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国际法论文 >

责任转型与软法回归:《哥本哈根协议》与气候变化的国际法治理

发布时间:2018-07-15 18:47
【摘要】:国际社会正依托《哥本哈根协议》继续推进气候变化的国际法治理进程,未来气候变化的全球治理仍将围绕"共同但有区别责任"的适用而展开,并向"区别而又共同责任"的目标转型。《协议》经由"人类共同关切事项"认同了"共同责任"的内涵,通过实质性公平原则,明确了"区别责任"的要旨,随着《协议》的落实和发展,国际社会将认同《协议》表现出来的"软法"特性,弥合各方分歧,促进"为今世后代保护全球气候"的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
[Abstract]:The international community is continuing to advance the process of international law governing climate change in the light of the Copenhagen Accord, and the future global governance of climate change will continue to revolve around the application of "common but differentiated responsibilities," The agreement identifies the connotation of "common responsibility" through "matters of common concern to mankind" and clarifies the tenor of "differentiated responsibility" through the principle of substantive equity, With the implement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the Agreement, the international community will recognize the "soft law" characteristic of the Agreement, bridge the differences among the parties, and promote the realization of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 of "protecting the global climate for present and future generations".
【作者单位】: 河南工程学院;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气候变化框架下国际贸易法的创新与我国的应对策略研究”(10CFX083) 的研究成果
【分类号】:D996.9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罗豪才;毕洪海;;通过软法的治理[J];法学家;2006年01期

2 戈华清;吴世彬;;论国际环境保护的效率与均衡——以“智猪博弈”解析“共同但有区别的环境责任”[J];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3期

3 边永民;;论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在国际环境法中的地位[J];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4期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陶迎;对美国拒绝批准《京都议定书》的法理分析——国际环境法的视角[J];重庆环境科学;2001年05期

2 杨兴;试论国际环境法的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J];时代法学;2003年01期

3 杨利雅;魏求珍;;对国际环境法基本原则的私法诠释[J];黑龙江社会科学;2006年02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新语[J];小康;2010年01期

2 本刊编辑部;;中国的声音[J];今日中国(中文版);2010年01期

3 ;好书推荐[J];江淮法治;2010年02期

4 ;外刊概要[J];世界知识;2010年02期

5 ;时事概览[J];世界知识;2010年02期

6 冯昭奎;;中国应倡议开展“国际维绿行动”[J];世界知识;2010年02期

7 宿景祥;;“气候变化”与“知识层次”[J];世界知识;2010年03期

8 湘溪;;变暖? 变冷? 给个理由先[J];世界知识;2010年03期

9 陈柳钦;;中国发展低碳经济的路径选择[J];四川行政学院学报;2010年01期

10 温香彩;;应对气候变化,发展低碳经济[J];团结;2010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毕李明;;2010“第二届两岸四地营养学术会议”膳食变迁对民众健康的影响:挑战与应对 低碳饮食对人类及地球健康的影响:体内体外做环保来应对气候变化[A];膳食变迁对民众健康的影响:挑战与应对——第二届两岸四地营养改善学术会议学术报告及论文摘要汇编[C];2010年

2 李爽姿;;运气学说理论与疫情发生规律之我见[A];全国五运六气高级培训班疫病预测多学科研讨会讲稿论文集汇编[C];2010年

3 彭锦;;新型イソフルエソザの中医学的诊疗と予防に关する研究[A];日中中医诊断学研究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4 王芳;高永刚;白鸣祺;;近50年气候变化对七星河湿地生态系统植被第一性净生产力的影响[A];第27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现代农业气象防灾减灾与粮食安全分会场论文集[C];2010年

5 高祺;缪启龙;;河北省木本植物物候对气候变化的响应及地区差异性分析[A];第27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应对气候变化分会场——人类发展的永恒主题论文集[C];2010年

6 刘萍;;2009~2010年极端天气事件对石家庄植物物候的影响[A];第27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现代农业气象防灾减灾与粮食安全分会场论文集[C];2010年

7 陈倩;银燕;;气溶胶活化过程参数化方案研究进展[A];第27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大气物理学与大气环境分会场论文集[C];2010年

8 唐湘玲;吕新;;石河子地区近48年来气候变化对棉花产量影响分析[A];第27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现代农业气象防灾减灾与粮食安全分会场论文集[C];2010年

9 马丽云;李杨;曹磊;张璞;胡列群;;天山北坡植被与气象因子相关关系的研究[A];第27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现代农业气象防灾减灾与粮食安全分会场论文集[C];2010年

10 张山清;普宗朝;;气候变化对新疆自然植被净第一性生产力的影响[A];第27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现代农业气象防灾减灾与粮食安全分会场论文集[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驻外记者 张光政 谭武军 裴广江 新华社;期待2011年更美好[N];人民日报;2011年

2 陈英;2011四季随想[N];工人日报;2011年

3 本报国际部;2010年世界科技发展回顾[N];科技日报;2011年

4 本报驻外记者 张光政 谭武军 裴广江 新华社;期待2011年更美好[N];人民日报;2011年

5 陈英;2011四季随想[N];工人日报;2011年

6 本报国际部;2010年世界科技发展回顾[N];科技日报;2011年

7 本报驻外记者 张光政 谭武军 裴广江 新华社;期待2011年更美好[N];人民日报;2011年

8 陈英;2011四季随想[N];工人日报;2011年

9 本报国际部;2010年世界科技发展回顾[N];科技日报;2011年

10 本报驻外记者 张光政 谭武军 裴广江 新华社;期待2011年更美好[N];人民日报;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迪生;基于生物量计测的北京城区园林绿地净碳储量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0年

2 薛狄;国际法对生物燃料问题的多维规制[D];吉林大学;2010年

3 郭晨星;全球环境治理主体结构模型建构及经验验证[D];山东大学;2010年

4 黄涛;全新世东西南极企鹅海豹生态对气候变化的响应与对比[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0年

5 赵彩君;城市风景园林应对当代气候变化的理念和手法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0年

6 张靖江;考虑排放许可与交易的排放依赖型生产运作优化[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0年

7 丁贞玉;石羊河流域及腾格里沙漠地下水补给过程及演化规律[D];兰州大学;2010年

8 冯娟;西南澳类季风环流及其与西南澳洲降水的关系[D];兰州大学;2010年

9 支蓉;全球气象要素场关联特性及在汛期降水预测中的应用研究[D];兰州大学;2010年

10 张乾红;论应对气候变化的适应制度选择[D];武汉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赵钟媛;苏州澄湖古湖沼洼地沉积记录揭示的古环境意义[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2 肖美琴;内蒙古赤峰市宁城县第四纪地质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0年

3 龙雨娇;贵州安顺三岔河土壤剖面地球化学特征反映的3000y来环境变化[D];西南大学;2010年

4 蒋智;经济发展对植被覆盖变化的影响分析[D];西南大学;2010年

5 陈磊;全球变暖与国际贸易体系[D];上海师范大学;2010年

6 赵威;日本环境外交的历史考察[D];西南大学;2010年

7 徐思源;重庆市二氧化碳排放基准初步测算研究[D];西南大学;2010年

8 胡伟;合作与冲突:全球环境治理中的中国与美国[D];浙江大学;2010年

9 崔e,

本文编号:212503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guojifa/212503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c6c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