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国际法论文 >

运用军事措施解决海洋争端的法律问题

发布时间:2018-09-17 12:37
【摘要】:"禁止使用武力或者以武力相威胁"与"和平解决国际争端"是现代国际法的两项基本原则,然而,不应由此推导出"国际法绝对禁止使用武力"的一般性结论。实践中,该两项原则与主权国家的基本权利之一——自保权之间并不存在冲突,在具备了一系列限定性要件(例如自卫)的前提下,国家有权诉诸武力解决争端。在国际海洋争端最终无法通过政治外交途径或者国际司法办法解决的极端情况下,无法排除采取军事措施解决争端的可能性。当然,在采取军事措施时应遵守武装冲突法的原则与规则,将使用武力引起的消极影响降到最低限度,以期在政治伦理层面掌握主动权,并最终在政治上和军事上均取得优势地位,达成采取军事措施保障国家利益的目的。
[Abstract]:"Prohibition of the use or threat of use of force" and "peaceful settlement of international disputes" are two basic principles of modern international law. However, a general conclusion of "absolute prohibition of the use of force in international law" should not be deduced therefrom. In practice, there is no conflict between these two principles and the right to self-protection, one of the basic rights of sovereign states. On the premise of having a series of restrictive elements (such as self-defence), the state has the right to resort to force to settle disputes. In the extreme situation that international maritime disputes can not be resolved through political and diplomatic means or international judicial methods, it is impossible to rule out the possibility of adopting military measures to settle disputes. Of course, military measures should be taken in accordance with the principles and rules of the law of armed conflict and with a view to minimizing the negative effects of the use of force with a view to taking the initiative at the political and ethical level, And finally in the political and military advantages to achieve the goal of military measures to protect national interests.
【作者单位】: 浙江理工大学法政学院;
【基金】: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全球化背景下中国海洋权益法律保障研究》(09JZD0023)的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D993.5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7条

1 赵理海;从国际法看我国对南海诸岛无可争辩的主权[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2年03期

2 邹克渊;国际法上解决领土主权争端的现有模式─—对南沙问题的最终解决的影响[J];法学杂志;1994年03期

3 江河;;和平解决东海争端法律研究[J];法学评论;2006年05期

4 袁古洁;专属经济区划界问题浅析[J];中外法学;1996年06期

5 周忠海;论海洋法中的剩余权利[J];政法论坛;2004年05期

6 金永明;;论东海大陆架划界争议与发展趋势[J];政治与法律;2006年01期

7 陈致中;国际仲裁在解决国际争端中的作用[J];中山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6年0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郭渊;;从“先占”看中国对南沙群岛的主权[J];北方法学;2007年03期

2 李滨;赵海峰;;论外层空间活动争端的解决机制[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3期

3 杨建国;;试论19世纪欧洲伤兵境遇的改变及其原因[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年09期

4 李居迁;;强行法与国际法的性质[J];研究生法学;1998年02期

5 古俊峰;;国际法对私法的移植简史[J];研究生法学;2004年03期

6 赵海峰;;论国际司法程序的发展及其对国际法的影响[J];当代法学;2011年01期

7 沈盈姊;;论国家在专属经济区域中的管辖权[J];当代经理人;2006年08期

8 金永明;;从国际法审视日本抓扣中国渔船与渔民事件的非法性[J];东方法学;2010年05期

9 李元俊;;在他国专属经济区进行军事测量的法律分析[J];东方法学;2010年06期

10 吴琦;对引渡制度几项基本原则的初探[J];大连海运学院学报;1990年S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谢小庆;;论国际法的历史类型[A];2008全国博士生学术论坛(国际法)论文集——国际公法、国际私法分册[C];2008年

2 吴琼;;国际法视角下气候变化争端的困境与出路——关注因纽特人的申诉[A];2008全国博士生学术论坛(国际法)论文集——国际经济法、国际环境法分册[C];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吴琼;北极海域的国际法律问题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2 王倩;海洋争端的类型化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3 金永明;国际海底区域的法律地位与资源开发制度研究[D];华东政法学院;2005年

4 黄建中;国际法庭管辖权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5年

5 仲计水;哲学视野中的和平崛起论[D];中共中央党校;2005年

6 徐蓉;冷战后军事干涉的理论分析[D];复旦大学;2005年

7 陈百贤;论船舶污染损害赔偿[D];中国政法大学;2006年

8 郭渊;南海地缘政治研究[D];厦门大学;2006年

9 罗国强;论新世纪国际法之本体[D];复旦大学;2006年

10 王林彬;国际司法程序价值论[D];复旦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吴迪;北极地区外大陆架划界法律问题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2 刘莉;国际投资争端解决中用尽当地救济原则的适用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3 韩洋;大海洋生态系区域:海洋法新制度的构建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4 李媚;论《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对岛屿的界定[D];湘潭大学;2010年

5 侯晓敏;新一轮南中国海争端问题的起因及其解决思路[D];安徽师范大学;2010年

6 涂娟;《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中专属经济区的剩余权利研究[D];南昌大学;2010年

7 娄智宇;中日东海划界问题的探析[D];吉林大学;2011年

8 陈曦;国际法在当代国际关系中的作用[D];重庆师范大学;2011年

9 冯立铨;南沙群岛主权争端的国际法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11年

10 张锋茹;专属经济区非沿海国军事活动的法律问题[D];华东政法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余民才;中日东海油气争端的国际法分析——兼论解决争端的可能方案[J];法商研究;2005年01期

