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国际法论文 >

关于话语权的国际法思考

发布时间:2018-04-05 18:34

  本文选题:话语权 切入点:和平崛起 出处:《前沿》2010年05期


【摘要】:话语权是现代民族国家在参与国际事务和国际秩序构建中,进行自我认同、利益表达的重要手段和必要环节。话语权的强弱是一个国家软实力在国际舞台上的直接体现,是一个国家政治、经济、科技、军事等硬实力的综合反映,它承载着话语权国的国家利益。西方发达国家凭借其政治、经济、军事优势和文化霸权,掌握着国际舞台的话语权,使得国际格局在价值取向、法律体系、制度安排、舆论导向等方面更多体现着发达国家的意志和利益。中国作为一个新兴并崛起着的大国,在迅速发展并为国际社会作出贡献的同时,必须应该获得更多、更大的话语权,才能实现大国崛起的梦想。而掌握和获得国际法律体系的话语权,有着极为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Abstract]:The right of speech is an important means and necessary link for the modern nation-state to identify itself and express its interests in the process of participating in international affairs and international order.The power of speech is a direct reflection of a country's soft power on the international stage, and a comprehensive reflection of a country's hard power, such as politics, economy,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nd military affairs, which carries the national interests of the right of speech.By virtue of their political, economic, military superiority and cultural hegemony, the western developed countries hold the right to speak on the international stage, making the international structure in terms of value orientation, legal system, and institutional arrangement.Public opinion guidance and other aspects more reflect the will and interests of developed countries.China, as a new and rising power, must have more and more voice in order to realize the dream of great power rising while developing rapidly and contributing to the international community.And mastering and obtaining the right of the international legal system has an extremely important position and function.
【作者单位】: 内蒙古师范大学法政学院;
【分类号】:D99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德胜;裂隙与缝合90年代中国文化与文艺景观多元文化时代的多元艺术[J];中国青年研究;1994年Z1期

2 潘一禾;日报和晚报:城市化中的凝聚力与自由感[J];中国青年研究;1999年03期

3 潘一禾;流行歌词 谁主沉浮[J];中国青年研究;1999年04期

4 ;妇女与传媒[J];妇女研究论丛;2000年03期

5 子行;“新现实”和我们应有的作为——关于当代青年和青年工作的一些思考[J];上海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0年03期

6 宋美娅;信息传播与农村妇女发展[J];传媒;2000年12期

7 陈一放;阅读3:网上的空气自由?[J];领导文萃;2000年08期

8 ;21世纪与中华民族的复兴[J];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2期

9 ;孰是孰非[J];人民公安;2001年21期

10 苟志效;论人类观念系统的基本特征[J];探求;2001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提问与讨论[A];社会性别与发展在中国:回顾与展望[C];2002年

2 邓卫荣;;我对影视人类学片的一点体会[A];视觉对话——兰州2002’影视人类学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3 徐枫;;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民族文化的挑战[A];民族文化与全球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4 唐如安;;以标准化增强我国产业竞争力[A];第十二届中国质量论坛论文集[C];2004年

5 管晓凤;;中国传统伦理与民族精神[A];中国伦理学会会员代表大会暨第12届学术讨论会论文汇编[C];2004年

6 刘志飞;;民族精神的活力初探[A];中国伦理学会会员代表大会暨第12届学术讨论会论文汇编[C];2004年

7 熊小青;;道德对话:道德话语权的现实回归——对当前道德建设的一点思考[A];中国伦理学会会员代表大会暨第12届学术讨论会论文汇编[C];2004年

8 夏立平;;和平与发展为主题的时代与中国和平崛起[A];上海市社联纪念邓小平诞辰100周年座谈会会议资料汇编[C];2004年

9 陈志强;;邓小平国际战略思想——和平崛起的理论基石[A];上海市社联纪念邓小平诞辰100周年座谈会会议资料汇编[C];2004年

10 朱效梅;;道德说教话语范式的根源探析[A];高校德育主渠道建设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中国改革开放论坛理事长 郑必坚;中国和平崛起新道路和亚洲的未来[N];光明日报;2003年

2 张剑荆;和平崛起:一个重大的承诺[N];中国经济时报;2003年

3 ;和平崛起:从经济腾飞到文明复兴[N];21世纪经济报道;2003年

4 本报记者 吴铭;王绍光:和平崛起与国家良治[N];21世纪经济报道;2003年

5 记者 李红旗 段吉勇;以平等包容的精神寻找共同点[N];新华每日电讯;2003年

6 中国改革开放论坛理事长 郑必坚;中国和平崛起新道路和亚洲的未来[N];学习时报;2003年

7 特邀专家 任晓 (上海国际问题研究所美国研究室主任、研究员) 王公龙 (中共上海市委党校科学社会主义教研部讲师) 本报记者 吴建初;国际环境机遇与中国和平崛起[N];组织人事报;2003年

8 郑必坚;够我们从现在算起的两到三代中国人,,很忙很忙的了[N];北京日报;2004年

9 曾繁文;聚焦:2004年理论热点[N];北京日报;2004年

10 柴慧;壮大国内所 事关国家经济安全[N];中国财经报;200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蒋晓丽;中国近代大众传媒与中国近代文学[D];四川大学;2002年

2 林香娥;盛衰之际—乾隆后期士人思想动态研究[D];浙江大学;2004年

3 娄伟;资本话语权"论[D];复旦大学;2003年

4 吴自斌;社会发展视域中的政治文明[D];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

5 陈桂尧;中国大学参与国家创新系统的模式研究[D];浙江大学;2005年

6 彭保良;迪斯尼电影中“他者身份”的再现[D];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05年

7 但昭彬;话语权与教育宗旨之共变[D];华中师范大学;2005年

8 庄悦群;可持续发展位与当代国际关系研究[D];暨南大学;2005年

9 王曙光;中国地区主义战略研究[D];暨南大学;2006年

10 龚锋;金融全球化背景下中国银行业的稳健经营研究[D];上海社会科学院;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吴迎春;重构非洲裔美国人奴隶史[D];广西师范大学;2000年

2 李江峰;广电传媒产业化进程及国际市场拓展研究[D];湖南大学;2002年

3 何雪春;女性话语权的追寻:解读《女勇士》中的疯子叙事和鬼叙事[D];广西师范大学;2002年

4 张庆岭;论“语文课堂教学民主化”[D];山东师范大学;2003年

5 陈长松;关于“弱势群体”报道的多元思考[D];广西大学;2003年

6 王欣;1978年后中国当代美术的现代化进程[D];华东师范大学;2002年

7 谢建军;中学作文教学的求诚之路[D];福建师范大学;2003年

8 周宇君;科学证据的程序功能及其实现[D];湘潭大学;2003年

9 伏霄汉;预防性外交:历史和理论[D];外交学院;2004年

10 尹小玲;走近边缘[D];西北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171596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guojifa/171596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4a5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