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有制财产的物权法构造
本文选题:物权法 切入点:农地承包权 出处:《法商研究》2002年05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民法典的制定目前已成为最热门的立法话题。新合同法的颁行 ,意味着制典序幕已拉开 ,其初步的成功极大地刺激了学者参与立法的热情。在此背景下 ,关于一国经济体制之基础、确定财产权之归属和变动的物权法自然被提上立法日程 :学者起草的两个建议案先后亮相 ,全国人大法工委的征求意见稿也已出台。为此 ,我们特约请部分专家学者 ,就物权立法中的热点问题进行探讨 ,以此为物权立法工作的稳健进行搭建一个对话和讨论的平台 ,并期望对我国的物权立法有所裨益
[Abstract]:The enactment of civil code has become the most popular legislative topic. The enactment of the new contract law means that the prelude to the preparation of the canon has been opened, and its initial success has greatly stimulated the enthusiasm of scholars to participate in the legislation. With regard to the basis of a country's economic system, the property law, which determines the ownership and changes of property rights, is naturally put on the legislative agenda: two proposals drafted by scholars have appeared one after another, and the draft of the National people's Congress legal work Committee has also been published. For this reason, We specially invite some experts and scholars to discuss the hot issues in the legislation of real right, so as to set up a platform for dialogue and discussion in the legislative work of real right, and hope that it will be beneficial to the legislation of real right in our country.
【作者单位】: 北京大学法学院 北京大学
【分类号】:D923.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马俊驹,宋刚;合作制与集体所有权[J];法学研究;2001年06期
2 陈u&;土地承包经营权物权化与农地使用权制度的确立[J];中国法学;1996年03期
3 姚洋;中国农地制度:一个分析框架[J];中国社会科学;2000年0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保玉,李燕燕;一物一权原则质疑——兼论关于物权性质的物权绝对原则[J];政法论丛;2004年03期
2 房绍坤,叶军;我国物权立法的几个问题[J];法制与社会发展;1996年05期
3 张英;关于让与担保登记制度的法律思考[J];法制与社会发展;1999年06期
4 王宗正;试论用益物权体系之完善[J];温州师范学院学报;1997年04期
5 叶军,孔玲;试论边界建筑及其法律效力[J];现代法学;2000年02期
6 张红宇;中国农地制度变迁中的法律制度建设[J];经济研究参考;2002年25期
7 朱显荣;权利质权制度价值分析[J];广东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0年02期
8 蒲方合;陈彪;;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新论——对其性质的再认识[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3期
9 汪维才;关于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物权化问题的法律思考[J];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年04期
10 钱明星;我国用益物权体系的研究[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8条
1 贺振华;;农户的外出行为、土地流转与土地配置效率的可能改进[A];2005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精选论文(第一部分)[C];2005年
2 周加来;黄益新;;基于产权效率的农地制度问题商榷[A];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集[C];2006年
3 赵志毅;;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几个问题的探讨[A];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高层论坛专辑[C];2006年
4 张鹏;张安录;;永佃制是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农地制度的改革方向[A];“三农”问题与新农村建设——湖北省首届涉农领域青年博士论坛论文集[C];2006年
5 王志成;;村委会与农村土地管理[A];县域经济发展与新农村建设研究——2007中国科协年会专题论坛暨第四届湖北科技论坛分论坛论文集[C];2007年
6 丁关良;;农村社区集体主体存在问题的法律思考和重构对策研究——以集体土地为例剖析[A];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研究——中国农业经济学会2006年年会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7 钟太洋;黄贤金;;农地产权制度安排与农户水土保持行为响应[A];南方水土保持研究会第十四届年会暨2004年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4年
8 马小勇;杨建平;赵宏飞;;陕西农地使用权流转市场发展迟缓的经济学解释[A];陕西省体制改革研究会2007优秀论文集[C];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姚耀军;转型中的我国农村金融发展研究[D];浙江大学;2005年
2 徐旭初;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制度分析[D];浙江大学;2005年
3 盛广恒;城市化进程中土地资源配置研究[D];河海大学;2005年
4 田士永;物权行为理论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0年
5 张红宇;中国农村土地制度变迁的政治经济学分析[D];西南农业大学;2001年
6 靳相木;中国农地制度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02年
7 蓝虹;中国土地产权制度演进的制度经济分析[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2年
8 俞海;农地制度及改革对土壤质量演变的影响[D];中国农业科学院;2002年
9 汪晖;城市化进程中的土地制度研究[D];浙江大学;2002年
10 刁怀宏;双层经营体制的农地产权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才学;当代中国农村土地问题研究[D];武汉大学;2004年
2 李在科;我国地役权制度立法探讨[D];郑州大学;2006年
3 李峰日;论我国用益物权制度的发展与完善[D];延边大学;2006年
4 谌丽;论森林资源权利[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06年
5 肖其森;论取得时效制度[D];湘潭大学;2006年
