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国际法论文 >

菲律宾南海话语的法理论证:理据、说服与解构

发布时间:2021-01-17 13:17
  菲律宾对南海话语进行国际法包装,以增加与中国在双边谈判中讨价还价的筹码,提升话语权。菲律宾称南沙群岛为"卡拉延群岛",提出"克洛玛发现‘自由地’""‘无主地’先占原则""邻近即主权""时效原则""国土安全原则""有效占领"等理据。菲律宾通过诉诸逻辑、情感、权威与信誉等方式,对其南海话语进行论证,主要体现为援引事实、案例与国际法,诉诸小国悲情意识,诉诸权威法庭与人物等方式,试图获得话语主动权。但菲律宾的法理论证存在断章取义、事实错误、避重就轻、前后矛盾的地方,需要加以解构。中国应将历史证据与现代国际法理据更好地结合起来。 

【文章来源】:亚太安全与海洋研究. 2020,(02)CSSCI

【文章页数】:16 页

【文章目录】:
一、南海话语法理论证的文献回顾
二、菲律宾南海话语法理论证的动因
    (一) 菲律宾加强南海话语的法理论证,试图增加其对中国在双边谈判中讨价还价的筹码
    (二)菲律宾加强南海问题的国际法包装,企图营造自由、民主、法治的国际形象,提升法理话语权
    (三)菲律宾动议南海争端的司法解决,打算推动南海问题国际化,扭转小国弱势
三、菲律宾南海话语的法理主张
    (一)不被普通国际法规则支持的法理论述
    (二)似是而非的国际法理据
        1.“克洛玛发现‘自由地'”和“‘无主地'先占原则”
        2.“继承主权说”
        3.“时效原则”和“有效占领”
        4.根据《联合国海洋法公约》拥有专属经济区
    (三)滥用国际法形成国内立法与企图推进国际司法裁决
        1.通过“领海基线法”
        2.推进“南海仲裁案”
四、菲律宾关于南海法理理据的说服技巧
    (一)诉诸逻辑
        1.列举“事实”进行论证
        2.援引案例
        3.运用法律条约进行解释
    (二)诉诸情感
        1.诉诸“小国悲情”,提交“南海仲裁案”
        2.使用情感策略,论述“邻近即主权”和“国土安全原则”
        3.诉诸权威与信誉
            (1)岛屿“命名”
            (2)转向权威者
五、解构菲律宾南海法理论证的思路
    (一)运用国际法禁止反言原则,指出菲律宾南海话语法理论证中的前后矛盾之处及其实用主义本质
    (二)从还原历史与国际法真相的角度,揭示菲律宾南海法理论证中存在的事实错误与断章取义之处
    (三)从话语说服与传播的角度,揭露菲律宾南海话语法理论证中虚张声势与避重就轻的说服技巧
六、结 语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南海U形线的法律性质与历史性权利的内涵[J]. 傅崐成,崔浩然.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9(04)
[2]菲律宾南海主张的形成及其问题[J]. 邬志野.  区域与全球发展. 2018(01)
[3]论“南海仲裁案”仲裁裁决的枉法性[J]. 罗国强.  当代法学. 2016(06)
[4]菲律宾在南海仲裁案中的策略及中国的对策建议——以菲律宾在管辖权阶段的论证方式为例[J]. 曲波.  边界与海洋研究. 2016(01)
[5]从《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看中菲南海争端解决[J]. 马伟阳.  中州学刊. 2015(03)
[6]驳菲律宾对黄岩岛的主权主张——领土取得的国际法视角[J]. 胡德胜.  河北法学. 2014(05)
[7]南海问题的国际法理[J]. 贾宇.  中国法学. 2012(06)
[8]从国际法角度评菲律宾对黄岩岛的主权主张[J]. 高健军.  法学杂志. 2012(10)
[9]南海断续线:产生背景及其法律地位[J]. 李金明.  现代国际关系. 2012(09)
[10]南海主权争端的法律问题与法律准备[J]. 陈聪,张红生.  河北法学. 2009(12)



本文编号:298295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guojifa/298295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aea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