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刑事法院预审分庭职权探微
本文关键词:国际刑事法院预审分庭职权探微
【摘要】:各国在讨论制定《国际刑事法院罗马规约》诉讼程序的过程中,在融合当事人主义和职权主义两大诉讼模式相关规定的基础上,创造性地制定出了一套契合国际刑事诉讼特征、适合国际刑事审判需要的程序规范,其中预审分庭的设立及职权配置即为典范。研究国际刑事法院预审分庭的具体职权,一是采用比较的方法,比较当事人主义和职权主义诉讼模式的典型国家,包括美国与法国、德国有关预审程序的规定,二是通过规范研究,关注《国际刑事法院罗马规约》的具体规范,尤其是规范制定背后的原因,同时还应当重视具体案件中国际刑事法院预审分庭的实践运作。国际刑事法院预审分庭的职权既融合了当事人主义和职权主义诉讼模式的做法,又有所创新和突破,包括监督检察官的职权行使,审查、签发令状和动议,确保控辩平等及确认指控等,体现了对审前程序的司法审查原则。实践中,预审分庭的职能还有待于进一步明确、细化,在提升诉讼效率上应当发挥更大的作用。
【作者单位】: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法学院;
【关键词】: 国际刑事法院 预审分庭 职权
【分类号】:D997.9
【正文快照】: 《国际刑事法院罗马规约》(以下简称罗马规约)中的一项程序创新是设立预审分庭。从形式上看,国际刑事法院的预审程序和预审法官与大陆法国家尤其是法国的预审程序和预审法官相似,但实质上又与法国的预审制度的功能并不相同。国际刑事法院的预审法官更多的是监督检察官的工作、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秀梅,杜澎;国际刑事法院管辖权的属性[J];现代法学;2003年03期
2 彭文华,郭文东;论国际刑事法院之管辖权[J];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3期
3 廖敏文;国家与国际刑事法院的国际合作与司法协助义务述评[J];现代法学;2003年06期
4 许楚敬;国际刑事法院行使管辖权与国家的同意[J];时代法学;2004年01期
5 许楚敬;论国际刑事法院管辖权与联合国安理会职权的关系[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2期
6 王烨;评国际刑事法院的强制性管辖权[J];焦作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3期
7 萨海斌,熊海燕;论《罗马规约》与国际刑事法院的管辖权[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4年10期
8 刘正;中国在“后国际刑事法院时代”的应对策略[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4年10期
9 王莉君;全球化背景下的国际刑事法院与国际法治[J];环球法律评论;2004年04期
10 梁芙蓉;郭斐飞;;论国际刑事法院管辖权[J];中国刑事法杂志;2004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余剑;;论国际刑事法院对非成员国公民管辖权的合法性[A];2008全国博士生学术论坛(国际法)论文集——国际公法、国际私法分册[C];2008年
2 黄文旭;;论国际刑事法院对恐怖主义犯罪的管辖权[A];2008全国博士生学术论坛(国际法)论文集——国际公法、国际私法分册[C];2008年
3 谢焱;;试论国际刑事法院引渡国际犯罪人的基本法律问题——卡拉季奇引渡案若干法律问题的分析[A];2008全国博士生学术论坛(国际法)论文集——国际公法、国际私法分册[C];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仁文;中国与国际刑事法院[N];检察日报;2005年
2 秉 直 秀 梅 黄 芳;国际刑事法院相关问题探索[N];人民法院报;2003年
3 北京师范大学刑事法律科学研究院教授 博士生导师 黄风;国际刑事法院:能否一碗水端平[N];法制日报;2009年
4 宋杰;国际刑事法院逮捕令影响几何[N];法制日报;2011年
5 武汉大学国际法研究所 黄峗琴;国际刑事法院逮捕令制度述评[N];人民法院报;2011年
6 记者 孙天仁;荷兰国际刑事法院作出首例判决[N];人民日报;2012年
7 刘仁文;再访国际刑事法院[N];法制日报;2012年
8 新华社记者 冯坚;国际刑事法院:欧美争执难休[N];检察日报;2002年
9 赵雯;五问国际刑事法院[N];检察日报;2003年
10 刘仁文;国际刑事法院就要独立、公正、有效[N];检察日报;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刘健;论国际刑事法院管辖权[D];湘潭大学;2007年
2 张磊;中国与国际刑事法院:现状与展望[D];吉林大学;2007年
3 张贵玲;国际刑事法院管辖权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08年
4 于南;国际刑事法院法官裁量权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2年
5 肖铃;国际刑事证据规则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9年
6 苏敏华;“罗马规约”程序与证据规则研究[D];复旦大学;2011年
7 陆静;国际检察官裁量权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劲松;论国际刑事法院与安理会的关系[D];贵州大学;2008年
2 范涛;论国际刑事法院的独立性[D];西南政法大学;2008年
3 闫洁琼;论安理会与国际刑事法院的关系[D];中国政法大学;2008年
4 俞蕾;国际刑事法院被害人参与诉讼问题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9年
5 蒋凌云;国际刑事法院被判刑人移管制度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6 罗黎莉;国际刑事法院管辖权及其在审判实践的体现[D];华东政法大学;2009年
7 嵇建国;国际刑事法院管辖权研究[D];南昌大学;2009年
8 姜斓;论国际刑事法院的管辖权[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9 凌梅红;从《罗马规约》看国际刑事法院的管辖权[D];华东政法学院;2004年
10 荣玫;国际刑事法院逮捕并移交制度研究[D];湘潭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77885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guojifa/7788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