6 文新;论完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运行机制的法律对策[D];广西大学;2007年
7 蓝海;失地农民权益保护研究[D];广西大学;2007年
8 毛墉;我国农地产权制度变革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9 彭凤英;论动产抵押担保制度的完善[D];湖南大学;2007年
10 谭日辉;农村土地流转过程中的阶层冲突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5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9条
1 史际春;论集体所有权的概念[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学院学报;1991年06期
2 马俊驹;论合作制与集体所有权[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93年05期
3 崔建远;“四荒”拍卖与土地使用权——兼论我国农用权的目标模式[J];法学研究;1995年06期
4 慈勤英;人口控制与土地制度改革的综合思考[J];人口学刊;1994年02期
5 韩松;论集体所有权的主体形式[J];法制与社会发展;2000年05期
6 康德t/;论合作经济与集体所有制的基本问题——兼论理顺城镇集体所有制企业的财产关系[J];政法论坛;1990年04期
7 崔建远;房地产法与权益冲突及协调[J];中国法学;1994年03期
8 孙宪忠;物权法基本范畴及主要制度的反思(上)[J];中国法学;1999年05期
9 姚洋;中国农地制度:一个分析框架[J];中国社会科学;2000年02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彭大为;;相邻不可量物侵害的法律规制[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11期
2 程啸;;不动产登记簿之推定力[J];法学研究;2010年03期
3 郭巍;;探究带有中国特色的善意取得制度[J];法制与社会;2011年21期
4 王利明;;《物权法》与证券无纸化[J];证券法苑;2011年01期
5 裴鹏程;雪岭;;拍卖行业呼唤《物权法》出台[J];中国拍卖;2006年10期
6 原帅;;居住权制度研究[J];考试周刊;2011年41期
7 谭思颖;;物权法的经济意义——以物权法的核心价值为视角[J];知识经济;2011年14期
8 白雪;;地上权法律问题刍论[J];法制与社会;2011年20期
9 阮传宝;;从居住权制度的源流看我国设立居住权制度的必要性[J];商丘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10 庞雯文;;论典权制度的存废[J];商品与质量;2011年S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孟鸿志;李升元;;论我国城市房屋拆迁中物权的行政法保护[A];财产权与行政法保护——中国法学会行政法学研究会2007年年会论文集[C];2007年
2 胡增祥;;中国渔业权及其在物权法中的设定[A];山东省海洋经济技术研究会2002年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2年
3 杨海坤;张浪;;《物权法》对构建法治政府的积极推动和深远影响——从公法学角度透视[A];财产权与行政法保护——中国法学会行政法学研究会2007年年会论文集[C];2007年
4 林辉;;《物权法》实施对土地登记影响分析[A];2007年福建省土地学会年会征文集[C];2007年
5 裴丽萍;;水资源用益物权立法解读[A];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与水生态环境保护的法律问题研究——2008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C];2008年
6 应松年;;行政权与物权之关系研究——以《物权法》文本为分析对象[A];财产权与行政法保护——中国法学会行政法学研究会2007年年会论文集[C];2007年
7 彭云业;褚尔康;;建构统一不动产登记制度的行政协助理论探析[A];财产权与行政法保护——中国法学会行政法学研究会2007年年会论文集[C];2007年
8 罗文燕;徐亮亮;;论对不动产登记行为的司法审查——兼评《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的有关规定[A];财产权与行政法保护——中国法学会行政法学研究会2007年年会论文集[C];2007年
9 王成玉;;从物权法视角谈档案法的修改[A];贵州省2007年档案学术交流论文集[C];2007年
10 罗小民;;适应《物权法》规范探矿权[A];资源·环境·和谐社会——中国地质矿产经济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物权法,,不能忽略妇女利益[N];中国妇女报;2005年
2 刘利军 辽鲜连 通讯员 游迎;物权法,公民财产保护神[N];长江日报;2005年
3 伐檀 魏文彪;《物权法》目标就是定分止争[N];中国经济导报;2005年
4 本报记者 梁忻;三审《物权法》向MBO说“不”[N];中国企业报;2005年
5 李晓东;文物工作者也需关注《物权法》草案[N];中国文物报;2005年
6 本报记者 陈黛;规范房地产市场 物权法也将写入一笔[N];第一财经日报;2005年
7 本报记者 叶静;八年磨一法《物权法》三审动两刀[N];第一财经日报;2005年
8 本报记者 姚瑾;物权法将怎样改变我们的生活?[N];福建日报;2005年
9 本报记者 吴坤;物权法离您很近[N];法制日报;2005年
10 吕忠梅;物权法应积极应对环境挑战[N];法制日报;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萧博仁;物权法基本原则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4年
2 蔡永民;论物权法视野下的水资源法律保护[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7年
3 赵英;权利质权公示制度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9年
4 刘欣;物权法背景下的矿业权法律制度探析[D];中国人民大学;2008年
5 林旭霞;论虚拟财产权[D];福建师范大学;2007年
6 许光县;清代物权法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9年
7 孙妍;当代中国物权法基本问题的反思[D];吉林大学;2011年
8 朴恩惠;韩国传贳权制度研究——兼与中国典权比较[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9 林刚;中国他物权制度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5年
10 黄常青;不动产物权变动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胡正鸣;浮动担保制度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5年
2 邹思宇;物权法权利质权制度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08年
3 蒋伟强;不动产预告制度登记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07年
4 许道成;论民法物权中的善意取得制度[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7年
5 王磊丽;论我国地役权的立法及适用[D];南京师范大学;2008年
6 侯成群;论《物权法》对银行信贷业务的影响[D];山东大学;2008年
7 房忠敏;论善意取得[D];吉林大学;2008年
8 郑清贤;论生态化理念对物权法的影响[D];福州大学;2006年
9 谭兆强;论优先权[D];武汉大学;2004年
10 刘新红;我国地役权制度研究[D];郑州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156793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hetongqiyue/15679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