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国际法论文 >

浅析《京都议定书》之联合履约机制

发布时间:2021-10-11 04:27
  随着生产力的飞速发展和人口的大量增加,环境污染越来越严重,环境问题也越来越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问题。为了应对全球变暖这一共同的问题,国际社会在“环境无国界”这一共同认识的前提下,先后签订了《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以及为实施该公约而制定的《〈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京都议定书》以下简称“《京都议定书》”)。《京都议定书》规定了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三个国际合作机制:清洁发展机制、排放权交易机制和联合履约机制。目前国内很多学者都从不同方面对三个机制进行了研究分析,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出发,对联合履约机制进行详细的剖析,将一个系统完整的机制框架展现出来:第一部分,联合履约机制的提出与发展。在这一部分,详细阐述了联合履约机制所经历的三个阶段:最初的《气候框架变化公约》下的广义的联合履约;作为过渡阶段的联合开展的活动;最终确立于《京都议定书》的狭义的联合履约机制。并对三个阶段联合履约的不同含义以及缔约方之间相互观点的冲突和提议进行了分析介绍。第二部分,联合履约机制的机构设置。这一部分着重介绍了在机制施行过程中的几个关键机构:作为议定书缔约方会议的《公约》缔约方大会、联合履约监督委员会、经认证的独立实... 

【文章来源】:中国政法大学北京市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5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序言
一、联合履约机制的提出与发展
    (一) 《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下的联合履约
        1、公约的规定
        2、不同利益集团的观点冲突
    (二) 过渡阶段:联合开展的活动
        1、联合开展的活动的标准
        2、联合开展的活动的排减额问题
        3、联合开展的活动的持续期间
    (三) 《京都议定书》中的联合履约机制
        1、不同利益集团的提议
        2、《京都议定书》的规定
        3、欧盟内部安排
二、联合履约机制的机构设置
    (一) 作为议定书缔约方会议的公约缔约方大会
        1、组成
        2、职能
    (二) 联合履约监督委员会(JI Supervisory Committee, JISC)
        1、设立与组成
        2、职能
    (三) 经认证的独立实体
        1、独立实体应当具备的条件
        2、独立实体的认证
        3、经认证的独立实体的职能
    (四) 遵约委员会
        1、遵约委员会的组织
        2、遵约委员会的职能
三、联合履约机制的实施
    (一) 基准的制定
    (二) 监测
    (三) 排减单位额外性的核查与认证
    (四) 排减单位的发放
        1、资格要求
        2、发放
四、实施联合履约项目的几个问题
    (一) 分配数量
        1、概念
        2、分配数量的核算
    (二) 法律实体的参
        1、法律实体参与联合履约的原因
        2、对法律实体的授权
        3、法律实体的参与状况
    (三) 额外性
        1、减排环境效益额外性
        2、资金额外性
        3、投资额外性
        4、技术额外性
五、联合履约机制的意义
    (一) 对联合履约项目参与方的意义
        1、对投资国的意义
        2、对东道国的意义
        3、对于私人部门的意义
    (二) 国际环境法上的意义
        1、对预防原则的体现
        2、对可持续发展原则的体现
        3、对国际环境法公益性的体现
        4、对国际、国内环境立法的借鉴作用
结论
参考文献
后记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清洁发展机制中的额外性问题探讨[J]. 段茂盛,刘德顺.  上海环境科学. 2003(04)
[2]《世界经济与政治》2002年总目录[J].   世界经济与政治. 2002(12)
[3]减缓全球气候变化的京都机制的经济学分析[J]. 鲁传一,刘德顺.  世界经济. 2002(08)
[4]中国在气候公约演化进程中的作用与战略选择[J]. 陈迎.  世界经济与政治. 2002(05)
[5]《京都议定书》的前途及其国际经济和政治影响[J]. 陈迎,庄贵阳.  世界经济与政治. 2001(06)
[6]论国际环境法的可持续发展原则[J]. 王曦.  法学评论. 1998(03)
[7]温室气体减排和联合履约中国面临的挑战与机遇[J]. 谢剑.  环境科学动态. 1998(01)
[8]中国实施AIJ的利弊分析[J]. 靳云汇,刘学,秦宛顺.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1997(11)
[9]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中的联合履约[J]. 夏光.  环境科学研究. 1995(03)



本文编号:342978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guojifa/342978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b73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