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国际法论文 >

在国内武装冲突中履行“保护的责任”的规范依据及其适用

发布时间:2018-07-12 20:43

  本文选题:“保护的责任” + 国际人权法 ; 参考:《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2012年04期


【摘要】:"保护的责任"要求主权国家保护其人民免遭灭绝种族、战争罪、族裔清洗和危害人类罪之害,以及在其他各种情形下承担人权保护责任,当一国不能或不愿履行这一责任时,国际社会将有责任介入并采取相应的保护行动。在国内武装冲突中,容易发生对平民的生命财产以及民用设施的侵害,但是,主权国家应当怎样实施军事行动等行为才能符合人权保护责任的要求,对此,"保护的责任"本身并没有提供明确具体的标准和依据。为防止评估确认上的主观随意性,避免"保护的责任"被滥用成为干涉他国内政的工具,国际社会应当以国际人权法与国际人道法为基本依据,并主要通过对人道法规范在具体情势下的解释适用,来评估确认政府军事行动是否符合人权保护责任上的特定要求,以及是否构成不能或不愿履行"保护的责任"的严重情形,从而确定国际社会是否应当介入以及应采取的适当措施与方式。
[Abstract]:"the responsibility to protect" requires sovereign States to protect their populations from genocide, war crimes, ethnic cleansing and crimes against humanity, as well as to assume the responsibility to protect human rights in all other circumstances, when a State is unable or unwilling to fulfil that responsibility, It is the responsibility of the international community to intervene and act accordingly. In situations of internal armed conflict, which are vulnerable to violations of civilian life and property and civilian installations, but how should sovereign States carry out acts such as military action in order to meet the requirements of the responsibility to protect human rights, In this regard, the responsibility to protect itself does not provide a clear and specific standard and basis. In order to prevent subjective arbitrariness in the assessment of recognition and the misuse of the responsibility to protect as an instrument of interference in the internal affairs of other States, the international community should base itself on international human rights law and international humanitarian law, And, primarily through the interpretation and application of the norms of humanitarian law in specific situations, to assess whether the confirmation of the compliance of government military actions with specific requirements of the responsibility to protect human rights and whether they constitute a serious situation in which the responsibility to protect cannot or is not fulfilled, So as to determine whether the international community should be involved and the appropriate measures and methods to be taken.
【作者单位】: 巢湖学院经济管理与法学学院;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0BFX098):“我国政府参与全球性治理若干法律问题研究”
【分类号】:D998.2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慕亚平,陈晓华;世纪之交议维和——对冷战后联合国维持和平行动的评价与思考[J];法学评论;2001年06期

2 王义桅;;中印共同崛起的国际政治意义——从地缘政治范式到全球“大同”范式[J];国际观察;2007年04期

3 赵秉志,王秀梅;论战争罪之内涵及其刑事责任主体[J];河北法学;2001年02期

4 郑雪飞;对战时中立国海上贸易权利问题的思考[J];河北法学;2003年02期

5 赵秉志,王秀梅;论国际刑事法院管辖的战争罪[J];河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3年06期

6 赖志刚;维和行动与国家主权[J];西安政治学院学报;2000年03期

7 田士臣;军事法与战争法之间关系的准确定位[J];西安政治学院学报;2000年04期

8 朱国平;论执行军事命令之阻却违法[J];西安政治学院学报;2001年02期

9 李玉平;信息战对战争法的挑战[J];西安政治学院学报;1999年03期

10 黄瑶;正义战争论对现代国际法及国际实践的影响[J];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5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宋云霞;国家海上管辖权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07年

2 周树春;全球治理和目标建构的新范式[D];中共中央党校;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赵启明;论战争罪之构成[D];湘潭大学;2007年

2 程东方;“一国两制”条件下香港驻军人员司法管辖问题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7年

3 王凯;战时军事刑事审判制度研究[D];华东政法学院;2007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古祖雪;;现代国际法的多样化、碎片化与有序化[J];法学研究;2007年01期

2 曾令良,尹生;论国际恐怖主义的全球化趋势与国际法律控制[J];法制与社会发展;2003年04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卜凌嘉;;论人权法上的“少数者”定义及其权利的性质[J];云南大学学报(法学版);2011年04期

2 盛红生;;“选择性司法”之困与国际刑事司法的发展[J];武大国际法评论;2011年01期

3 朱文奇;李颖;;打击索马里海盗:既是责任也是挑战[J];中国海商法年刊;2011年02期

4 陈琰;杨永奕;陈晓红;韩景云;;浅论个人在国际法上的地位[J];法制与社会;2011年21期

5 马晓宇;;浅析个人在国际法上的地位[J];现代营销(学苑版);2011年07期

6 黄晓燕;;论国际刑法实践中国际人道法的发展[J];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5期

7 ;[J];;年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何娜;;国际法视野下的儿童人权考察[A];当代法学论坛(二○○九年第2辑)[C];2009年

2 周少青;;少数民族权利保护的价值理念问题[A];第九届中国世界民族学会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下册[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法研;国际人权法中的非歧视原则[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5年

2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 高铭暄邋张杰;对未成年人犯罪处罚措施的完善[N];人民法院报;2007年

3 武汉大学法学院 余丽;贸易和人权的国际法协调[N];人民法院报;2006年

4 郭发中;扩大国际学术交流 繁荣国际法学研究[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6年

5 湖南师范大学法学院副教授、法学博士 朱立恒;公正审判权的运行范围和合法限制[N];检察日报;2008年

6 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所 黄列;让人权承认妇女[N];中国妇女报;2001年

7 吴汉东;知识产权VS.人权:冲突、交叉与协调[N];中国知识产权报;2004年

8 北京科技大学法律系副教授 王竹青;《消歧公约》与中国司法实践[N];中国妇女报;2010年

9 张慎思;战火中不能漠视的法则[N];法制日报;2006年

10 江 河;WTO法和国际法的冲突与协调[N];人民法院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孙晓云;国际人权法视域下的健康权保护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8年

2 黎海波;国际法的人本化与中国的领事保护[D];暨南大学;2009年

3 王国锋;WTO的人权理念[D];西南政法大学;2007年

4 张慧霞;国际人权法视野下少数群体权利保护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11年

5 薛磊;当代国际法中的承认制度[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6 王勇民;儿童权利保护的国际法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09年

7 龚向前;传染病控制之国际法问题研究[D];武汉大学;2005年

8 李俊义;非政府间国际组织的国际法律地位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白皓;国际人权法视野下的强迫迁离[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12年

2 薛磊;国际人权法中的个人[D];华东政法学院;2003年

3 林亚松;国际人权法问题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03年

4 梁芙蓉;国际人权法中公正审判权初探[D];中国政法大学;2005年

5 黎逸轩;论国际人权法保护的宗教信仰自由及我国实践[D];中国政法大学;2003年

6 张雷;国际人权法中受教育权探析[D];中国政法大学;2008年

7 邱飒;少数人权利的国际法保护[D];吉林大学;2007年

8 吕丹丹;传染病全球控制之国际人权法问题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08年

9 施嵩;论儿童人权的法律保障[D];山东大学;2006年

10 黄欣;国际人权法与我国刑法的人权保护制度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211840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guojifa/211840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9e2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