2 余敏友;论冷战终结以来解决争端的国际法的新动向──纪念第一次海牙和平会议召开一百周年[J];法制与社会发展;1999年01期

3 秦晓程;与海底资源共同开发有关的几个国际法问题[J];政法论坛;2000年01期

4 周忠海,范晓莉;美军用侦察机在中国近海空域撞毁我军机严重违反国际法[J];政法论坛;2001年03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记者 李术峰;[N];人民日报;2001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元爱农;迈向现代社会政治合法性的维护与重建[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3年05期

2 张学泽;;我国行政决策应遵循的价值尺度[J];青年思想家;2004年02期

3 罗月领,冯莉;坚持群众路线 增强执政能力[J];中共银川市委党校学报;2005年03期

4 黄煜峰,刘丽珍;听证制度在公共政策制定中的价值[J];上海商学院学报;2005年03期

5 刘长发;试论中共执政地位的合法性[J];中共郑州市委党校学报;2005年01期

6 赵海立;;政治认同解构:以马来西亚华人为例[J];华侨华人历史研究;2005年04期

7 贺蕴;;真实抑或神话:公共政策过程中公民参与的困境[J];当代经济(下半月);2007年05期

8 王继红;;国际法上占领的合法性问题研究[J];陕西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7年04期

9 山小琪;李娟;;文化领导权和思想政治教育[J];安康学院学报;2008年03期

10 王强;;公共利益的客观共享性及其实现途径——简论公共行政的核心价值[J];理论导刊;2008年07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沈福俊;;论规范行政收费与服务政府建设[A];中国法学会行政法学研究会2008年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8年

2 张继成;;法律解释-裁判规范的正当性证明[A];2001年逻辑研究专辑[C];2001年

3 梁彩霞;;基于集体行动的逻辑看我国社会行业自律缺失的原因及对策[A];“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研讨会暨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C];2006年

4 曾祥华;;城管综合执法、公物警察权与服务型政府[A];中国法学会行政法学研究会2008年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8年

5 杨占营;吴诚毅;;党的领导合法性的历史考察及展望[A];江苏省科社学会2001年年会交流论文[C];2001年

6 程红星;;论区域贸易协定WTO合法性之审查权归属——基于WTO机构平衡和分权的理论[A];《WTO法与中国论坛》文集——中国法学会世界贸易组织法研究会年会论文集(五)[C];2007年

7 曹燕飞;;戏仿合法性之讨论——以利益衡量为工具[A];当代法学论坛(二○○九年第2辑)[C];2009年

8 杜万平;;对环境行政管理合法性解说的反思和质疑[A];2006年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中国可持续发展研究会2006学术年会可持续发展的机制创新与政策导向专辑[C];2006年

9 郭寒冰;;预防性使用武力与世界和平的维护[A];2007年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界学术大会论文集(下)[C];2007年

10 张雯;;论刑事证据的合法性及其完善[A];第二届贵州法学论坛文集[C];200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冯武勇;日拟允许自卫队在海外“先发制人”[N];新华每日电讯;2007年

2 记者 李永全;俄否认插手吉尔吉斯斯坦政局[N];光明日报;2010年

3 车宏亮;泰内阁会议被“封锁”,他信跃跃欲归[N];新华每日电讯;2009年

4 本报记者 张红 编译;美国会对伊朗动武吗[N];人民日报海外版;2010年

5 雨澳;港警察击毙嫌犯疑使用武力过当[N];法制日报;2002年

6 记者 杨晴川 潘云召;美将军告诫驻伊大兵:勿轻易开杀戒[N];新华每日电讯;2006年

7 肖松;中美警察武力使用原则之比较[N];人民公安报;2007年

8 浙江省杭州市食品药品监管局医疗器械监管处 周铭;别让“体验”忽悠了你[N];中国医药报;2010年

9 赵旭卿;购买二手货注意交易合法性[N];检察日报;2002年

10 上海市工商局嘉定分局 金耀祖;坚持合法性和合理性的统一 不断提升基层执法办案水平[N];中国工商报;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军;十七年文学批评中的合法性问题[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2 王倩;海洋争端的类型化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3 伍明春;现代汉诗的合法性研究(1917-1926)[D];首都师范大学;2005年

4 刘雪丰;论公共行政人员的道德责任[D];湖南师范大学;2004年

5 王忠宝;论国际法上的禁止使用武力原则[D];中国政法大学;2004年

6 秦倩;国际法与宗教非政府组织[D];复旦大学;2007年

7 曹任何;治理的兴起与政府合法性重建[D];吉林大学;2004年

8 吴丙新;法律概念的解释[D];山东大学;2005年

9 米俊魁;大学章程价值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10 杨志刚;诱惑侦查研究[D];四川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马林娜;“渔业问题”的共同管理“解”[D];中国海洋大学;2005年

2 徐培农;口供的可采性研究[D];苏州大学;2005年

3 张蓉;税收筹划法律问题研究[D];苏州大学;2005年

4 赵国勇;参与与发展:公共治理中的农民工自组织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5 孙辉;隐性采访的合法性边界研究[D];郑州大学;2007年

6 盖菊梅;论授权立法的合法性[D];广西师范大学;2007年

7 苏军;我国诱惑侦查的立法化探究[D];苏州大学;2007年

8 周晓红;技术侦查及其法律规制[D];苏州大学;2007年

9 谢芳胤;刑法合法性的阐释[D];中国政法大学;2003年

10 陈洁;论巩固并发展中国共产党执政合法性[D];上海师范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224594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guojifa/224594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442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