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代位权的效果归属
本文关键词:浅论代位权的效果归属
【摘要】:代位权的行使结果归属,有"平均分配说"、"优先受偿说"和"入库规则说"三种不同的理论。我国《合同法》、《合同法解释(一)》对代位权进行了规定,并且采用了"优先受偿说",这样规定有利于高效、方便地处理实务中普遍存在的"三角债"等问题,当然"优先受偿说"也有其不足之处。在新环境下,我们要在坚持"优先受偿说"的前提下,重新理解思考并不断完善规则。
【作者单位】: 厦门市湖里区人民法院;
【分类号】:D923.6
【正文快照】: 一、前言代位权思想来源在学术上有一定分歧,但是可以肯定其来源于罗马法和古日耳曼法之中,在罗马法和古日耳曼法里其未被规定为具体条文,而是作为习惯法存在,直到1804年公布的《拿破仑法典》才被正式规定于正文中。后来的《德国民法典》等继承了这一制度,我国台湾地区、邻国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黄仙方;;我国债权人行使代位权效果归属的再解读——兼论《合同法解释(一)》第20条[J];经济研究导刊;2012年32期
2 崔建远,韩世远;合同法中的债权人代位权制度[J];中国法学;1999年03期
3 邵银花;;代位权行使效果刍议[J];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6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范婷婷;;略论代位权行使的效力[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10年01期
2 赵江勇;代位权行使效力的研究[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1期
3 孙兆秋;;仲裁条款对合同第三人的效力[J];北京仲裁;2005年04期
4 韩银兰,杜晓智;债权平等原则在代位权理论中的重释[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3期
5 谢根成;我国合同法上代位权制度的创新与疏漏[J];长沙电力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3期
6 范烨;浅论合同欺诈的民事责任及救济[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1期
7 巴金;;传统代位权理论的突破与创新——从“入库规则”到“优先受偿”[J];研究生法学;2005年01期
8 牟瑞瑾;谌宏伟;;论代位权人的直接受偿权[J];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3期
9 王薇;试论代位权的性质及实践操作[J];当代法学;2003年02期
10 王硕;;论债权人代位权制度[J];福建法学;2011年03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胡震远;共同诉讼制度研究[D];复旦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列涛;我国债权人代位权法律制度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10年
2 魏彩君;债权人代位权制度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3 李娟;论合同相对性原则在建设工程施工合同中的突破[D];吉林大学;2011年
4 相昌文;税收代位权制度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5 张春颖;论船员人身伤亡损害赔偿直诉制度的建立[D];大连海事大学;2011年
6 林成;我国代位权法律制度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7 张大龙;论特定代位权[D];北京化工大学;2011年
8 徐广芹;论债权人代位权制度[D];苏州大学;2011年
9 刘艳;债权人代位权制度的中国境遇[D];黑龙江大学;2010年
10 许先丛;债权人代位权制度研究[D];厦门大学;200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李双元,李健男;论统一合同法中债权人代位权制度的适用──法解释学的视野[J];湖南社会科学;2000年02期
2 任虎;曹俊金;;关于代位权行使效果归属问题的探讨[J];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2期
3 廖斌;;论代位权人优先受偿权——兼评《合同法解释(一)》第20条的规定[J];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5年06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宋瑞秋;保全代位权实现的法律探讨[J];内蒙古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0年02期
2 张敏;代位权实现后果的归属探讨——关于《合同法》中代位权制度规定的漏洞补充[J];政法论丛;2000年05期
3 周美艳;代位权:能否成为解决三角债的良方[J];中国律师;2000年03期
4 魏力平;;对代位权法律问题的探讨[J];四川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1年03期
5 贾玉平;论债权人代位权[J];法学评论;2001年04期
6 姜彦君;论代位权法律制度[J];黑龙江财专学报;2001年03期
7 王燕,吕瑞云;代位权若干法律问题研究[J];南通职业大学学报(综合版);2001年03期
8 张晓飞,任亚爱;代位权行使效力研究[J];当代法学;2002年03期
9 徐建伟,苗绘;论代位权[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2年03期
10 李秀萍;关于代位权的几个问题[J];甘肃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2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熊可;;我国税收代位权行使要件的完善[A];城市经济与微区位研究——全国城市经济地理与微区位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2 陈永强;;位权制度探析[A];中国民商法实务论坛论文集[C];2002年
3 郭小东;许先丛;;论合同法上的代位权制度[A];中国民商法实务论坛论文集[C];2002年
4 索立军;张思锐;;论我国债权人的代位权制度[A];中国民商法实务论坛论文集[C];2005年
5 邵兴全;刘为民;;从“入库规则”到优先权规则的转化:一个公共选择的视角[A];2007年全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C];2007年
6 杨延昭;邵兴全;;从“入库规则”到优先权规则的转化:一个公共选择的视角[A];2005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精选论文(第二部分)[C];2005年
7 柏军;;保险人代位权之探讨[A];浙江省2012年保险法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红;对《合同法》中代位权规定的理解[N];江苏经济报;2001年
2 张长青;论代位权客体的限制与扩张[N];人民法院报;2003年
3 北京市劳赛德律师事务所 张_";代位权的延伸不能解决多角债[N];中国信息报;2001年
4 王中伟 高 翔;再论已决到期债权与代位权[N];人民法院报;2002年
5 谢可训 祝 敏 林晓君;到期债权不确定是否影响代位权行使[N];人民法院报;2004年
6 王玉辉;代位权行使的效力[N];江苏经济报;2006年
7 颜国容;金融债权保全中代位权制度的确立[N];人民法院报;2003年
8 陈志杰 罗 鸣;代位权行使效果归属之探讨[N];人民法院报;2003年
9 张英婷;代位权解决“三解债”的一剂良药[N];国际商报;2001年
10 蔡 晖 陈永星;已决到期债权与代位权[N];人民法院报;200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秦琪;税收代位权之完善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08年
2 徐强;代位权制度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1年
3 叶放;浅探税收代位权对民法代位权的移植[D];吉林大学;2004年
4 方立昱;税收代位权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05年
5 张渊;税收代位权及其实施问题研究[D];四川大学;2005年
6 孙爱辉;税收代位权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7 王颖;税收代位权制度研究[D];河北经贸大学;2013年
8 陈姿旖;我国税收代位权制度应用研究[D];河北经贸大学;2013年
9 朱玉杰;税收代位权制度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8年
10 赵建平;试论我国的税收代位权制度及其完善[D];苏州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115988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hetongqiyue/11598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