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合同法论文 >

从日本民法典到PACL

发布时间:2018-04-02 06:54

  本文选题:PACL 切入点:合同法 出处:《清华法学》2013年03期


【摘要】:论文作者在提倡PACL之前有过在日本起草民法时效法改正整备草案的经验,PACL的作业方法对上述经验进行了借鉴。论文分析了PACL研究上一些尚未解决的问题和今后需要继续研究讨论的课题。此外,从比较法学或法律文化论的视角来看,作者认为在PACL上几乎没有反映着"亚洲的特色"的规定,并通过追溯日本近代化的过程尝试探讨其理由。
[Abstract]:Before advocating PACL, the author had the experience of drafting the revised draft of the statute of limitations law of civil law in Japan. The paper analyzed some unsolved problems in the study of PACL and the need in the future. Continue to study the subject under discussio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omparative law or legal culture, the author thinks that there is almost no "Asian characteristic" in PACL, and tries to explore its reasons by tracing back to the process of Japanese modernization.
【作者单位】: 庆应义塾大学法科大学院;早稻田大学大学院法学研究科;
【分类号】:D931.3;DD91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佳;全球化趋势下比较法的作用[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4期

2 勒内·罗迪埃尔;陈春龙;;论比较法的概念[J];国外法学;1985年05期

3 苏志纬;浅谈比较法在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教学中的应用[J];西安航空技术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87年02期

4 奥·凯恩-弗伦德著 ,贺卫方;比较法与法律移植[J];比较法研究;1990年03期

5 何其荣,五十岚清;比较法的目的(下)[J];贵州警官职业学院学报;1992年04期

6 汪太贤;当代比较法研究方法述评[J];云南电大学报;1995年03期

7 肖永平,王承志;比较法与冲突法关系之重新厘定[J];法制与社会发展;2005年02期

8 吴靖宇;;不应被忽视的方法论——读《中国封建社会》有感兼谈法学研究方法[J];延边党校学报;2011年01期

9 金石音;国际比较法学会举行第一次代表大会[J];法学;1957年06期

10 И·奥斯坦尼;A·贝科夫;施诚;;德意志民主共和国的合同法与国家仲裁机构[J];国外法学;1986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4条

1 季奎明;;论次级债权的法律规制:以私法为中心[A];2008年度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六届学术年会文集(政治·法律·社会学科卷)[C];2008年

2 吴锦宇;;浅议大陆法系对法律经济学的继受——一种比较法的视角[A];2007年全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C];2007年

3 庞标;;车路纠纷中常见的法律问题[A];中国民商法实务论坛论文集[C];2005年

4 郑玉如;;简论法经济学中的法律[A];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集[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邱隆芬;本案应如何适用合同法[N];人民法院报;2002年

2 先楚;合同法“未尽事宜条款”当取消[N];重庆商报;2001年

3 英竹;跨国追债要打“组合拳击”[N];人民日报;2009年

4 李 研;合同法中的代位权问题[N];人民法院报;2003年

5 魏景武;不能以合同法第五十四条规定来理解担保法第四十九条规定[N];人民法院报;2003年

6 郭京霞;北京一中院判决一起“非典”期间的合同纠纷案[N];法制日报;2006年

7 本报法律组;合同法对预期违约是如何规范的?[N];检察日报;2000年

8 清华大学法学院副教授、法学博士 韩世远;合同法上的履行不能问题[N];人民法院报;2004年

9 蒋红萍;对一份股权转让合同的效力分析[N];人民法院报;2004年

10 张剑锋;因刹车致老人骨伤公交该担何责[N];人民法院报;200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杨志利;违约损害赔偿的经济分析[D];辽宁大学;2008年

2 张彤;欧洲私法趋同背景下的欧洲民法法典化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7年

3 周峗;“应当”的法哲学分析[D];山东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胡凌斌;论美国合同法上的显失公平原则[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3年

2 张鸣飞;由“买者自慎”原则的发展谈美国合同法中的缔约前披露义务[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2年

3 马贺;法国比较法两百年[D];华东政法学院;2004年

4 王晓锋;英国比较法纵论[D];华东政法学院;2004年

5 路晓霞;混合法传统下的南非合同法[D];湘潭大学;2004年

6 陈栋;英美合同法中违约获益返还责任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11年

7 刘晓明;走向合约:国有企业改革的法经济学分析[D];中南大学;2004年

8 丁亮亮;中国法律移植何去何从[D];武汉大学;2005年

9 宗玉琨;论德国强制起诉程序及其借鉴意义[D];中国政法大学;2007年

10 王开艳;论美国合同法中的诚信原则[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3年



本文编号:169926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hetongqiyue/169926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6f3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