角评述[A];林业、森林与野生动植物资源保护法制建设研究——2004年中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第四册)[C];2004年
4 钟继军;;加强非政府组织在国际法院中的地位[A];2006年中国青年国际法学者暨博士生论坛论文集(国际公法卷)[C];2006年
5 张卫彬;;公平原则及有关情况规则若干问题刍议[A];2008全国博士生学术论坛(国际法)论文集——国际公法、国际私法分册[C];2008年
6 吴琼;;国际法视角下气候变化争端的困境与出路——关注因纽特人的申诉[A];2008全国博士生学术论坛(国际法)论文集——国际经济法、国际环境法分册[C];2008年
7 陈彬;;论一般国际法之上的自给自足体系的建立——基于第一性规则与第二性规则的研究[A];2006年中国青年国际法学者暨博士生论坛论文集(国际公法卷)[C];2006年
8 周杲;;格俄冲突的国际法评述[A];2008全国博士生学术论坛(国际法)论文集——国际公法、国际私法分册[C];2008年
9 伍俐斌;;论联合国制裁的国际法依据[A];2008全国博士生学术论坛(国际法)论文集——国际公法、国际私法分册[C];2008年
10 钱晓萍;;论“政府犯罪”——国家不法行为体系中一个被忽视的环节[A];2008全国博士生学术论坛(国际法)论文集——国际公法、国际私法分册[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范明志;走进国际法院[N];人民法院报;2003年
2 范明志;国际法院掠影[N];人民法院报;2003年
3 吴晓晖;和平解决国际争端[N];人民日报;2010年
4 范明志;国际法院走笔[N];人民法院报;2003年
5 范明志;走进国际法院[N];人民法院报;2003年
6 陈喜峰;国际法院的组织机构和基本程序[N];人民法院报;2004年
7 李永君;近观海牙国际法院[N];检察日报;2003年
8 本报记者 谢圣华;感受和平[N];人民法院报;2003年
9 陈喜峰;国际法院 现代国际法的行者[N];人民法院报;2004年
10 ;国际法院怎样管辖如何公正[N];文汇报;200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卫彬;国际法院解决领土争端中的证据问题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1年
2 秦倩;国际法与宗教非政府组织[D];复旦大学;2007年
3 王林彬;国际司法程序价值论[D];复旦大学;2007年
4 窦仲晖;对和平解决国际争端的政治与法律方式的比较研究[D];暨南大学;2009年
5 王秀梅;国家对国际社会整体的义务[D];中国政法大学;2007年
6 姜世波;习惯国际法的司法确定[D];山东大学;2009年
7 张卫华;新港学派视野中的外交保护法[D];中国政法大学;2008年
8 李伟芳;跨界环境损害法律责任论[D];华东政法大学;2007年
9 韩秀丽;论WTO法中的比例原则[D];厦门大学;2006年
10 彭溆;论世界贸易组织争端解决中的司法造法[D];华东政法学院;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袁艺;国际法院的判决执行问题研究[D];中国人民大学;2011年
2 赵允勇;论“对一切”义务在国际法院审判中的适用[D];青岛大学;2011年
3 王洪明;国际法院管辖权面临的挑战及反思[D];外交学院;2008年
4 杨芬;国家单方行为的国际法思考[D];厦门大学;2007年
5 范涛;论国际刑事法院的独立性[D];西南政法大学;2008年
6 景孝杰;国际法院任意强制管辖权研究[D];厦门大学;2009年
7 后其洁;公司股东外交保护的国际法发展及我国的立法建议[D];华东政法大学;2007年
8 陶莎莎;论海洋的国际法准则及其在中日关系中的运用[D];中共四川省委党校;2008年
9 韩磊;海洋法律争端解决途径的比较研究[D];外交学院;2010年
10 李华;论解决国际领土争端的基本法律原则[D];湘潭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168731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guojifa/16873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